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正在成为别人的赚钱工具

在这个和平昌盛的新时代,只要遵纪守法,讲道德,人人都拥有着相对的自由,不似旧社会那样事事掌握在别人手里。

人人都在追求自我,显示个性的时候,要是情绪被人掌控了,会是多么让人愤慨的一件事情。

“煽情”一词是为煽动情绪,不单单是感动泪目,其有兴奋、有共鸣、有气愤、有鼓励、有助威。有时候,我们看到一篇文章或者影视剧,会因为种种情节而感染到我们的情绪,亦或是被感同身受所波及。

生活中更是人人都在进行着表演,网络则更甚。

人的悲欢是无法做到想通的,这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话。诚然,除非触及到自己的心灵,否则谁又能真正地感同身受。而所有的被调动的大众化情绪,既浅薄,又短暂,只会造成一时的冲动。而这一时的冲动,却被人用来赚钱。

互联网上一张图片或是一个视频,只需要配上几句话的文字,便能让人奋“键”疾书,留下少数“共情能力弱”的人在角落瑟瑟发抖。而这被调动的短暂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发现多少有些上当。

为了维持这样的短暂的情绪,各路媒介,会铺天盖地,一刻不停地煽动。

正如我们打算要去影院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不在通过自己的喜好,不在通过电影简介,而是从别人口中得知,这是一部良心之作,值得观看,当所有人都说这部电影很有笑料的时候,即使没有那么好笑,在当时我们也会感觉很好笑,同比,感动悲伤也一样。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再拿来看,会很奇怪,为什么一点都体会不到当时自己的心境。

当电影票房好的时候,我们会不断地助威,一样就想看看能创造怎样的一个奇迹,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当电影票房不好的时候,我们更会雪中送炭,为这个所谓的良心制作,扮演一回救世者。

脑海中溢满着别人制造的情绪,至于电影本身,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继网红辛巴的糖水燕窝之后,前一阵又闹出一个“潘嘎之交”。潘长江老师的一句话倒是很对,“网络的水很深,你玩不转。”。我很好奇,良莠不齐的网络带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这可不单单的是被感动之类的这么简单。如果他们只是在镜头前面制造感动或是炫富,除了少数人都会识破的,但是即使识破了,还是会无条件的支持。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看过一段时间直播,你相信一个你天天骂的人,最后你会支持他吗?

在直播中,一个人每天做着让多数人讨厌的事情,这就引来了很多骂客,时间长了,这都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某一天这个人会在某些方面做出值得认可的事情。你对他的情绪就会突然的大转弯,原来他没有那么可恶,甚至会对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

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很难发生,但是网络就是这么神奇,这可以是一种普遍发生的事情。

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总之就是,只要屏幕里的人还在激烈亢奋,观看者就会跟着激烈亢奋,用《西虹市首富》里面王多鱼的一句话来说“气氛哄到这了!”

“你”的情绪,正在成为别人的赚钱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情绪   都会   趋之若鹜   良莠不齐   感同身受   亢奋   良心   短暂   冲动   激烈   事情   发生   工具   电影票房   电影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