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来自遇见广州的第393篇文章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2018年末,各种总结盘点满天飞,这其中,飞猪发布的2018年度旅行报告里有一组有趣的数据: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三四线城市用户的旅行人次增长30%,出境游增速高出整体出境游增速15%,出境游用户同比增速高于国内游用户31%。

虽然可能还并未成为消费绝对主力,但鼓舞人心。在经历了一系列涌向大城市或者“逃离北上广”的拉锯之后,三四线城市起跑的信号更清晰了。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飞猪顺势统计了2018年三四线城市出行人次同比增速排行,有一组名字相当惹眼:

排名前十的城市里,从第三到第七的位置上,齐刷刷地排着阳江、茂名、湛江、惠州、江门五个城市。

如果你的地理概念并不强,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明一下——它们全部来自广东,并且,没有一座是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自1989年起,广东一直牢牢把持着全国省级行政单位GDP冠军的宝座。但在外人眼里,除了广州和深圳这两座超级城市,这个遥远的南海岸省份,究竟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存在?

什么是广东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广东的由来。

历史上,珠江流域正式并入庞大的中华帝国,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而汉武帝派兵收复南越国后,把这个地区的行政中心(郡)由番禺迁往现两广交界处的“肇庆市封开县”,并将封开县城的一条小河命名为“广府河”,寓意“广布恩泽”。

自此该县城以东称为“广东”,以西为“广西”。到了三国,孙吴政权又把行政中心由“封开县”搬回“番禺”,改名为“广州”。自此“广州”一直是广东的行政中心并一直没再变更名字,它脚下的珠江三角洲,也是广东当仁不让的中心。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由于这个地缘中心的存在,广东也很自然地被分成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

相应地,广东人主要由三大群体组成:广府人(占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及粤北、粤西地区)、潮汕人(李嘉诚、马化腾都属于这一人群,分布于粤东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于粤东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语言:粤语(即广府语)、潮汕语、客家话。这三大群体全部是不同时期、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

“非珠”不是飞猪


随着珠三角与广东省内其他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一个经济区域概念逐渐浮出水面——粤东、粤西和粤北被统称“非珠三角”地区——该区域由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梅州、湛江、茂名、阳江、云浮、清远、河源、韶关等12个地市组成,占据着广东省近七成土地和近半的人口,GDP却只占不到三成。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 汕尾 /

从1970年代末至今,广东的历史,似乎只是一部广深双城带动珠三角核心城市崛起的神话。若以《第一财经》2017年的评选来看,珠三角集结了两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一座“新一线城市”(东莞)、两座“二线城市”(佛山、惠州、中山),三座“三线城市”(珠海、江门、肇庆)。而“非珠”地区,一座入围“二线”的城市都没有。

小城大乱斗

但除去广州和深圳,广东并非身无长物。

首先,在珠三角的核心地带,东莞和佛山的经济实力都不可小觑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 佛山 /

考虑到面积和人口,如果把两者合并计算,基本相当于再造了一座广州或者深圳。而那座以吃闻名天下的小城顺德,正是佛山的一个区——“美的”、“碧桂园”等如今如雷贯耳的企业,当年都是从顺德乡镇走出来的。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经济日报》1992年5月10日的头版

顺德等“广东四小虎”推崇备至


而面积更小的中山,这座因诞生了孙中山而从香山改名而来的城市,也在改革开放后上演了一段大逆袭,从1990年代末开启了爆发式增长,GDP一度排到广东省内第五。

在这场已经持续了40年的“城市大乱斗”中,也有令人唏嘘的主角。

1978年,广州之后,你能猜到在广东排名第二的是哪座城市吗?

答案或许有点意外:江门。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 江门 /

这里是梁启超的故乡,也是源远流长的侨乡,著名的开平碉楼就在江门。在改革开放初期,江门是广东的老牌工业重镇,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有着厚实的工业积累和沉淀。

那时候,深圳还是“宝安县”,珠海还是“珠海县”。东莞、中山、惠州还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珠三角经济圈尚未见踪影。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1984年,火箭般蹿升的佛山终于将江门从榜眼的宝座拉下,开启了新一轮的城市排名大洗牌。

一个圈塑造一个省份

真正的高潮,源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中国南海边画的那一个圈。广东迎来最为辉煌的黄金十年。

凡是沾不到改革开放边、远离外资投资半径的城市,无一不是在倒退,湛江、茂名从1988年5、6位跌至1997年的8、9位;韶关、肇庆从9、10位跌至13、14位。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 肇庆 /

到1997年,广东经济前两大阵营基本定型,广深双核理所当然的镇省之宝;佛山、东莞是第二集团。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而在最近的十年里,广东省经济总量前十榜单已经基本固化,仅仅发生几次小幅更迭。而粤西的茂名、湛江似乎正在恢复活力,珠三角东部的惠州也开始发力。2013年,惠州超越中山,升至第5位的历史最高排位,并保持至今。它和中山,一起构筑了广东经济的第三梯队。

相比之下,粤北则显得有些沉寂——这里山地众多,本身没什么发展优势,其中心城市韶关历史上曾辉煌过,然而现在,粤北似乎更有可能以原生态的风景,成为珠三角的腹地和后花园。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粤东粤西回暖之路

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组数据——阳江、茂名、湛江、惠州、江门的活力正在显著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组旅游数据,不是GDP,不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意义上看似更“硬核”的数据,但却有更深层次的研读意义。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旅游不但从侧面体现着社会整体消费情况的变化,也反映着一个城市人的生活态度。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不是一份随机冒出来的名单。其中,惠州和江门,正是传统珠三角经济核心区的两翼,产业溢出,轮也该轮到这两座城市了。

而阳江、茂名和湛江,是传统的粤西三城,历史上就是广府重镇,千呼万唤的高铁今年通了车,千呼万唤的机场也开始修建,联结珠三角和北部湾的区位优势,似乎也要变成现实。粤西正迎来一个新的轮回,阳江、茂名和湛江的回暖也在情理之中。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惠州、江门、茂名、湛江在2018年上半年的GDP增幅比起2017年略有下降,阳江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分析普遍认为,这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挤水分”的结果,粤西及珠三角外围地区的发展势头仍然向好。

至于粤东地区说潮汕话的潮州、汕头、汕尾、揭阳,你或许会好奇,怎么在这份洋洋洒洒的排名里始终见不到他们的身影。

事实是这样的,单论本地经济数据,他们确实不在前列。

但潮汕人历史上就有外出经商的传统(李嘉诚就是11岁离开潮汕去的香港),胡润研究院发布全球华人富豪榜曾统计,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身家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华人富豪中,广东人站21%,这其中又有1/3来自潮汕地区(潮州、汕头和揭阳)。这会有点类似浙江的温州——本地GDP平平无奇,但源源不断的钱,会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流回家乡。何况,这里有最好吃的海鲜和牛肉锅。

广深之外,广东还有什么可牛逼的?


这就是广东,一个除了广深双城之外,更加多元的地方。

它有粤北秀丽的山川和粤西美丽的沙滩,珠三角小城永远在上演经济神话,粤东的潮汕大佬遍布全球。 东北部还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梅州,它是全球客家人的祖庭。

这里的人们关心粮食与蔬菜,也关心脚下的土地和远方的家人。在某些历史片段里,他们会默默无闻地恪守祖辈的生活,但只要你撒下种子,就会收获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粤北   广东   粤东   汕尾   潮汕   阳江   茂名   江门   惠州   佛山   中山   广州   深圳   地区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