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一巴掌下去,孩子没了


昨天晚上,我在陪孩子写作业,侄女突然打电话给我,哇哇大哭:


“小姨,救我!我妈说要打死我,赶我出去不要我了,怎么办啊?”


生怕出什么事,我连忙打电话给我姐。


“真是气死我了,眼看快开学了,让她在最后一周赶紧把作业写了,今天不能玩手机。


她倒好,竟然一天时间只写了几个字,还跟我撒谎说写完了,我不打她一顿,她能长记性吗?”


我姐气急败坏地诉说着。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最后,经过一番劝阻,母女俩最后答应和好。


欣慰之余,我不免沉思起来:不是每个犯错的孩子,最后都能如此幸运。


陕西一名8岁的女孩,在吃了一袋泡椒风爪后说头晕想吐,家人迅速把孩子送去医院,结果却是救治无效身亡。


家人都怀疑孩子的死与“凤爪”有关,但尸检报告出来后,女孩的父母震惊不已。


孩子的死,与凤爪无关,罪魁祸首竟是因为妈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打孩子后脑勺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原来,事发当天,妈妈在检查8岁女儿的作业时,发现女儿做错了很多地方,一时生气就举起手,朝女儿的后脑勺扇了过去。


没想到,这一巴掌下去,女儿就因颅内挫裂伤,再也救不回来了。


前一秒还在你面前活蹦乱跳的孩子,转眼间便与你阴阳两隔,这心得有多痛啊。


但痛定思痛,我们也需要思考:


孩子犯错后,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该不该打孩子?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孩子该不该打?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说,很多父母信奉孩子该打就打,不打不成器。


但是道理谁都懂,回到现实生活中,打或者不打,简直就是一个难题


遇到孩子犯错时,你想要动手打他吧,又觉得孩子这么小,还不懂事,我们不应该这么冲动、粗鲁地解决问题。


因为虽然知道打孩子不好,但孩子屡教不改啊,真的是欠揍、该揍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所以,并不是我们不想好好沟通,而是在与孩子沟通时,你说一百句也顶不上打一顿效果来得快。


而且,如果孩子犯错,家长不严加管教,让孩子无视规则,无视生命,一味包庇孩子只会让孩子不会反思,小错终有一天会酿成大错。


有时候,教育孩子单靠嘴巴已经不管用了,必要时需要适当的惩罚。


如果孩子的行为触及法律,违反了社会道德,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犹豫不决,请挥起你的手,狠狠地打吧。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图源:电影《你是好孩子》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孩子身上这6个部位,

气到吐血也不要打


李玫瑾教授曾说: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这才是保护他。


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适当惩罚孩子,让孩子升起敬畏之心,这样孩子做事情才有忌惮之心。


教育孩子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遇到孩子犯错,家长生气在所难免。


但是动手打孩子也需要讲究技巧,不能任情绪失控,害了孩子。


还记得有些父母在打孩子时的样子,似乎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的......


孩子不听话,或者犯了错,你或许只是情急之下想教训孩子,可是你却没想到,自己随手的一个动作,竟然也能要了孩子的命。


为人父母,最怕孩子受到伤害,孩子平时轻轻摔一跤,我们都觉得心如刀割,何况是失去孩子的性命?


无数的悲剧告诉我们,孩子身上的这6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1、头部、后脑勺


请记住,孩子的头部和后脑勺一定不要打。


因为孩子年纪小头部功能并未分化完善,头部受到打击时,当时可能看不出来。


但实际上,轻则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重则可引起颅内血肿,孩子会出现头痛、呕吐、恶心甚至昏迷!


如果孩子大脑本身就有潜在病变,即便只是拍打一下后脑勺,也很可能会造成颅内血肿或脑血管破裂,对孩子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


2、拧耳朵


拧耳朵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拧耳朵不但会导致孩子外耳廓拉伤,造成耳朵短暂充血、肿痛、耳软骨损伤,鼓膜穿孔,引发耳廓软骨膜炎,甚至失聪,还会增加孩子患耳廓假性囊肿的几率。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3、扇耳光


手掌扇在孩子脸上的那一刻,或许很解气,但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你无法想象。


孩子的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可能受到损伤,出现穿孔等情况。


如果,损伤到耳膜而家长没有发觉,穿孔的鼓膜,会使中耳与外界相通,会对听力造成一定影响。


此时,还会失去对耳朵保护作用,外界的细菌、异物等都可能经穿孔进入中耳,从而引起感染、流脓等情况,甚至还会引发脑膜炎等疾病。


4、打后背


孩子的脊髓和脊柱发育不够健全,经常打后背,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脊椎损伤。


5、太阳穴


什么,这个也不能戳?是的。


太阳穴的颅骨,是整个头部最薄弱的地方,只有几毫米那样的厚度。


稍有不慎,伤害到太阳穴,就会引发头晕,头痛,会直接伤害到大脑,引起后遗症。


猛戳太阳穴,很容易导致失明。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6、打屁股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认为孩子屁股上肉厚,打几下应该没问题。


但事实上,由于孩子发育不成熟,打屁股造成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严重。


屁股细胞比较丰富,如果下手过重,不仅会出现局部软组织挫伤、出血、血循环不畅,还可能导致肌细胞破裂,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尤其是男孩子,打屁股的危害更大。因为睾丸离小屁股蛋儿很近,很有可能家长在打孩子的时候就伤到了孩子的睾丸。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如何惩罚更有效?


孩子需要管教这件事,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打骂和惩罚的本意,也是出于想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不再犯错,所以很多父母哪怕心疼,也会坚持打。


电视剧《木兰妈妈》中,有个小片段。


小男孩去河边玩,腿上、鞋子上都是水和泥。


妈妈发现后,逮着要逃跑的他,大声斥责:是不是去河边玩了?


男孩生气地回了句:没有。


听见儿子对自己撒谎,妈妈更生气了,也不管周围有没有其他人,抡起巴掌到孩子屁股上就是一顿狂打。


边打边说:我是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到河边玩。万一掉到冰窟里,可怎么办?


妈妈打儿子的背后,其实是满满的关爱和担心。


当然,我不是倡导每次教育孩子都是以打的方式惩罚,惩罚也需要看情况。


教育是一门艺术,除了打骂的方式,家长其实还可选择更有效的方法。


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跑去河边玩水,回来后不愿意承认,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们可以借鉴《非暴力沟通》中的几招,很实用。


1、单独


第一步是不要心急,最好避开众人和亲友,让孩子单独面对教育者。


2、观察


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对方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儿子,妈妈看到你去河边玩水了。”


3、感受


沟通你的感受,从而让对方知道。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我很不高兴,我担心你的安全会出问题。”


4、需要


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平安长大,也希望你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5、请求


把我们的请求明确告知对方,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妈妈允许你玩水,但是以后你想要玩水时,请提前告诉妈妈,好吗?”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而且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孩子就再不会用撒泼解决问题,这远比打骂要有效。


女童头晕送医救治无效身亡: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只是父母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坚定和多一些关心。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爱他,呵护他,重视他,尊重他。


这些都是我们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营养剂”,也是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请记住,无论打骂这种暴力教育方式有多方便快捷,它依然不是上上策。


爱孩子,就别让孩子看到你满口说爱,却面目狰狞的样子。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温柔与爱的包围中,慢慢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鼓膜   父母   耳廓   孩子   太阳穴   后脑勺   女童   头晕   头部   损伤   河边   教育孩子   阴影   暴力   屁股   耳朵   家长   女儿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