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明明妈妈不在的时候,宝宝就非常独立,自己玩的很开心,但是只要妈妈一出现,宝宝就会变得非常娇气,粘人,男宝宝也是如此。不仅如此,家里人还会指责妈妈,宝宝不乖,都是你惯的...

那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呢?

其实孩子不乖的现象背后,本质里隐藏的,都是孩子对妈妈的需求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1、孩子天生对母亲就有一种依赖感

“妈妈在孩子就不乖”,并不是常人以为的妈妈的育儿方式出了问题,相反,其实是,孩子和妈妈的亲子关系健康又亲密。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孩子把妈妈当成最信任的人,才敢在妈妈面前表现出最不好的一面。

2

孩子无条件信任妈妈,安全感足

“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其实是好事,是孩子安全感充足的一种表现。

孩子无条件信任妈妈,所以敢把自己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不用小心翼翼照顾大人的心情。

平时上班忙的妈妈,一般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老人舍不得花钱,公园里的娱乐设施很少让孩子玩,孩子在他们面前也表现得很懂事,从来不敢耍赖犯浑。只有在妈妈面前,才愿意放下戒备,做个任性的小孩。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也曾听一位幼师说过,幼儿园的孩子不论在学校时多么听话独立,一回到妈妈身边都会变得调皮捣蛋,露出不乖的一面。

这正是因为孩子只会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面前释放真实的自己,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妈妈。

面对这种不乖的孩子,妈妈们先不要指责,而是为他们敢于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骄傲吧。

3

孩子用不乖,来试探妈妈底线

《美国育儿百科》指出:妈妈不在家,保姆或者家人告诉你孩子们表现的像个天使时,不要偷着开心觉得孩子终于长大了。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孩子并没有长大,而是他们对别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孩子不敢跟其他的人撒野,是他们自我保护、心智小成熟的一种表现。

因为他们明白,在妈妈面前不讲理、撒泼,还可以被原谅;但是面对别人,可就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了。

4 隐藏在心里的委屈,需要找人发泄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公司、或者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往往只能“打落牙齿往里吞”,面对至亲的人,却不需要掩饰,不满能够很快发泄出来。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喜欢把自己的不满和委屈,都发泄到最亲近的人身上。

5 孩子也有分离焦虑

现在的众多妈妈,往往能够“顶起半边天”,既要操持家里,又是公司的重要骨干。

朝九晚五、早出晚归,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一天之中往往只有几个小时。

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孩子往往会不确定:我的妈妈去哪里了?还会不会回来?她还爱我吗?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所以,每次当妈妈要出门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分离焦虑”,特别害怕妈妈就此离开。其实,这只是孩子变相“求关注”的一种方式。

说到底,孩子在妈妈面前表现的种种不讲理、不懂事的行为,都是在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对于妈妈来说,这是“甜蜜的负担”,因为,孩子的心扉依旧向你打开着呢!

怎样解决“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01.

理解孩子的真实情绪

美国作家帕蒂·惠芙勒在《倾听孩子》一书中指出:

孩子喜欢在家里,在至亲面前表达全部情感,是因为他能被倾听和理解。孩子被理解得越多,以后在外面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面对孩子“哭闹作妖”时,先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借助同理心表示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

比如文章开头,宝妈可以从厕所出来后告诉孩子:“我知道宝贝是因为看不到妈妈很担心,所以才哭着找妈妈的。妈妈要是看不到宝贝也会担心,会想你的哦。”

一句“我知道”去同理,比给孩子讲一百句大道理还管用。

02.

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让孩子知道,我们可以无条件包容他的情绪,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同时,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底线,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也很重要。

2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他们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有了“我”的想法,不想凡事听爸爸妈妈的“指令”。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同时,他们也开始进入规则敏感期,习惯性唱反调、说“不”,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这个规则能改吗?这件事我能做吗?”我们就可以开始给孩子树立一些规则意识了,比如:

● 哪些是红线不能碰——不玩插座、不往嘴里塞小零件等涉及安全的事情;

● 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打人咬人、抢玩具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 哪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今天穿哪件衣服、想吃什么、想去哪儿玩等。

从小建立规则意识,长大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03.

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会表达,才只能用不乖的行为吸引注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反思自己这些行为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目的。

比如,当孩子再次通过不愿意睡觉,反复折腾来让妈妈多陪陪自己时,可以告诉孩子:“宝贝是不是希望跟妈妈多玩儿会啊,妈妈也想多跟宝贝待会儿。但是现在太晚了,宝贝不睡觉明早就起不来,早上就不能跟妈妈一起玩刷牙游戏了哦。你这周都早点睡,妈妈也好好把工作做完,周末就有时间,可以带你去游乐园玩一整天好不好?”

04.

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

成年人的世界确实没有容易二字,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但学龄前孩子的世界里却只有我们。他们把所有的爱都投在了我们身上,所以有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有点“烦”。

但,父母的有效期也就十年,随着他们长大,有了自己的圈子和世界,我们再想让他们粘着自己都难了。

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乖?

编辑

所以,当你一大早被孩子从被窝里吵醒时,先别生气,毕竟一个人得多爱你才愿意睁开眼睛第一时间来找你,才愿意一起床就来亲你抱你。

面对在妈妈面前用“作妖”来寻求关注的孩子,我们要更有耐心,多些正面的细节上的鼓励,把生气和指责改成拥抱和亲吻,让孩子知道妈妈一直都在关注着他,他不用刻意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吧,用心地陪伴孩子才能感受到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顶起   妈妈   孩子   至亲   底线   委屈   情绪   面前   意识   事情   规则   编辑   真实   宝宝   宝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