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最贵249元?现在的品牌溢价有多严重

之前和大家聊过这些天爆火的鸿星尔克,有不少好玩的段子。今天又看见了一个,网友涌入鸿星尔克的直播间,扬言让主播把直播间里最贵的鞋子拿来,主播就把最贵的鞋子摆了出来,也才249块钱。


249元一双的运动鞋,以现在的物价来说,绝对算不上贵的。更何况这还是他们直播间里众多鞋子中价格最高的那一款,其他的更不用说。和很多品牌鞋动辄几百几千的价格来说,可以说是很亲民了。


要说外观,这东西因人而异,不好评判;说成本,阿迪达斯早就在印尼等地建立代工厂,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说质量,我家现在还有一双初中时候买的鸿星尔克,洗洗估计还能穿。那究竟为什么价格能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我看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品牌溢价。




任何一个品牌既有理性部分,也有感性部分。理性部分是指这个品牌的品牌功效,感性部分是指这个品牌的品牌形象,品牌溢价就是品牌感性部分的价值变现。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个人花了几万块钱买了套阿玛尼的西装,结果发现穿这套西装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西装既不能干洗,也不能水洗;穿这套西装时,最好不要坐着……结果,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我买这套西装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供养起来,只能朝拜啊!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能由此感受到品牌溢价的力量。也就只有阿玛尼这样的大品牌,才能以高价卖出这套西装了吧。


毕竟,提到LV、香奈儿这些奢侈品,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贵。如果他们有亲民价格的产品,才算是跌破了人们的眼球。


有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常购买的品牌支付平均2.5%的溢价,在发达国家,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的溢价可达20%甚至更高。


以鸿星尔克同类型的运动品牌耐克为例,去年那个轰动一时的耐克蝴蝶结,着实是让我搞不明白了。一只右下角有着耐克钩子的蝴蝶结,居然能卖到169元,更离谱的是,几天的功夫,就涨到了几千,甚至炒到近十万!


鸿星尔克最贵249元?现在的品牌溢价有多严重


虽然我没能看到实物,但还是去了解了一下,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啊?既不是什么昂贵的材料,也并非出自大师之手,但价格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面对这只天价蝴蝶结,网友们也都开启了吐槽模式,“炒到这么贵,戴上能飞吗?”、“贫穷限制了想象,耐克怕是要往奢侈品方向发展了吧”。虎扑网友还写起了讽刺小说,题目为《四万你买不到爱情,却能买到这只耐克蝴蝶结》。


显而易见,这个平平无奇的蝴蝶结能够卖出如此高的价格,肯定是出现溢价了,而且还溢得不少。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高的溢价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品牌背后的价值属性。是什么让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既然产品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要看产品被赋予的价值属性了。虽然只比普通的蝴蝶结多了一个“钩”,但重点就在这个“钩”上了。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名牌,这是大众都认可的事实。而名牌产品背后往往蕴含着非常多的价值属性,包括物质属性、精神属性、情感属性、文化属性等等。这些属性不管单一还是叠加,对消费者来说都象征着一定的经济实力、身份地位和时尚品味。


就像同样是卖矿泉水,哇哈哈、农夫山泉、百岁山、依云……从两三块到几十块,喝起来差距并不大,但依旧有很多人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一瓶矿泉水,也正是因为如此。


鸿星尔克最贵249元?现在的品牌溢价有多严重


而且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简直就是大型种草现场。这种种草效果和明星效应不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接地气,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品牌。


鸿星尔克最贵249元?现在的品牌溢价有多严重


社会学家塔尔德曾提出过“种草心理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而这种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消费心理来讲,当消费者认可他人的消费行为并对此产生羡慕和向往时,便会产生仿效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模仿者也能在仿效的过程中获得愉悦。


在大众的印象里,近些年来一些潮牌、运动品牌的溢价严重,其实这也和年轻群体成为互联网主流,和社交媒体双向影响程度大有关系。




既然品牌溢价会让消费者产生额外的支出,那是不是就说明品牌溢价是智商税,应该避免?


其实也不能一刀切地否定。


品牌溢价是市场竞争必然会产生的现象,品牌背后被赋予的那些价值正是产品所带的竞争优势,比如意大利传统工艺制造,这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阶段,如何买得快乐是很多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尽管消费者为产品的某种附加价值而多花了一些钱,但也因此获得了其他的东西,比如面子、自豪感等,也算是值得了。


说到底还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不注重这些附属价值,随便买什么都无所谓,注重的话,那就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而且,品牌溢价也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品牌有价值,会让经营者更加珍视品牌和商誉,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做出损害品牌和商誉的决策,比如造假、欺诈、以次充好等,也会正视每一次的消费者投诉,这样反而更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不珍视品牌价值的经营者,最终为了短期利益伤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不胜枚举,品牌都应以此为鉴。


品牌溢价也能为品牌带来更为良性的利润,经验者有了良性的利润,才有钱再投入到产品研发,最终给消费者带来更好更新的产品。


不过问题也来了,溢价是正常的,但是溢价多少才正常?还是说不管溢价多少才正常?


要我说,溢价过多是正常的,市场上的那些事儿多离谱的都有。但是溢价那么多,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地去买、去抢,就能看出来谁不正常了。智商税这东西,基本上都避免不了,不管在哪儿,总要跌一个跟头。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哦,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溢价   品牌   商誉   大众   块钱   蝴蝶结   西装   感性   鞋子   属性   利益   消费者   价值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