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没曾想,一部好莱坞B级片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电影院的信心——三胎家庭生活水深火热,还不敢吱声的《寂静之地2》。

这部只有在电影院看才算完整的恐怖片,很准确地诠释了什么是“电影院电影”。

小荧屏,绝对无法替代。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因为,惊悚恐怖片可是为大银幕和集体观影而生的类型。

《寂静之地》系列是依托“噤声”高概念的“氛围感”惊悚恐怖片,你也可以称之为“体验派”惊悚恐怖片,或者说视听性惊悚恐怖片。

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不属于叙事性惊悚恐怖片(重叙事逻辑而非视听效果)。所以,找叙事逻辑bug的爱好者们,这部电影不适合你们。

《寂静之地》基本上一直在恐怖阈值内,没有智商掉线的生理刺激,更没有恶心人的画面,只是重点突出极致的惊吓氛围感——“我感觉怪物马上就要来了,但不知道是哪一秒”,然后瞬间被“jump scare”(猛然一吓)。那个没有眼睛的怪物,给我吓得一激灵。

很套路,但就是很有效,屡试不爽。

《寂静之地》系列的优点

《寂静之地》系列的第一部用非常简洁高效的视听技巧,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地球遭到不明怪兽的入侵,这种怪兽没有眼睛,却对声音极其敏感。所以,要想活命,就得时刻保持安静,不许出声,任何人只要发出声音,就会被怪兽发现并攻击至死。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全片就是围绕这个高概念展开剧情的。

听着简单,但实际上,这个核心idea可太酷了。

首先,从希区柯克“炸弹理论”讲,这个设定的惊悚恐怖感能持续全片。

“炸弹理论”是希区柯克核心的悬念观。希区柯克认为,要制造悬念感,就要让剧中人与观众所知信息不对等。比如,假设桌子下埋了一颗炸弹,倘若事先不告诉观众,尔后炸弹突然爆炸,带给观众的惊吓,是瞬间的。

若事先早早就告诉观众有炸弹,可剧中角色却不知道。那么,观众会始终提心吊胆,心想炸弹什么时候爆炸,角色什么时候能发现炸弹……由此,无论是悬念也好,制造的恐怖感也好,会非常持久,持续抓住观众。

从这个角度上说,《寂静之地》系列基本上全片都属于“炸弹时间”。

因为怪兽无处不在,且只要你发出声音,它便瞬间向你飞奔而来。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其次,因为“噤声”的概念,让电影角色不得不“屏住呼吸”,对于观众调动观感来说,可以达到同频共振。我毫不怀疑,当影片中角色“屏住呼吸”生怕弄出声响惊动怪兽的时候,观众们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口的。

这就更迫使观众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最后,这个“噤声”设定最牛的,就在于内置了电影本体性的元素。

既然电影中的角色不能出声,首先这必然是一部“过度剥削音效”的电影,极端考验创作者们声音设计的功力。所以,很少见的,听觉设计先行于视觉了。

随之而来的是影片极少的台词。

那这可太考验导演纯粹依靠画面讲故事的能力了。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你设想一下,假如拿掉《唐探3》的台词,它可能就是一串静了音的短视频了;而假如拿掉《你好,李焕英》的台词,那就完全没办法看了,你更不会觉得好笑,因为它喜剧性的制造,主要依靠台词。

但比如《夏洛特烦恼》,抽掉台词,还是可以看的,甚至某些场面是依旧搞笑的。这就是电影感的差别。

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不要再标榜像《完美陌生人》这样的电影有多牛了。我不用看电影,光看外挂字幕,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啊。

回到《寂静之地2》,拿全片最精彩的一场戏——码头戏举例。基里安·墨菲带着聋哑女孩准备去开一只船,却误入了类似渔民的一撮人的圈套中。

整个这一段没有一句台词,没一个字,墨菲与聋哑女孩联合完成了“被诱骗——被围剿——反杀——成功逃脱”的剧情,两人联合反围剿、反杀的戏,全靠眼神交流,最多加了一个“冲”的手语姿势而已。

这个手语姿势也非常有效,除了动作戏,它还附带情感戏,它是墨菲与聋哑女孩两个角色之间关系更进一步的证明。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这种叙事极度简洁、高效,没有台词却将该给的信息都给到,让人看懂,完全用镜头语言交代出所有的剧情。

介绍人物,怎样密谋,怎样反杀,甚至是敌对双方你来我往的对话,都不需要了。事实上,介绍、对话冗余这一叙事弊端,也是近几年国产犯罪片整体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因而,我非常认同影评人大奇特老师的说法,“很多人都在诟病剧情的合理性,但我真的无法拒绝一部以视觉和听觉为设定的影片”。

《寂静之地2》真正的“高概念”之处

《寂静之地》第一部本质上是一部封闭空间电影、密室逃脱电影,讲的是一家人在密闭空间里与怪兽周旋。

到了第二部,终于走出去了,从封闭空间转向了外部世界,有新势力介入了。

因而,电影也开启了并行叙事,起先有两条叙事线:一条是艾米莉·布朗特饰演的母亲,带着儿子和婴儿躲进密封仓里避险;另一条线是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幸存者带着女孩外出,寻找其他可能性。

其实随着剧情推进,到第三幕时,电影已经裂变成三条线的平行剪辑:母亲单线、儿子+婴儿原地待守、墨菲+女孩去小岛。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平行剪辑,是这个系列电影技术性上的“高概念”。

你会发现,这种平行剪辑流畅、丝滑,且能量被放大。

三条线上的主角遭遇困境时,你的不安会放大,突破困境时,你的喜悦又会放大。

或者说,平行剪辑就是这个系列的“高概念”母题电影技法。平行剪辑造成陷入困境时,恐惧感1+1>2,反杀突围时,喜悦感也1+1>2。

就主题和内容而言,《寂静之地》系列也作出了突破。

以往的常规恐怖片、惊悚片,甚至是灾难片,尤其是在“末世”设定之下的,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叙事——老弱病残孕幼,首先被拉来解决掉(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逻辑)。

干掉他们因为他们耽误事儿,更因为要留存下人类的强者。

一部只允许生力军进入地下城的《流浪地球》,得了病的、没社会关系的,都进不了,电影照样卖了46亿,它不容许你细想这背后的逻辑。

《寂静之地》系列是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逻辑的。

如果说,第一部本质上是母亲拯救全家的故事;那么第二部,便是孩子拯救大家的故事。

第一部是女性力量。这其实在恐怖惊悚片里屡见不鲜,因为恐怖惊悚片能活到最后的往往都是女性。(当然,这是另一个有趣的问题)。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第二部是孩童的力量。最后两个孩子,在平行剪辑下,用同样瘦小的身躯,坚韧的眼神,淡定地走向怪兽,同步爆发,真的挺燃的。小男孩的情节设计还可以单独说一下,在母亲外出时刻,小男孩负担了照顾婴儿的责任,这也是促使他结尾成长的关键性情节。

更进一步说,第一部的艾米莉·布朗特还有个关键的孕妇身份,而第二部中的重点人物聋哑女儿,还有个关键的残疾人身份,这样安排的用意,一目了然了。

总是让大人带小孩也没意思,偶尔也让小孩带带大人嘛,何况女儿不就是另一部恐怖片中的布朗特吗?

所以,《寂静之地》系列是老弱病残孕幼拯救世界的故事。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这是它主题上的“高概念”之处。

当然了,第二部虽然走向了外部世界,有岛民的融入,但却没有真正打开格局。其实他们并没有拯救世界,整个拯救的叙事,总体上还是针对布朗特一家而言的。这也是这个系列被吐槽格局小,缺乏人文内涵,缺乏更深刻的人性反思云云的原因。

第二部的格局问题更明显,至少得救救岛上的居民啊。

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为了“失落的类型”?

如上,尽管《寂静之地》系列叙事bug容易找到,且格局也不大,但我依然认为这是值得中国惊悚恐怖片,甚至说中国的类型片、商业片创作者,拿来认真研究、总结参照的一个案例。

惊悚恐怖电影的制作成本通常比其他类型的电影要低很多,且一旦成功,投资回报比非常之大。比如前几年的《逃出绝命镇》,450万美元制作成本,全球获得了2.5亿美元票房;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逃出绝命镇》

再如一部知名度没那么高的例子,《遗传厄运》制作成本为1000万美元,但票房约8000万美元。

现在的《寂静之地2》,北美上映3天就刷新了诺兰《信条》的票房。

总之,这个系列以不到2000万美元的成本换来近2亿北美票房,同时在北美各大重要平台的口碑还不赖。

反思这个系列带给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其实就是技术流、务实。

这就要回到一个词上讲起——套路。

无论是惊悚恐怖,还是商业片,都要讲究类型成规,这种成规可以被调侃/贬称为套路。但是我们不能小瞧套路。

情节上众所周知的固定套路,对于类型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类型片体系里讨论的套路,本身是没有褒贬可言的,它只是一种跟观众高效沟通的方式,让观众高效的接收到你的信息。

因为,这些套路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良策,可以帮助剧情更加清晰,以及激发观众的兴趣。

回到中国的惊悚恐怖类型片,这个类型的确萎靡了许久。能记得起来,且品质还不错的,大概就是陈正道的《催眠大师》了,那可是7年前的电影。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同一年上映的,还有一部《京城81号》。再往前追溯,就要数到杨幂曾经的代表作《孤岛惊魂》(2011)了。

1990年代中国电影界出了一位个性十足的阿甘导演,他拍出了大量的恐怖电影,代表作是《古镜怪谈》《闪灵凶猛》《凶宅幽灵》《天黑请闭眼》四部。这些影片质量一般,就艺术特色来说并没有给恐怖电影类型带来长足的发展,但取得的商业回报还不错。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古镜怪谈》

在整个华语的体系内,有两拨创作者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其一是导演彭顺、彭发,他们的代表作是各种不同版本的“见鬼”系列,属于“体验派”,更重视听,营造恐怖惊悚感。现在他们去搞犯罪片了,上一部作品是《巨额来电》。

其二也是来自香港的彭浩翔,走的是“社会派”惊悚恐怖的路线,典型的代表作是《维多利亚一号》。这部影片的恐怖叙事建立在楼价暴涨而买房难的困境上——一位银行话务员想买一套可以看见大海的房子,于是她最终想到不断制造谋杀,使维多利亚一号变成凶宅,就会低价出售了。这里的批判力度,是很辛辣的。

华语惊悚恐怖片为何归于沉寂了?

首先是大环境的限制。民间文化作为恐怖电影最重要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比如很多经典的神怪、志怪文化遗产,像《搜神记》《聊斋志异》没办法利用。

毕竟,大环境要求,“子不语怪力乱神”。

所以你会发现,此前大多数国产惊悚恐怖片,翻来覆去只能写梦、写潜意识、写人格分裂,比如《催眠大师》《京城81号》,全片的故事最后全归为主角的脑洞。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严格控制自己的惊悚恐怖产出,但美、日、韩、泰大量恐怖电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这让中国本土恐怖片的创作愈发缩手缩脚、举步维艰。

其次,从创作能力和类型发展上看,是叙事工艺的问题。

恐怖氛围的营造,是恐怖电影区别于其它电影类型的最主要特征,良好的恐怖视听效果是一部恐怖电影成功的关键。

但2010年前后出现的一波惊悚恐怖片,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弱。更多并非是技巧上的视听氛围建构,而是直白地让观众产生生理恶心。

造成了中国的恐怖片很搞笑,喜剧片很恐怖的局面。

当然,这个叙事工艺的问题,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惊悚、恐怖类型中,整个电影产业金字塔的中层都存在这个问题。

比如,张艺谋的《悬崖之上》,在谍战这个类型中,是不错的作品。

但你对比韩国的《暗杀》《密探》《柏林》,你会忽然越想越难过。

越想越难过,惊悚恐怖片在中国为何成了“失落的类型”?

《暗杀》

韩国金字塔中段层级的、记不住名字的、二三流导演,拍一部类型片,会比我们最顶端最有名的导演要更好看更完善。

你看看别人怎么用全智贤的,再对比下刘浩存。类型片和文艺片不同,明星策略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惊悚恐怖电影常常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焦虑,它的重要职能就是宣泄、治疗现实中人们各种文化焦虑。惊悚恐怖电影是反映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一面镜子,电影中的恐怖内容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有密切联系,这些内容是欲望,也会是禁忌,有反思,也有担忧。

希望主流文化能给予恐怖电影更多的宽容。毕竟我们的大银幕上不能只有喜剧,只有欢笑,要有爱,更要有怕。

【文/洛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恐怖片   中国   类型   全片   恐怖电影   套路   剪辑   炸弹   台词   寂静   观众   角色   恐怖   系列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