《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我始终有一个固执的观点,即: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它是否获得了什么奖项,而是取决于它在广大读者中的口碑。如果读者对它没什么好感甚至存有巨大的差评,它即便获得天大的奖项,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在这个理念下,我对《白鹿原》获茅奖的消息并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是它史诗般的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人性剖析的深邃独到,对历史脉搏的把握精准。每次通读《白鹿原》,我心里总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愈加强烈,那种久违了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的人生感悟总会萦绕心头,久久不愿散去。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新时期以来,每年出版的长中短篇小说如过江之鲫,所获的茅奖鲁奖甚至诺奖也滚滚而来,文学的百花园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在这灿烂多彩的花丛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白鹿原》以它独占鳌头的傲然身姿,独树一枝琼花怒放,领唱了新时期文学田园里的一曲壮歌!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嘉轩

它没有似曾相识的人云亦云,没有欲赋新词强说愁的附庸风雅,没有司空见惯大团圆式的皆大欢喜,没有高大上和假大空的人为雕琢。在五十万字的作品里,找不到标签式的好人坏人,所看到的只有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形象,由此带给人以深沉凝重的思考。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鹿子霖

准备两年,奋笔四年,作者在这部用毕生精力呕心沥血的垫枕大作中,紧紧按住历史的脉搏,使 作品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把人性的优劣黑白剖析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惊心动魄之余,情不自禁地掩卷长叹!思想感情完全融入了书中的情节,随着人物命运的波折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这,应该就是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应该就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吧!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黑娃与小娥

鉴此,我还始终固执地坚信,《白鹿原》的艺术生命力将会是惊人的,它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我辈还远没有认识到位和挖掘殆尽,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或更长时间,它的价值将会更加丰满充沛。它必将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检验,在中华文学的历史征程上,矗起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朱先生

说了这么多,《白鹿原》的独具特色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一、文学即人学。对人性的剖析,永远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务。这一点,《白鹿原》做得笔力遒 劲叹为观止。

白孝文,一个纯朴善良循规蹈矩的少年书生,族长的接班人,白鹿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竟然从耕读传家的传承者变为吃里扒外的败家子,从衣冠楚楚的富家子弟变为衣衫褴褛的街头乞丐,从名声比生命还重要变为死不要脸的醉生梦死。他不仅丧尽了做人的底线,而且以惊人的投机能量,杀害两小无猜的儿时兄弟,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摇身一变成为冠冕堂皇高高在上的当权者。

白孝文大起大落的人生转折,给我们提出了一道永恒的思考题:善良与邪恶,正确与谬误,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阴暗,美好与丑陋,先进与落后,其根源到底在哪里?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孝文

二、善良与邪恶的斗争,不管你是疏远还是亲近,卷入还是逃离,它永远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伴相随。

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伴随了他们一生。尽管白嘉轩是封建传统礼教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但却屡屡败倒在鹿子霖阴险狡诈的倒行逆施中。在大半生的光阴里,鹿子霖始终占着上风,他不仅把白嘉轩寄予希望的儿子白孝文变成反面,让他蒙受扒房卖地的莫大耻辱,而且让这个不肖子孙成为反革命统治的帮凶。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嘉轩与鹿子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闹到最后,曾被鹿子霖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白孝文,既没有走上父辈给他规划好的人生之路,也没有按照鹿子霖的意愿去随波逐流,而是攫取了让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革命胜利之果,并亲手敲响了鹿子霖最后生命的丧钟!

那么,在这场旷世绝伦的决斗中,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呢?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第二道思考题。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孝文

三、挣脱封建腐朽观念的精神枷锁,是无法回避的社会发展和人生走向的必经之路。

在这场新与旧的较量中,白嘉轩和鹿子霖分别都败给了他们的女儿白灵和儿子鹿兆鹏。相对看,在《白鹿原》全书的所有人物中,白灵和鹿兆鹏的人物形象确实有些单薄,但他们勇于冲破封建腐朽观念的精神牢笼,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光明大道,却让读者无不欢欣鼓舞和倍感亲切。它仿佛是阴霾笼罩下散射出的一道耀眼的亮光,使白鹿原这块沉睡千年的古老土地焕发了勃勃生机。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鹿兆鹏

同时,朱先生这位由正统观念统领的大儒,与黑娃和小娥的人生轨迹又发生着交织和重叠。用朱先生的话说:想不到一个昔日的土匪,如今竟成了我最好的学生。一句看似幽默含泪带笑的偈语,饱含了多少人生哲理和无尽的思索。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灵

而已经脱胎换骨重获新生的黑娃,在悼念朱先生的挽联上,也郑重其事的写下了: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这既是对朱先生一身正气的高度概括,又何尝不是黑娃要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由此让我们看到了先进与落后激烈碰撞爆发的火花,它是那样新颖独特,即灿烂夺目又蕴藏着无尽的内涵。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小娥

在这场新旧观念的搏击中,小娥无疑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在我看来,小娥恰恰是作者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她在遭受非人的精神羞辱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激发出了惊人的反弹力量。她没有丝毫的怯懦和犹豫,义无反顾地向着腐朽没落的封建礼教发起冲击,勇敢地挣脱了几千年套在劳动妇女脖子上的精神枷锁,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把人性的本质展现在读者眼前。

最后,小娥虽然被流传几千年的封建陈腐观念所吞噬,并且被压在新建的六棱塔下,但她在精神上无疑是胜利的勇者。同时也在昭示着后人,想驱散荡涤几千年笼罩在人们头上的封建腐朽观念,是何等的困苦和艰难!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小娥

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分明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曲折坎坷,任重道远。

尽管有着无数的艰难曲折,但历史的车轮毕竟还是滚滚向前,新思想新观念新社会的阳光终于照进了白鹿原这块沉睡千年的古老的土地。

然而......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黑娃

在鹿兆鹏的策动下,黑娃领导了保安团的起义,白鹿原终于醒来了。可是,鹿兆鹏远征他乡音信断绝,白孝文趁此机会向上级汇报,把起义揽在了自己一个人名下,由此当上新社会的县长,黑娃成了副县长。

黑娃没有和他计较,但白孝文却不肯留下这个知道底细的定时炸弹。他利用投机攫取的权力,捏造了莫须有的罪名,坚持要除掉黑娃。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孝文

白嘉轩找到当县长的儿子,提出为黑娃担保,给黑娃留下一条活路。但白嘉轩哪里知道白孝文丧心病狂的根源所在,自然被断然拒绝。当枪毙黑娃的枪声响起时,白嘉轩一头栽倒在地,醒来时一只眼珠子冒了出来。可想而知,白嘉轩最后献出的一只眼睛,象征着他与自己的儿子已经彻底决裂。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孝文

白嘉轩老了,他已经弱不禁风老态龙钟。

鹿子霖疯啦。当他作为陪绑者,看到白孝文在台上宣布黑娃的死刑时,他知道天变了,地变了,人也变了。他的精神瞬间崩溃,大叫一声:“天爷爷,鹿家到底没斗过白家!“接着屎尿都流出来,不久便死去了。

黑娃这个已经走上革命道路的功臣被白孝文灭口。

小娥被她封建脑瓜的公爹杀害在四面漏风的破窑里。

鹿兆鹏这位共产党的大领导远征他乡生死未卜。

白家最坚定的革命者白灵被肃反时活埋。

白鹿原上德高望重的大儒朱先生已坐化而去。

鹿兆海已战死在抗日的战场上。

白孝武接了白嘉轩族长的班,白氏祠堂的香火并没有断绝。

最风光的,竟然是革命的投机者白孝文。

《白鹿原》:新时期文学历史上一座光耀夺目的丰碑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五、结束语

《白鹿原》把鹿子霖的死去作为结尾,看似漫不经心,寓意却异常深远:它揭示的不仅是旧社会的消亡和新时代的到来,更是在告诉我们,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曲折又坎坷,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大儒   目的   思考题   丰碑   文学作品   新时期   封建   内涵   光耀   人性   观念   儿子   读者   价值   精神   人物   人生   作者   历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