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来了。


一个定档日期,一支定档预告。


激起刷屏式讨论,骚动整个电影圈。


各大社交平台,网友们的反应出奇一致:


有人第一时间把上映日期刻在脑海里。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预定一张电影票。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更多人,则预见了正片上映后,破防哭泣的自己。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期待。


什么电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说出片名,你一定叹服——


《中国医生》

深深记得,早在今年3月,就曾传出“《中国医生》将在五一档上映”的消息。


说来有点惭愧,当时,一向火眼金睛耳聪目明的院长我,也差点信了……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显然,在这桩“乌龙定档”背后,是无数观众的翘首以盼。


一方面,盼的是强大的主创阵容带来一部真正好看的超级大片。


《中国医生》保留了《中国机长》的大部分班底。除了导演刘伟强,主演张涵予和袁泉再次共挑大梁。


两张定档海报上,张涵予手握对讲机,目光坚毅,领衔一众男演员——


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耿乐、冯绍峰、张颂文......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袁泉身穿厚厚的防护服,满脸疲惫,眼神坚定,身后是一众女演员——


周也、冯文娟、梅婷、宋佳、俞飞鸿、周笔畅、张子枫、佟丽娅......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有戏骨,有新生代实力派,卡司之豪华不言而喻。


但作为观众,更吸引我的、更期盼看到的另一方面,是电影的真实质感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对于电影来说,这八个字无异于一枚情感炸弹。


更何况,当下,还有哪件事,真得过、近得过我们眼前正在经历的疫情?


只是一瞥,许多记忆便海啸般奔涌而来:


医护们脸上清晰可见的勒痕和压伤,几乎所有人目光里凝结的凝重,疫情肆虐时的紧张氛围……


静态的海报竟有种动态的呼吸感,能够轻易牵动我们的心跳。


也许,抗疫题材,无需眼花缭乱的大片技法。


做到一个“真”字,便是赢了。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眼”技之真


《中国医生》,考验“眼”技。


它将镜头对准金银潭医院这个疫情最初的“风暴眼”。


医院场景有限,演员大部分时候要戴着口罩,部分演员还被防护服裹得难以动弹。


所以,眼神成为了表演最重要的出口。


只有对角色拥有强烈的信念感,才能在层层束缚下,将情感传递出来。


于是在预告里,我们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眼神杀”——


朱亚文自我怀疑的眼神。


眼睁睁看着病人抢救无效死亡,陶峻开始怀疑自己。


“我到底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医生?”此时这句画外音,是全体医务人员最伤痛的心声。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李晨无能为力的眼神。


面对源源不断的病人和紧缺的医疗资源,吴晨光倚在战友肩膀痛哭:


“我想救,但是救不过来。”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易烊千玺无措而探究的眼神。


眼看前辈和同事们在新型病毒面前束手无策,住院医生杨小羊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但他想做些什么。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周也决绝的眼神。


面对病毒肆虐,身怀六甲的年轻妈妈小文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欧豪被击溃防线的眼神。


得知自己被感染,帮武汉市民送药送物资的外卖小哥金仔,无法接受事实。


一直勉力支撑的热血男儿,哀嚎着流下热泪。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张天爱不忍心的眼神。


望着乌泱泱赶来求救的普通民众,在医院已经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她也无法对他们置之不理。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哪怕静态的剧照里,瞬间凝固的眼神也照样抓人。


俞飞鸿饰演的武汉市民林中路,正在焦急地等待电话那头的声音。


家人有紧急状况被困家中,还是重要的人失去了联络?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宋佳扮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盈盈含泪,似乎心有不忍。


是产妇、婴儿的救治情况不乐观,还是自己的病人正面临艰难的生命抉择?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不管资深演员还是年轻演员,全都入戏了。


短短一两秒,就能勾起我们对他们身份和处境的好奇。


哪怕不知晓每个角色更多的故事设定,对他们眼里流露出的情绪,我们也可以感同身受。


在庞大的人物群像里,张涵予和袁泉就是那个定海神针。


院长张竞予,有魄力、有脾气。


手下的兵士气低迷,他拍案而起:“我最看不上那些遇到点挫折就丧志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


最初乱成一锅粥的医院里,有他的一腔热血,才得以稳定军心。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从死神手上抢命的人。


“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


在最重的救治任务面前,要有精湛技术,要有悲悯之心,还要有一颗不被死亡数字挫败的强大心脏。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两人一刚一柔的眼神,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医者仁心”。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群像之真


金银潭医院,这个曾默默无闻的名字,在2020年年初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作为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它是最早打响中国抗疫之战的地方。


从首批接收的7位病人,直到疫情爆发期对新冠病人应收尽收。


金银潭医院顶住巨大压力、超负荷运转,为援鄂医疗队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


抗疫攻坚期,电视上一次次出现的“金银潭医院”红色字标,已经成为了共同的国民记忆。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灯火通明、昼夜无休


身处风暴之中,那时的金银潭医院究竟发生了什么?


武汉解封后,《中国医生》的创作小组第一时间进入武汉走访医院收集资料。


在真实的调研基础上,请抗疫医生担任顾问,电影呈现了几可乱真的急救现场。


拥挤混乱的医院里,袁泉、朱亚文等饰演的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从病魔手中“抢人”,进行着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专业操作。


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扶危渡厄、冲锋在前”的医者担当。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预告中有一幕,我看得鼻子一酸。


病床上,有个老年患者没救过来。


朱亚文饰演的陶峻医生,听到了“死亡宣告”后并未停下,继续给死者进行心肺复苏。


主任和同事默默看着,有人不忍地低下了头。


直到再没任何力气,陶峻才接受自己无力回天的现实。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这一幕的无力和揪心,经过了这次疫情,我们才更加懂得。


哪怕见证了无数次死亡,一个生命的逝去对于医者而言仍然是巨大的遗憾和打击。


电影也没有避开疫情爆发初期的矛盾和混乱。


一开始,所有人都是懵的。


医生连插管都不敢,面对病人无从下手。


随着入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疗负担越来越重,连ICU都会停电。


恐惧加剧了医患矛盾,医院被指责“见死不救”。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连院长也被愤怒的家属捶倒在地。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但,即使在如此困难、如此苦不堪言的情况下,金银潭医院依然顶住了压力。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医院将办公室改造成ICU。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更做出了紧急布置腾退病房收治新冠病人的决定。


正是有这份医者担当,我们才有可能看到疫情的转折点。


那些稚嫩的儿童画、信件和爱心,与最初的矛盾与混乱形成鲜明反差。


这说明,医护人员的坚守与付出,最终迎来了人们的理解和敬意。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预告里,热血动员的院领导,一个个站起来自愿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方舱医院里跳舞的护士,颤巍巍向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致意的病人......


越看他们,越觉得熟悉。


因为每个人,都能在我们的记忆里找到对应。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除了医患人员,电影里还出现了医患家属、外卖小哥、普通市民等各个群体。


他们一起组成了人间百态的抗疫众生相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张子枫饰演病患家属


空旷的街道上,只有救护车还在穿行。


防疫人员,奔波在居民楼间排查疑似感染者。


男女老少,在一排排白色防线下有序转移。


一开始,所有人都被席卷其中,后来,为了保护这座城市,所有人都加入其中。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原型之真


张涵予扮演的人物原型,是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为了抗疫,他拖着身患渐冻症的病体奔波在第一线。


妻子感染了,他也没法分身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带领全院职工救治病患多达2800多名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张定宇的事迹被报道后,很多人都被打动得落泪。


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被授予“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


接到这个角色后,张涵予特意去武汉跟张定宇相处了几天,跟他一起查房,体验医生的工作。


为了贴近原型,张涵予保留了张定宇的火爆脾气和爱憎分明的个性。


考虑到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张涵予在表演时特别注重走路的身体姿态。


所有这些细节的把握,都是为了把医务工作者更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每个角色,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或者,是很多人的浓缩。


李晨饰演的吴晨光,是一名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


2020年大年初一凌晨0时1分,吴晨光的原型人物和他的战友们,从上海出发,驰援武汉。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原型之一是来自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桑岭医生。


疫情最严重时,他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76个日夜,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英雄,
“我只是一个去了武汉出差的大夫”


张天爱和李沁继《中国机长》的空中姐妹花之后,这次又扮演了一对方舱医院的护士姐妹花。


一群看不清脸,在写着自己名字的防护服下起舞的护士,真实得像新闻上的画面。


她们年轻、乐观、任劳任怨,是援鄂的基层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一道缩影。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在4.2万的援鄂医务工作者中,有2.8万女性,占医疗队整体人数的三分之二。”


她们承担了最累最苦的工作,有着不输男性的抗压能力和献身精神。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中,任谁都无法忽视这股女性力量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越贴近原型、越身临其境,演员们越体会到自己的有限。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全身湿透。


而现实中,医生们要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他们还要时刻面对紧急情况、保持头脑清醒。


下的每一个判断,都会影响到一条人命。


像李晨说的那样,医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打击,并非是现场的演员可以完全感同身受的。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袁泉为了贴近一线医护的真实工作状态,拒绝化妆。


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让她的脸上布满伤痕,皮肤被汗水泡到发白。


为了拍摄一场重头戏,她曾经连续穿了8个小时的防护服。


每演完一场戏,她都累到满脸倦容。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袁泉说,只有当自己疲惫不堪的时候,才觉得跟她们接近了一点点。


但她自知,只有努力去接近、再接近。


“还原,是不可能的。”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无论怎么努力,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当演员有这份敬畏心,说明他们是真的动情了。


当初,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坐着火车餐车赶赴武汉的照片,博纳总裁于冬就已经决定要创作这部《中国医生》。


这股创作冲动,同样是被感动后的真情使然。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他们不仅是创作者,更是和我们一样的疫情亲历者,以及这场抗疫之战的见证者。


面对这样的作品,谁都无法不真情实感


去年冬天的记忆,仍在持续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还有一些伤痛,尚未消退殆尽。


还有一声感谢,尚未郑重表达。


我们需要《中国医生》这样的真诚之作,帮助我们纪录、致敬,以及抒怀。


都说“医者仁心”,和平时代只觉得这是一句理所当然的标语。


经历过才懂得,这份付出有多沉甸甸。


7月9日,是时候向他们郑重地说一句:


感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没有人能拒绝这「国产大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仁心   小哥   医疗队   医者   防护服   武汉   疫情   原型   中国   金银   病人   大片   眼神   演员   医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