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长歌行#

  在《长歌行》中,和亲可是女二号李乐嫣心中的梗。决定让李乐嫣去和亲的是李渊,虽说李世民并不同意,但当时李渊还没退位,皇帝一言九鼎,李世民也不敢轻易解除婚约。

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李乐嫣

  经历了一番磨难的李乐嫣坚强勇敢,她心中不想去和亲,也知道自己必须去争取,于是有了大唐公主舌战群臣的一幕。在舌战群臣时,李乐嫣的主要观点是:有家才有国,大唐的和平兴衰不应该去用送女人这种屈辱的方式去换取,这是对大唐男儿的侮辱。在剧中,这番话得到杜如晦、魏征、房玄龄的认可,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同意解除婚约,但提出让李乐嫣亲自说服草原各部。

  然而在面对草原各部时,李乐嫣却词穷了,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是以自己蒲柳之姿配不上小王子为由,婉拒和亲。这种说法当然不会得到弈承公主和草原各部的认可。这时李长歌站了出来,提出比武招亲,但仍给李乐嫣的婚事带来一些波澜。

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李乐嫣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李乐嫣能够舌战群臣,却在弈承公主面前哑火呢?其实这不怪李乐嫣,也不是李乐嫣胆怯,而是立场不同。

  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大唐解除和亲就是一件失信的事情,李乐嫣说得再怎么好听也掩盖不了大唐失信的本质。弈承公主希望大唐与阿诗勒部和亲,如此大唐与阿诗勒部站在同一战线,就不能再与草原其他各部结盟,这等于间接破坏了大唐与草原各部结盟。草原各部虽不希望和亲,却认为大唐失信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所以,不管是否和亲,对阿诗勒部都是有利的,而只有在不损大唐声誉的情况下解除婚约,才会对大唐有利。

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李乐嫣舌战群臣

  李世民能下定决心,是因为听取了杜如晦和魏征等大臣的话,在失信与不失信给大唐带来的利益进行权衡,并做了取舍。魏征在朝堂之上就说了,阿诗勒部以言语胁迫,讨走大唐公主,是大害;解除和亲,阿诗勒部诽谤大唐,是小害,是可以挽回的。两者取其轻,当然不和亲对大唐相对有利。

  李乐嫣这一套说辞是站在大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能说服李世民和大唐群臣,但她这套说辞对草原各部却没有任何意义。李乐嫣以自己配不上小王子为由,委婉地拒绝和亲,其敷衍的态度不言而喻,草原各部自然会对大唐大失所望,不愿意把自己部落的命运交到大唐手中。可见,李乐嫣当时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提前准备说辞。

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李世民解除婚约

  李乐嫣的说法不能说服草原各部,在弈承公主和涉尔的挑拨之下,草原各部又开始议论纷纷,对大唐的毁约行为也万分不满。正在李乐嫣和李世民焦急之时,李长歌站了出来,提出了比武招亲,解了李乐嫣和李世民的燃眉之急。当初李渊赐婚之时,是指定让李乐嫣和亲到草原部落,但并没有明确指定必须是阿诗勒部。如此一来,草原各部自然都有这个资格,以比武招亲的方式进行挑选,也是符合常理的。

长歌行:李乐嫣敢怒怂大唐群臣,为何却在弈承公主面前铩羽而归?

李长歌提出比武招亲

  只是李世民在下诏比武招亲时,又耍了个小心思,将范围扩大到所有人,使大唐人也可以上台比武,皓都的机会也就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大唐   歌行   群臣   蒲柳之姿   公主   哑火   铩羽而归   说辞   婚约   小王子   下定决心   草原   说法   面前   心中   自然   方式   李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