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发动了针对东北国民党军的为期两个月的秋季攻势,共歼灭国民党军6.9万人,迫使国民党军把兵力集中在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吉林等重镇,一举扭转共产党军队在东北的不利局面。

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中的林彪

  在近日热播的《大决战》中,蒋介石虽对国民党军的失利耿耿于怀,却对林彪编写的战术手册赞不绝口。他认为林彪结合了东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战术方法,并将这种战术思想运用于实战中,取得的战绩辉煌。反观国民党军的将领,只会死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吃败仗在所难免,蒋介石也因此忧心忡忡。

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中蒋介石夸林彪的三三制

  那么林彪究竟创立了哪些独特的战术方法呢?其实这并非林彪一人所创,而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东北民主联军高级指挥员,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一套适用于东北战场上的战术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六大战术: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

  一点两面:将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然后以少数兵力采取两面或多面包抄的方式,防止敌人突围逃走。毛主席对林彪的一点两面的战术非常感兴趣,曾致电询问。林彪复电说,一点是集中兵力攻敌方一点,两面分兵包抄。这种战术是针对当时共产党军队作战时总在各点上平分兵力而提出,鼓励各军集中优势兵力,勇于穿插包抄。

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中林彪编写的战斗手册

  三三制:三三制是林彪于抗日战争中提出,在东北战场上得到完善,并广泛运用于抗美援朝。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是将一个班的士兵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3人,分别负责进攻、掩护、支援,分工明确,相互策应。战斗小组进攻时,3人呈三角阵型,并且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 这种战术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以往军队进攻时采用的人海战术。

  三猛:猛打、猛冲、猛追。要求士兵必须有猛虎的气势,在野外作战时要勇敢,对敌人猛打、猛冲、猛追。

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中毛主席等人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1.敌人坚守时,要做好准备再进攻;2.敌人要退不退时,准备再打,敌人会退,不准备就打,会被敌人打退。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展开局部攻击;3.敌人撤退时,就要抓紧追击,猛追狠打。

  四快一慢是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的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总攻发动时间要慢。四快一慢强调的是作战时要迅速,但关键时的总攻要沉得住气,抓住恰当时机,发动总攻。

大决战:解放军的战术,打垮国民党,用于抗美援朝,蒋介石也佩服

《大决战》中战场冲锋

  四组一队:指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在作战时,以连为战斗单位,连内分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四个组,每个组各有分工,相互掩护,相互配合。

  林彪将六大战术印刷成册,组织东北民主联军各级将领学习。此举引起党中央的重视,在毛主席的引导下,共产党全军都参与学习。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林彪多次将六大战术应用于实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于和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蒋介石   国民党   战术   作战   战时   联军   兵力   将领   掩护   两面   解放军   共产党   民主   军队   敌人   佩服   小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