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阅读量的文章到底长啥样——其实没啥了不得,您也能写

百万阅读量的文章到底长啥样——其实没啥了不得,您也能写

不是热点,不是新闻,只是老生常谈的《水浒传》系列,我有一篇两千字左右的问答,展现量超1935万,阅读量超117万。此类题材能被头条和读者诸君青睐,它的魅力何在?

关于古典名著《水浒传》,我写了不少图文,也写了好多问答,但阅读量大都惨淡。如此明显的差别自然引起了我的警觉。通过分析解剖,似乎有以下几点可作借鉴。

一、先说缺点:

1、题材太陈旧。

《水浒传》这个题材,在文化领域已差不多被写烂了。题材陈旧且蜂拥而至,本身就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2、结构太简单。

写字为文,是有结构问题的。结构新颖跌宕起伏,自然就会吸引目光。可惜我这两千字的回答平铺直叙,毫无妙趣可言。

二、再说长处。

1、信息增量。

这是个抽象的说辞,极易模糊不清。愚以为,头条君大力倡导的信息增量,说白了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即便是同类话题,也要换一种说法,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人云亦云。这应该是最关键的。

2、语言朴实。

再好的内容也要由语言来表达,它是否朴实无华接地气,是吸引读者目光最直接最有效的前提条件。有位条友说得可谓一针见血:玩头条,搞“阳春白雪”那一套是没有出路的。只要坚持通俗不庸俗,文雅不做作,尽量采用唠家常的方式,应该是个好方法。

3、流畅自然。

所谓流畅,就是前后衔接不脱节,在强烈的逻辑性指引下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让人读着顺气舒服。

所谓自然,就是不能东拉一句西扯一句疙疙瘩瘩生硬滞涩。文字要准确简洁凝炼贴切,浑然天成自成一体。

4、生动活泼。

我们回答问题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在和读者倾心交流,这就需要语言生动有趣富有魅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减少书面用语,尽量用民间俗语,讲俚语俗话,让语言风趣幽默灵动鲜活起来。而不是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5、贴紧题目

与问题脱节,所问非所答,几乎是悟空问答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也就是说,题主问的是东,回答人却回答了西。比如我回答的这道题,题主问的是宋江死后梁山人马会如何如何。在这里,宋江死后是个先决条件,是个前提,而如果我让宋江死而复活,就成了南辕北辙离题万里。读者看到会哑然失笑,认为我在胡写乱写,自然也就放弃阅读了。

6、要尊重经典。

《水浒传》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既然是虚构的,就与正史没多大关系,与《金瓶梅》和《水浒后传》等野史杂书更没有半毛钱牵连。如果偏要把它们扯到一起,只能起到肢解名著不伦不类的效果,与题主所提的问题也是风马牛不相及。这里涉及到一个原则性问题,即;是否有尊重经典追崇名著仰慕作者的心态。

以上,是我对文章阅读量的一点粗浅认知,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全面。只是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的经验之谈出现。如果有谁一不小心看到了上述文字,觉得有道理即可共勉,如果认为说得不对,权当玩笑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水浒传   被头   离题万里   后梁   增量   陈旧   名著   题材   流畅   问答   目光   读者   自然   语言   结构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