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国的起源?黄帝第二任和第三任

黄帝姬蔡,男,姓姬,名蔡,号轩辕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二任帝。

姬蔡的祖父是少典轩辕氏十四任大酋长姬邦卉,父亲是黄帝轩辕氏政权首任帝姬芒。

姬蔡生于帝芒八年(乙卯,前4506),出生在黄帝政权的圣地釜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岱镇窑子头村)。

公元前4476年,黄帝政权首任帝姬芒去世后,姬蔡正式即位称帝。

姬蔡统治时期,黄帝政权已经进入了和平年代,天下太平,没有战争,黎民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春秋诸侯国的起源?黄帝第二任和第三任

黄帝姬蔡,在位执政时创造了黄帝天鼋二十八宿土星十三月年历。

黄帝二十八宿土星十三月年历,是依二十八宿顺序,自东、北、西、南,逆时针先天左行,为日母月姨宇宙父顺序,以二十八天为一个月,第十三个月为闰月。

宇宙父二十八宿当值顺序是:东方七宿值1、角宿木星,2、亢宿金星,3、氐宿土星,4、房宿日母,5、心宿月姨,6、尾宿火星,7、箕宿水星;北方七宿值8、斗宿木星,9、牛宿金星,10、女宿土星,11、虚宿日母,12、危宿月姨,13、室宿火星,14、壁宿水星;西方七宿值15、奎宿木星,16、娄宿金星,17、胃宿土星,18、昴宿日母,19、毕宿月姨,20、觜宿火星,21、参宿水星;南方七宿值22、井宿木星,23、鬼宿金星,24、柳宿土星,25、星宿日母,26、张宿月姨,27、翼宿火星,28、轸宿水星。

黄帝姬蔡执政时还创造发明了“六十龟甲纪年历”。

黄帝姬蔡经过多年的认真观察,发现任何龟全身的龟甲皆为六十片。龟背甲中间纵列为五片,两侧各有四片,合为十三片,他把这十三片龟甲称之为“龟背十三天”,这便是“十三重天”最初的来历。黄帝轩辕氏政权以十三重天为最高,因此也以“十三”为最吉祥的数字。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洲印第安人使用这一吉祥数字。裙边甲二十四片,取象为二十四节气。

帝蔡十二年(丁酉,前4464),只剩下半壁江山的九黎蚩尤氏政权五任帝回虻去世,传位给儿子姜螭。消息传到黄帝政权的首都涿鹿,引起了黄帝姬蔡的极大关注。他认为,九黎蚩尤氏人野蛮好战,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来势力强大时,就会对黄帝政权的北部边境构成威胁,到那时再出兵征讨,必然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不如乘其羽翼未丰,出兵征剿,即便不能将其族灭绝,也会大大削弱其势力。使其日后再也无力与轩辕氏抗争。于是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决定在各部落精选三千名青壮年勇士进行军事训练,同时征集粮食和武器,为讨伐九黎蚩尤氏做好准备。

这年秋天,黄帝姬蔡派出了经过三个多月训练的三千军队,北出燕山,向九黎蚩尤氏部族发起突然袭击。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顿时降临在九黎蚩尤氏的家园。

九黎蚩尤氏族人做梦也没想到黄帝族会如此,他们赤手空拳毫无防备,许多人被惨遭杀戮。幸存者逃往都城报信。蚩尤新帝姜螭吓得魂飞魄散,立刻组织都城的臣民弃都南逃。

黄帝轩辕氏的军队迅速占领了九黎蚩尤氏的首都奔城及其周边地区。九黎蚩尤氏残部一路逃亡,最后定居于冀东(今河北唐山市和秦皇岛一带)。至此,冀州大部分地区归属于黄帝政权。

姬蔡三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卒于帝蔡三十九年(甲子,前4437),终年七十岁。遗体葬在河北的涿鹿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尊号黄帝。

黄帝姬豕(shi),男,姓姬,名豕,号轩辕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三任帝。

姬豕的祖父是黄帝轩辕氏政权首任帝姬芒,父亲是二任帝姬蔡。姬豕生于帝蔡九年(甲午,前4467),出生在黄帝的别都固安(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易州镇)。

公元前4437年,黄帝轩辕氏政权二任帝姬蔡去世,姬豕即位称帝。

春秋诸侯国的起源?黄帝第二任和第三任

黄帝姓氏谱

黄帝姬豕执政时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和太行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已经归属于黄帝政权。炎帝魁隗氏族、炎帝神农氏族、九黎蚩尤氏族、东夷少昊氏族等战败的部族,除少数顽固者迁徙边远地区继续与黄帝政权为敌外,大部分都已归顺黄帝政权,有的还与黄帝族结亲,成了黄帝族人,被黄帝委以重任。

黄帝政权当时共有二十五个强大的部族,被称作“黄帝二十五子”,其中与黄帝族有血缘关系的就有十四个。黄帝姬豕对这些忠于黄帝政权的部族给予赐姓和分封,共加封了十四个部族,赐姓十二个。这十二姓是:姬、酉(you)、祁、己、腾、箴(zhen)、任、荀、僖(xi)、姞(ji)、儇(xuan)、衣。十二姓中,除姬姓是黄帝轩辕氏本族外,其余皆为外族。

黄帝姬豕对十四个部族分封和赐姓如下:

封大隗氏祝融果童(炎帝魁隗氏后裔)于鄀(今河南新郑市),赐为酉姓;

封神农氏参卢(炎帝神农氏后裔)于卢氏(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赐为祁姓。

封少昊青阳(伏羲女娲氏后裔)于江水(今四川成都市邛崃山),赐为己姓。

封东夷少昊苗裔于微山(今山东滕州市),赐姓为滕。

封玄女氏(即天女旱魃)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和封少昊白虎部之君(伏羲少昊后裔)于咸池,同赐为箴姓。

封炎帝先祖任姒之后于任村(今河南安阳林州市姚村镇北),赐姓为任。

封伏羲后裔羲和氏于扶桑(今山东半岛昆仑山、成山、沂山等地),赐姓为荀。

封有登氏、彤鱼氏于彭城(今河北邯郸市磁县西北彭城镇),夷鼔、鼔族于延邑(今北京市延庆县)赐姓为僖。

封炎帝后裔后土于吉山(今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吉镇),赐姓为姞。

封共工氏后裔于环水(今甘肃庆阳市环县环江流域),赐姓为儇。

封老童卷章、重黎氏于丹水(今丹江,起于陕西商洛市经河南淅川流入湖北),赐姓为依。

青阳氏玄枵(xiao)与苍林有圣德,被赐为姬姓。

这十二姓是黄帝政权的核心力量,其后裔都有很大发展。至中国远古历史的诸侯争霸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这十二姓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小国。

春秋诸侯国的起源?黄帝第二任和第三任

酉姓后裔有:鄀(ruo)、邶(bei)、庸、白狄等国。

祁姓后裔有:谢、章、舒、吕、祝、终、泉、毕、过、唐、铸、杜等国。

己姓后裔有:吕(与祁姓吕非一)、温、郯(tan)、昆吾等国。

滕姓后裔有:滕国。

箴姓后裔有:妘姓的夷、牟、桧、鄅(yu)、根牟、偪(bi)阳,妫姓的遂国等。

任姓后裔有:薛国、任国。

荀姓后裔有:荀国和风姓的宿、须句、颛臾等国。

僖姓后裔有:肥(白狄的分支)、无终、潞氏、甲氏、留吁、铎展、赤狄等国。

姞姓后裔有:偪(bi)、南燕、密须等国。

依姓后裔有:房、庸、卢戎等国。

儇姓后裔有:亳(bo)、骀(dai)、歧等国。

姬姓后裔最多,有:鲁、蔡、曹、卫、燕、随、晋、郑、吴、刘、杨等数十个诸候国。

姬豕三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卒于帝豕二十一年(乙亥,前4416),终年五十二岁。遗体葬在河北的涿鹿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尊号黄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涿鹿县   涿鹿   黄帝   炎帝   张家口市   火星   部族   木星   氏族   土星   水星   河北   河南   后裔   政权   起源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