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来了,《长津湖》终于来了。

从八月到九月,很多人都在盼望着盼望着。

就连八百年不看一场电影的老父亲,也点名要看《长津湖》了。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昨日首映票房破了2亿,足以证明它众望所归下的号召力。

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大导演共拍一部电影,所以看《长津湖》还有一个乐趣——总按捺不住地想要分辨哪个段落出自哪位导演之手。

《长津湖》覆盖了上、中、底层,分别对应着战略、战术和战斗的部分,同时也有国际形势和美军视角,结构宏大、复杂、立体。

上的部分,能快速标识出“家国”概念,以及像江南、长城、少年成长,这几个关键词,非常像出自陈凯歌导演的手笔;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中、底层的部分,即战略和战术的部分,无论是美军舰队出海,总攻大场面,还是遭遇战肉搏的动作设计,都像出自林超贤之手。而对多方力量的调度与安排,对道具的利用,各种不同手法的“借地势”,以及雪山、夜景、帐篷、茅屋等各种不同肌理的“夜战美学”,都像是徐克导演之所长。

当然,以上都是笔者自己推测的。

此外,你会发现,这部电影里没有女性主演。

传统战争片中往往会捎带着的感情戏,《长津湖》彻底省了。好不容易妹子扔给伍万里(易烊千玺 饰)一条红围脖,还被伍千里(吴京 饰)以会暴露为由,给扔了。

谈抗美援朝就必谈长津湖,谈长津湖就必然悲壮惨烈。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因为长津湖战役的牺牲,无疑是巨大的。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参战的九兵团战斗减员19202人,冻伤28954人,共减员48156人,整个长津湖作战损失兵力达兵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即便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亦有战斗减员4418人,冻伤减员7313人。

这种数据呈现的悲惨壮烈,仍感苍白,但影像给了我们3小时充沛可感的视觉冲击。

看过的人都说,出了影院对当下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

新主流大片4.0,制作上的升级迭代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战争戏,是《长津湖》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看点。

漫漫长夜里,火力轰炸此起彼伏,血肉横飞、极尽惨烈之能事。

《长津湖》在技术层面达到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水平。

首先是时长和体量。

与常规电影相比,《长津湖》近三个小时的长度确实是挑战极限,但战争的体量也在那儿,需要一定篇幅和规模,才能够展现出战役的全过程和多面性。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长津湖》以入朝遇袭、遭遇战、长津湖大战的三幕式展开,剧情推进富有层次感。影片重点刻画的其实是两场大战,前三分之一是“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在敌机的炮轰下给司令部送电台的行动线。

而另一场大战,就是后三分之一的长津湖战役总攻。中间穿插的,是遭遇战。三场战斗戏份中,遇袭的长镜头、遭遇战的多视点切换、长津湖大战的快速剪辑,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气氛效果。

《长津湖》中有宏大震撼的大场面。

比如,乱石阵中,战士们遭遇空中侦察,被残忍扫射。敌机轰鸣而来,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战士们只能一动不动地装死躲避,逼迫感极强,瞬间将观众拉回到现场。

以及结尾发动的总攻,堪称目前国产战争场面的天花板。气势宏伟,战斗细节表现丰富,大量手持摄影和快节奏剪辑营造出极强的临场感。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而更让人心灵震颤的,是惨烈的近身肉搏战。

电影中几处近身肉搏,让人非常窒息。吴京、易烊千玺、李晨和段奕宏饰演的角色,分别在前后段落中,与美军短兵相接,展开近身肉搏。肉搏中的局势瞬息万变,需要反应敏捷、借道具,更需要战友打配合。视听上,晃动的跟拍镜头,多角度镜头选择,凌厉的剪辑,将肉搏撕扯的窒息感数倍放大。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这种观影体验上难捱的感觉,让我们懂了“战争的真实”。

战争片是重工业电影类型,是考验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综合水平的重要类型。

堪称中国电影圈顶配的《长津湖》,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成本最大、制作规模最大、战争场面最大的电影,对我国战争电影类型拓展和电影工业升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比于我们此前总结的《我和我的祖国》这类大体量拼盘式制片模式和体量,《长津湖》作为传统的重大题材主旋律影片,借用新军事动作片的拍法,以及A级体量的制片实践,让新主流大片走到了4.0阶段。

成长型少年与“钢少气多”的群像人物

《长津湖》宏大叙事方面的输出非常充分,而个人叙事的调剂和人物群像,保证了应有的“软化”。

影片不是简单地表现战争,同样也塑造了一群鲜活而具体的人,最为成功的是塑造出了伍千里、伍万里、谈子为、梅生、余从戎、雷睢生、平河等穿插七连的集体英雄群像。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吴京饰演的七连连长伍千里,是全片的灵魂人物,全能型战士,是七连的主心骨;朱亚文扮演的指导员梅生,颇有文化气质,儒雅又严厉,他爱女儿,自学英语,他那句“watch out”是出奇制胜的一个小妙招,但同时他也有过硬的军事技能。

李晨饰演的是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性格开朗,可以看作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代言;韩东君扮演的平河,则是七连神枪手,人狠话不多,平时沉默,作战时却非常凶狠;胡军扮演的炮排排长雷睢生,是连队里的老父亲。

当然,电影第一主角,还是易烊千玺所饰演的伍万里。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19岁的伍万里,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历程,是整部电影最清晰的一条主线。伍万里有着影片中最完整的人物弧光和成长曲线,是带领观众“进入”战争的“眼睛”。

登场之初,伍万里只是一个江边的野孩子;入伍之初,他又急不可耐地想证明自己而不得;战争之初,乱石阵中,战士们遭遇空中侦察,刚交的朋友在他旁边被打成筛子,他被血腥与残酷所震慑;而战争之中,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他终于开出了一枪,这是成长最关键的一步。最后,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懂得了这个身份对自己的意义,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荣耀。

我们对国产战争/军事动作片还可以有什么期待?

相信看过《长津湖》的观众,大家最能接收到的,便是“意志的较量”。

两军对垒,装备天差地别——美军用的是性能优越的武器,穿得暖,物资充足;我方还用着“万国造”枪支,穿单衣,吃的是冻土豆,没有空中支援,没有后勤补给。

我军采用白天隐藏、夜晚行军的策略,灵活作战,最底层的战术逻辑就是“不要命”。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可是,最先气急败坏的是美军——“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从天而降吗?”

所以,影片最后的惊鸿一瞥,我们看到了最为悲壮的画面——美军撤退途中,看到路边的中国战士们,伏击在大雪中,仍然保持着一动不动的战斗姿势。

经过3小时惨烈的视觉累积,再看到“冰雕连”的那一幕,强情绪超乎想象。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时过境迁,主旋律换了打法,每个时代都有主旋律,每一个时代的电影人拍出来的主旋律也都不一样。

现在,再也不会出现,敌军狰狞狡诈,我军将领运筹帷幄,战士与爱人生离死别这样的陈旧套路了。

除了制作体量的迭代升级,作为国产战争/军事动作片的类型,《长津湖》有了一个相当程度的进化。

之前国产战争/军事动作片往往重视“说什么”,而当下国产战争/军事动作片则更为重视“怎么说”。

即如何最高效地设置观众易于理解、易于体验的模式。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所以这类影片会为对抗起因设置一个合理化、正义化的阐释路径。比如《长津湖》就将主题收紧到了“保家卫国”上,为叙事情节设定了非常简单直给的“伦理依据”。

同时,电影主体情节的展开,也是进阶的“叙事通关”,比如入朝遇袭、遭遇战、长津湖大战,这种层层推进的模式。

另外,极具视觉冲击的暴力奇观,更加升级了。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残肢断臂、烧焦炭化的尸体、嘶喊狂奔的士兵……与这些视觉元素匹配的是中国新战争/军事动作片战争空间奇观化的表现手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更追求动作性,近身沉浸感更强了。

非常注重表现动作的“非常态化”。比如重武器对决的非常态化,如《长津湖》中几次坦克大战;以及搏击动作的非常态化、搏击环境的非常态化、搏击对象的非常态化......这一点上,片中几处典型的肉搏战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了。

在传统的战争/军事动作片中,战争场面大部分还是突出其场面的壮观,重点是表现大战役下摧枯拉朽地战胜敌军的豪情。

在《长津湖》如此宏大复杂立体的结构中,我们发现它更放大和凸显了近身压迫感。

《长津湖》:新主流大片的天花板?

那么,现在的新主流大片,跟我们电影的理想在同一个维度吗?

坦白说,还是有偏离的。

“新主流大片”进化到《长津湖》的4.0版本,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隐与显、表与里的问题。

当主流价值观传达已成为共识,那么也对价值观内在的层次性、丰富性,以及叙事视听的层次与节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说,支撑这种“表面张力”的“内在充盈度”还要加强。

目前来看,文戏上、内涵表达上还是收得太紧,信息量太小了。

当然,这是出于多方考量的决定,我们非常理解。但还是希望,能在这一方面尝试去做一些努力,而不是直接舍弃。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看《长津湖》前少喝水。还有,最好不要带小孩子去看了哈。

【文/洛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主流   肉搏战   体量   群像   遭遇战   常态   动作片   主旋律   惨烈   天花板   宏大   美军   大片   影片   战争   军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