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文|赵晓璃


01

来访者李萍(化名)前来咨询的时候已经35岁了,就在很多同龄人在职场打拼或厮杀的时候,按李萍的话说,她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


李萍的故事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9年前的李萍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大学,研究生学历。


当时高考填报志愿那会儿,因为高考成绩刚刚达上本科线,不想复读的李萍只能在“普通本科高校的冷门专业”与“大专院校的热门专业”里做出选择。


李萍的选择是前者。


  • 为了不浪费自己的高考成绩,李萍选择了一所本科院校里招生人数最多的材料专业,大四那年的李萍不想那么早就业(其实也有点逃避就业的意思),于是就随大流加入了考研大军,本打算换个专业的她,为了能让考研更有胜算,还是报考了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就考上了。

  • 研究生毕业后,李萍发觉自己不是科研的料,也不想做科研,就选择了就业这条路。


    可问题是,李萍自己对所学的专业实在无感,不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份研究生学历对自己就失去了所谓的“价值”;然而如果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李萍只能选择没有什么门槛的工作,例如销售,可李萍又认为自己性格内向不适合销售......

    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就这样,李萍研究生毕业后晃荡了大半年,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工作。


    普通人毕竟是要生活的啊,看到女儿的工作迟迟没有着落,李萍父母更是操碎了心——最终,在父母的安排下,李萍进入到一家国企从事行政文员类的工作,这一做就是5年。


    5年来,李萍的生活安逸而惬意:工作没有什么强度和压力,下了班还可以和同事一起逛逛街购购物,闲来无事在家追追剧,正好那个时候李萍还谈着恋爱......一切看上去颇有点“岁月静好”的模样。


    02

    就在李萍31岁那一年,她自己没有想到的是,不论是工作还是爱情,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


  • 李萍所在的国企实行“减员增效”,将一些闲置或边缘岗位予以撤销或合并,而李萍所在岗位和行政部另外一个岗位合并,这就意味着,在李萍和另外岗位的同事之间,有一个人或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 那个时候的李萍刚好和男友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不出意外,两个人打算年底举办婚礼,当时男友刚买了一个新房,需要进行装修——而男友在设计院工作,属于设计院的得力干将,工作正值上升期。


    当时的李萍认为,放在自己要结婚了,加上新房装修也需要有人监督,与其在单位里被领导叫去“劝退”,倒不如主动辞职在家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就这样,李萍主动辞去了这份工作。


    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装修意见分歧,加上李萍离职后的心理落差,李萍和男友大吵一架,而男友及男方家人一致认为,两个人还是冷静一段时间为妙。


    这一冷,最后迎来的就是两个字:分手。


    工作丢了、恋爱告吹,一时间李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期”:不甘、悔恨、落寞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袭来,让李萍一下子消瘦了不少。


    李萍的家人及朋友都纷纷劝她想开些,重新找一份工作再说。


    但李萍当时憋着一口气,觉得这下一定要谋个不错的前程,让男友全家懊悔去吧!


    李萍和我说,在恋爱的时候,她自己就曾感觉到男友家对自己似乎有些“不待见”。


  • 之前逢年过节,李萍都会拎着东西去男友家拜访,但男友母亲总是一副不太热情的样子,尤其是听说李萍的工作情况之后,更是对她爱答不理的......换句话说,李萍和男友的关系本身就不被男方家认可,在男友父母看来,李萍颇有些“高攀”的意味......在不对等的恋爱关系下,本身就埋藏着很多隐患,加上装修时期两人意见不统一加剧了矛盾,直接引爆了分手的结局。

  • 想想自己当时竟然会为了这段不被看好的爱情丢了工作,她内心的怨恨及不甘可想而知。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李萍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考公”给自己换来一个好的前程、换回自己曾经丢失的自尊和体面。


    主意已定,李萍打算找一份轻松的工作维持基本生活,然后投入全力备考公务员。


    03

    李萍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拿公务员赌明天”的历程。


    为了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李萍只能选择“打零工”的方式,涉及的岗位及行业更是杂乱不堪,但即便这样的“含辛茹苦”、“卧薪尝胆”,并没有换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李萍前后考了4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 等到前来咨询的时候,李萍已经35岁了,超过了公务员报考的年纪,而她的职业生涯还没有开启过——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以及未来到底该如何做了。

  • 从我经手的咨询案例来看,何止李萍呢?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有不少来访者都表示,自己想考公务员:这里面有在企业工作几年屡屡不顺的、有因种种原因被企业裁员的、还有之前各种折腾转型失败的......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考公”是他们的人生退路呢?


    事实上,公务员和任何职业一样,有它自己的规则和利弊;而与很多职业一样,这个行业也非常注重“选拔优秀人才”。


    换句话说,如果你自身能力不行或者不够优秀,你恐怕依然会被公务员的高门槛挡在门外,压根没有机会入行,更何况这几年公务员考试“水涨船高”、竞争尤为激烈,你要没两把刷子,是很难在这场角逐中胜出的!


    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正如36氪的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样:在公考这条路上,为求“上岸”,所有人都在全力奔跑。


    文中提到,有人拿到硕士学历后,辗转全国各地参加考试——这里面不仅有时间成本,更有令人咋舌的金钱成本。


    例如,每次公考的路费、住宿费、相关考试费,还有大几万的培训费......


  • 文中更是披露了一组数据:根据国家公务员网站统计,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157.6万人,是近三年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平均招录比达到了61:1,最热门岗位平均3334人竞争一席。疫情的不可抗力影响下,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 在这样的形势下,倒不是说你没有努力,而是竞争太惨烈了,太多的人就像文中的李萍一样,不惜搭进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公考这条“单行道”上,来一场人生的“豪赌”。


    在我看来,不顾自己和外部情况,将人生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所谓的“公考”上,本质上是“贪图一劳永逸”的懒惰思想作祟,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忽略乃至错过了自己大好的职业发展时期,对个人而言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


    换句话说,公考“重在参与”:考上自然很好,考不上也实属正常,关键在于,我们要分清主次,还是需要将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上,除非“胜券在握”,否则不提倡“不顾一切博取概率极低的偶然成功。”


    04

    问题在于,对于已经35岁、前面职业经历一片凌乱的李萍而言,她又该以怎样的思路去重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通常来说,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顺思路”适合刚毕业不久的新人:这种思路是传统的咨询思路,分别从职业愿景、兴趣、专业背景、潜在优势或特质出发,再结合当事人的意愿等等,给出一定的职业范围建议,在来访者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从能力等落地维度给予一定的指导及建议。


  • 然而,类似文中李萍这种前期职业经历凌乱、本专业荒废多年的人来说,“顺思路”显然是不适用的,而且多年下来,由于各种受挫体验,导致她极度不自信,如果这个时候,从职业愿景出发,对方可能给到的是悲观的甚至消极的反馈,无疑是不利于咨询效果的。

  • 因此,对于李萍而言,我们不妨采用“逆思路”(为了和“顺思路”进行区分,姑且用这个说法)。

    “逆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理出当前最迫切的职业需求(最好只选一个,越明确越好),接着考虑限制性因素(例如客观的年龄因素、经验限制、身体状况等等),再从意愿上排除自己抵触的行业或职业,最终选出自己可以从事的职业;如果没有选择,再考虑如何进行调整。


    文中的李萍正是按照“逆思路”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排查,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只是踏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还需要克服内心的障碍。


    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告诉李萍——


  • 你曾苦苦追寻但求而不得的东西,其实从未真正属于你,所以你不必惋惜,更不必因此感到懊恼与悔恨;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向未来立足现实,去过好每一个现在,才能让未来发生积极的改变。

  • 以上。


    我拿公考赌明天,赔了今天没明天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来访者   职业生涯   文中   岗位   公务员   思路   男友   研究生   明天   竞争   恋爱   时间   职业   人生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