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经过漫长的“假期”,开学季终于到来,与孩子们的欣喜不同,父母则再次焦虑起来:

孩子能跟上吗?

新的环境孩子能适应吗?

落下的课程能补上吗?


因此,在开学第一课刷屏时,马云的第一课却讲给了父母。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马云在演讲中说:开学第一课应该给家长上,因为在中国,孩子18岁之前,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

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多角度为孩子制定“完美计划”,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面向未来的眼光。

马云创办的云谷学校有这样一句话: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因为在教育中,父母唯有抱着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心态,把目光放得长远,才能够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拥有美好的人生。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帮孩子找到一生的热爱

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幸福感


人生是一场值得探索的旅程,而拥有一个爱好,则会在旅程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当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一生的热爱,孩子自然会有兴趣、有好奇心,主动向前,无需父母的督促与逼迫。

田亮的女儿森碟就是如此,田亮从小就经常带着女儿参与各种各样的运动,森碟也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网球。

无论严寒酷暑,森碟都会按照训练计划刻苦练习,即使训练时脚上全是水泡,森碟也不会叫一声苦、一声累,依旧兴致高涨。

如今,仅仅12岁的森碟已经可以和网球冠军休伊特对打,甚至还加入了网球俱乐部,成为了一名职业选手。

练习的过程中,森碟没少吃苦,可是每当在球场上,总能看到那个意气风发,充满幸福感的森碟。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其实,没有什么热爱可以带来幸福,因为热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正如马云在演讲中所说:只有当孩子找到一份热爱,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感。

身为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挖掘兴趣,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热爱,赋予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从挫折中学习

是孩子成长中必修的功课


贝多芬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这也是马云一直强调的,孩子面对挫折、从挫折中学习的能力。

现在许多孩子都生活在在父母的保护下,从未经历任何风雨,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更容易被击垮。

孩子只有直面困难,才能在一次次跌倒中学会走路,甚至从中得到躲避障碍的秘诀。

前段时间,独臂少年张家城火了。

张家城凭借一段熟练运球的视频,在篮球界掀起了巨浪,让易建联隔空喊话,球星库里发视频鼓励。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5岁时张家城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右臂,面对生活上的不便与他人的嘲笑,家城也曾无法接受。

但是父母却教会家城笑对现实,一点点教孩子用一只手生活、学习,也让他渐渐明白: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却可以乘风破浪。

就这样,在这场人生的坎坷中,家城不仅没有“一摔不起”,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12岁刚喜欢上篮球时,他连简单的投篮、运球动作都无法完成,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一次次的练习,流血受伤是家常便饭,在他眼中却不值一提。

上天拿走了他的右手,他却从中学会了坚毅。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父母只能陪跑半程,只有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从挫折中学习,孩子才能越过沟沟坎坎,从容地跑向终点。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培养会学习的孩子

而不是让孩子害怕学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孩子考试成绩差,父母急得团团转,甚至发火、大吼,可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害怕学习。

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在云谷的教学理念中,学习成绩不重要,让孩子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时代的发展如此之快,单纯掌握一门简单的技术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变化,而害怕学习的孩子,也会因此因循守旧,渐渐被淘汰。

其实,父母应该慢慢放下对孩子成绩的追逐,着眼于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长期培养,让孩子不再害怕学习。

作家樊登的儿子嘟嘟有一次没考好,心情十分沮丧,原因竟是因为在考试中没发现卷子的背面还有试题。

也许有的父母会大骂孩子一顿:你怎么这么马虎?还能干什么?

可是樊登却笑呵呵地安慰着儿子:我过去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忘记答题,那么,咱们这次要学会点儿什么?

嘟嘟认真思考后说道:我学会以后把两面都看一下,再交卷。

从错误中反思,这就是学习,也是教育,更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

正如樊登所说:家长应该强调的是从过程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而不是整天去强调结果、排名,扼杀了孩子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每个没主见的孩子

父母都是控制者


《以家人之名》热播时,许多人都在心疼乖乖女齐明月。

成绩优秀、长得漂亮、性格好,原本浑身散发着光芒的她,却总是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低进尘埃里。

每当与别人发生摩擦,她总是习惯性认错,不敢拒绝,不敢表达,一言一行都那么的自卑、没主见。

而这一切,都是明月的妈妈造成的。

带孩子买衣服时,明月选择白色,妈妈嫌不耐脏,选择黑色,妈妈嫌老气,最后无奈之下接受了妈妈选择的粉色,妈妈还要加上一句:一点主见都没有。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看似心疼女儿的妈妈,却是明月的控制者,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择校,全部一手安排,女儿没有一丁点的选择权。

在妈妈的干预下,明月越来越没主见,也变得唯唯诺诺、卑微不已。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经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替孩子作选择。

其实所谓父母,就是默默看着孩子一次次选择,在他回头时,给予温柔而坚定的目光。

只有当父母真正放开孩子人生的方向盘,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孩子才会获得最大的动力。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云曾这样形容当前的教育状态:我们把最好的木头,把金丝楠木、沉香都做成了三夹板。

但孩子不是工业品,而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我们应该尊重并倾听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如今火遍全网的李佳琦,小时候因为喜欢打扮自己受到过许多嘲笑,“娘”、“不正经”各种字眼都在不断中伤着他。

这时候,父亲没有嫌弃儿子“没有男孩的样子”,也没有斥责他,而是鼓励他坚持走自己喜欢的路。

你就是你,不需要和别人一样。

在父亲的鼓励下,李佳琦重拾信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高考时,他坚持爱好,选择了艺术与设计专业,毕业后,又成为了化妆品顾问。

恰巧,在一次网红大赛中,李佳琦爆火,自此成为炙手可热的口红一哥。

正是因为父亲尊重了孩子的个性,才有了李佳琦的今天。

马云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对孩子是尊重而非干预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但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尊重孩子的个性,让金丝楠木和沉香木各得其所,就是对孩子的未来最好的成全。

父母与孩子缘分一场,无非是我们看他渐行渐远,但要让孩子永远记得:前路有光,身后有我。

正如马云所说:

让我们把孩子当希望、当未来,而不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荣耀。

愿所有父母都能帮助孩子变得更好,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家长   父母   控制者   孩子   楠木   运球   天天向上   主见   明月   挫折   幸福感   害怕   女儿   妈妈   人生   个性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