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福瑞斯特·甘(汤姆·汉克斯饰)是先天智力不足的低能儿,从影片的故事内容看,他是人们口中的“傻子”,但是我更愿意把他比作一张白纸。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这张白纸,从按上脚撑那一刻,就由着那些够到它的人,一点点填充,涂抹,直到成为了一副完整的哀伤画作。


妈妈教会阿甘接受命运

阿甘小腿以下装上了脚撑,引来了旁人不善意的目光,妈妈告诉阿甘“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让每一个人都一样,那么会给每一个人都装上脚撑。”睿智的妈妈让阿甘不会因为与众不同而困惑。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妈妈没有把阿甘的腿疾与智商归咎于一处,不会因为阿甘的智能测试比正常学校的标准低了五分,而选择让阿甘去特殊学校。所为之付出的,无论怎样,都是伟大的。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就这样,阿甘接受了母亲的教诲,也接受了母亲所说的上帝。

珍妮教会了阿甘“奔跑”

青梅竹马的好朋友珍妮,看到阿甘受到同学的欺负,让阿甘快跑,一直往前跑。阿甘学会了奔跑,也摆脱了脚撑。阿甘就这样不断地跑,直到跑进了大学校园。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有着家暴父亲的珍妮,在命运的捉弄下,也只能告诉阿甘如何逃跑。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好朋友好战友布巴教会阿甘向回跑

想要成为 捕虾船,船长的布巴,不断对着阿甘讲着各种各样烹饪虾的方式,告诉阿甘他的梦想是做捕虾船的船长,想要阿甘成为他的合作伙伴。两人像是不同肤色的双胞胎,在军营中形影不离。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在战场上,敌人的炮火袭来,布巴喊着阿甘快点跑,一直跑,阿甘照做,却没见布巴跟上来,阿甘学会了回头,带上友谊一起逃跑,也带上了与好友布巴的承诺。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丹上尉教会了阿甘面对与独立

这个亦父亦友的丹上尉,在这次战火中,也被阿甘救下,却从指挥军队的指挥官,变成了失去双腿的残疾人。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重视自己这个军事家族的荣誉胜过自己生命的丹上尉,因为战争残疾,但之后,看透了他们的政府。在阿甘一次次被授予荣誉和勋章的时候,丹上尉来告诉阿甘不要盲目地按照别人的摆布活着。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当丹上尉知道阿甘准备去做捕虾船长时,丹上尉是多么的高兴地嘲讽道:“你要是能当上捕虾船船长,我就去当你大副。”这嘲讽不是打击,而是另一种激励,好让阿甘早早摆脱别人的摆布,自己做主。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阿甘真的做了捕虾船船长,丹上尉欣慰地来做起了阿甘的大副。没有丹上尉,阿甘的捕虾事业又怎么会成功呢?

在一次次捕捞没有收获的时候,阿甘问丹上尉为何没虾,丹上尉用“你不妨去跟上帝祈祷有虾。”来斥责阿甘的简单。阿甘真的去祈祷了,上帝也真的来了。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如果你认为上帝是给予了阿甘暴风雨之后的孤安,从而使捕虾事业成功,那会是大错特错!

上帝给予阿甘其实是这场暴风雨,上帝还是没有对可怜的阿甘有过特殊的仁慈,而是丹上尉带着阿甘战胜了这场暴风雨。正如丹上尉在桅杆上咆哮道:“让我们正面的较量一场”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丹上尉教会了阿甘不要逃避,要勇敢面对,要自己掌握,与母亲的种种安慰不同,有着父亲角色的丹上尉,显得更加残酷和严厉。

但是阿甘还是无法理解丹上尉的用意,他以为丹上尉不许别人叫他傻瓜,是因为丹上尉也不喜欢别人叫他残废一样。因为直到现在阿甘还是像一个提线木偶,按着别人指给他的路一步一步地走着,所以他也不懂丹上尉在暴风雨来的那个晚上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狂躁。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不过,阿甘虽然此时还没有理解丹上尉,但是已经与丹上尉建立了这种亦父亦友的情感,和知道妈妈生病时一样,见到丹中尉的时候,阿甘同样的直接跳入水中游向岸边。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是的,阿甘的母亲生病了,在阿甘学会了生存技能的时候,总有一天会开始不断失去身边的人。阿甘的母亲离世了,丹中尉也悄悄退却,好友布巴也随着遗愿完成少了那一丝牵连。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阿甘体会到了情感,体会到了失去的痛苦,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情感的流注,他这张白纸终于有了自己刻画的东西。

那由别人看来已经成功的事业,金钱的追求对阿甘来说无非只是是机缘巧合下解决了生活中一件麻烦事,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珍妮回来了,堕落的漂泊让珍妮身心俱疲,对童年不幸的抱怨,自我悔恨的珍妮与失亲止痛的阿甘两个人,在这个时候,彼此互相慰藉,看似美好,但这两个可怜人相互依偎的背影又是那么悲伤。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珍妮走了,早就学会奔跑的阿甘却始终追不上珍妮逃离,阿甘学会的自我(情感)的最后一点消失不见了。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此时的阿甘彻底地陷入了迷茫,看着曾经的勋章、乒乓球拍,眼神流露出深深的迷惑。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阿甘开始跑步

毫无目的地奔跑,只是因为曾经所有人告诉他要奔跑,与现在一样,那时候对他来说奔跑就是目的。

跑了三年多,阿甘说:“我累了”,三年多的时间的奔跑,也许化解了那接踵而至的情感伤痛,他想起母亲说“要往前走,就要忘记过去。”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也许他明白了丹上尉的用意,要自己描绘自己这张已经被画了大半的白纸。

也许他想通了,奔跑并不是自己的目的,所以他说他累了。

那些跟着他一起跑步,想要从这种行为中领会什么的人,这个时候看起来是多么的好笑,当阿甘停下时,跟随的人说:“那我们怎么办。”把那两个人人知道来历的品牌的成功,演绎成是来自于一个漫无目的奔跑的人,不经意间的作为是多么讽刺。

要是以励志电影来看这部影片,我们不是也像跟随阿甘奔跑的人一样,盲目又好笑。

结婚

阿甘找到了珍妮,同样是奔跑着,但阿甘知道,这次奔跑他是有目的的。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阿甘见到了自己孩子,他害怕,怕这个孩子与他一样不那么聪明。此时的他已经明白,丹上尉对那场暴风雨的狂啸。上帝不是公平的,上帝并不会让每个人一样。他不知道妈妈说的对还是丹上尉说的对,其实他都已领会。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阿甘和珍妮结婚了。

丹上尉走着过来向他祝贺,阿甘说他有了一双“魔腿”,丹上尉不是残疾了,阿甘自己也不是白纸了。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在阿甘看来,他们都有了自我的目的(阿甘的是情感)。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可珍妮已经身患绝症,不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珍妮的碑文上是“妻子与朋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上的珍妮,想要从朋友变成夫妻,也许这一次的结婚,才是真正的因为爱情。

在珍妮的墓前,阿甘说:“我真希望人生没有死亡。”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对别人来说朝思暮想的金钱事业,阿甘如此轻易地得到了,可对阿甘来说,最想要的情感却一点一点的不见了。

羽毛

阿甘就像那个飘忽不定时起时落的羽毛,落下时,出现在了那个命中注定智力低下的小福瑞斯特·甘,接着飘忽不定在空中,面对与不面对都有些命中注定在等待。

阿甘送儿子福瑞斯特上车,本想如自己妈妈当初叮嘱自己一样,但是又想到儿子是聪明的,不需要这样。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难道没人觉得把《阿甘正传》视作励志片,会直接受到导演的讽刺吗

羽毛也渐渐升起,阿甘的一个新身份的飘忽不定又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珍妮   目的   大副   中尉   阿甘正传   上尉   船长   暴风雨   白纸   教会   羽毛   导演   上帝   母亲   事业   妈妈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