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此人以杀李长歌为己任,却凭一句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在最近热播的《长歌行》,迪丽热巴扮演的李长歌受到玄武门之变的牵连,父母被杀,自己也东躲西藏,还想尽办法离开长安。

长歌行:此人以杀李长歌为己任,却凭一句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长歌行》中的杜如晦

  在李长歌的逃难生涯中,李世民手下两个最得力的助力对李长歌的态度截然不同。房玄龄处处帮助李长歌,帮她说话,给她方便,助她脱逃。杜如晦却积极抓捕李长歌,他甚至让他的义子将悄悄李长歌杀死,以绝后患。

  玄武门之变后,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的职责不同,房玄龄更多地是安抚李建成旧部,杜如晦则大力铲除其中潜在的威胁。李长歌自小接受李世民和房玄龄的教导,精通文韬武略,一旦有了复仇之心,必定会给李世民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杜如晦一心想杀死李长歌,为的就是将这个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

  李世民与李长歌虽是叔侄女关系,却胜似父女。在玄武门之变前,他对李长歌关心倍至,如今立场不同,两人走上对立面。李长歌虽曾刺杀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想在铲除威胁的同时,保护这个侄女的周全。

长歌行:此人以杀李长歌为己任,却凭一句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长歌行》中的李长歌

  况且,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还杀死了李建成的5个儿子,这使他留下不好的名声,如果连李长歌这个侄女也不放过的话,李世民就显得冷酷无情,这对他稳定大唐的局面、招揽李建成旧部非常不利。所以,不管是从大局上,还是感情上,李世民都不能杀李长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必将广施仁政,挽回自己杀兄杀弟留下的恶名。

  杜如晦却一心想杀死李长歌,解除大唐潜在的威胁。他的义子皓都曾对他执意杀死李长歌很不解,杜如晦讲过一句话:“只要殿下有仁德之名就好,我的名声如何不重要,如果能够保我大唐社稷安定,十个八个李长歌也杀得!”说这句话时,杜如晦的表情阴冷。

长歌行:此人以杀李长歌为己任,却凭一句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长歌行》中的杜如晦

  古人是很重视名誉的,杜如晦却直言无讳,只要保住李世民的名誉,他不需要名誉。此举看似违背李世民的命令,但却表现了杜如晦对李世民绝对的忠心,甚至到了可以牺牲自己的程度。观众看到这里会对杜如晦咬牙切齿,但恐怕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忠心吧?

  在真实的历史上存在这么一些人,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供皇帝驱使,做出很多不利于士族、官绅等统治阶段的事情,统治阶段以胜利者的姿势对这些人进行批判,让他们留下百世恶名。其实他们只是背锅者,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些人中不乏在后世被定性为奸臣或佞臣的人。

长歌行:此人以杀李长歌为己任,却凭一句话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长歌行》中的李世民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为皇帝暗中处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赃事,又愿意为皇帝背下后世骂名,这样的人绝对是忠诚的。在《长歌行》中,杜如晦就是这样的人,他也将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李世民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房玄龄和魏征。

  说到历史,小编不得不吐槽一下《长歌行》的编剧。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官任太子左庶子和兵部尚书,在职能上也不负责缉捕和维稳。况且杜如晦好歹是青史留名的名臣,把杜如晦拍成这种形象,难道不是对杜如晦的抹黑吗?这种反面角色让侯君集、张亮等来当不是更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歌行   仁德   直言无讳   百世   官绅   大唐   义子   旧部   恶名   侄女   己任   忠心   后世   名誉   名声   皇帝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