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好久没看过这么尴尬的社交场面了。


“极易害羞”毛不易跟“被动社交”陈飞宇初次见面,为我们上演了教科书式社恐交流现场


第一步,找话题。


-“你瘦了好多呀。”


-“是吗?”


-“真的瘦了。”


-“你也很瘦。”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第二步,场面话。


-“出新歌了呀?”


-“嗯,到时候要听一听。”


-“期待,期待,期待。”


-“好呀。”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第三步,直接笑场。


陈飞宇忍不住戳穿:“你是不是不经常做这种节目?”


问得毛不易战术性微笑、转头。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这没话找话、话说了但没完全说的尴尬氛围,本院已经自动脑补一个乌鸦飞过的后期了。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换成综艺老江湖杨迪来呢?


进门一见到前辈阿雅,热情洋溢打招呼,自报迷弟身份,话没说几句已经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连轴工作十几个小时后,还能攒好局,带着阿雅去玩密室逃脱。


精力之充沛,待人之亲切,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传说中的社交牛逼症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还有姐系发言圈粉无数的陶虹


当她遇到火爆全网的哲学教授刘擎,一点不怵。


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最后交友在高雅的契诃夫戏剧中落幕。


不仅举止涵养尽量让对方愉悦,还从彼此身上学到东西。


简直就是得体社交天花板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每一对明星的相处,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交状态。


其中那些尴尬、无聊、放空的时刻,也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一开始,院长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节目咋谁都请?啥都拍?


全程看下来,却越琢磨越有意思——


《仅三天可见2》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第一季里,姜思达用他的敏感和主观,一步步逼近明星某个真实的侧面:


综艺一姐谢娜在烟花绽放的背景声中回忆艰难往事而落泪,于正在游乐场的尴尬和笨拙打破了他时刻处于绝对控制的状态,周一围在舆论中心用不解释的姿态达到了自我诠释的效果......


三天之内,我们足以看到他们的哪一层?


明星采访从未如此充满悬念。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到了第二季,冒险升级。


不设主持人,换成明星与明星直接对话。


明星不再是被动的采访与观察对象,他们也主动追问,对别人好奇。


双方的社交能进行到哪一层,全靠彼此的身份、个性以及磁场决定。


两季以来,我一直被这档节目的概念所吸引:明星社交实验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它介乎纪录片和真人秀之间。


与同类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呈现了实验的真实性和不确定性


当你了解如今采访一个明星有多难,也就知道真实性有多可贵。


不断放大的解读,加上不断收紧的舆论,使得记者能问的问题越来越少,明星说话也越来越小心。


敏感又真性情的毛不易,早就察觉到了这一点。


一场访问里,明星只是枯燥地重复,记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观众听着也觉得无趣。


“其实这个现象,对大家来说都不舒服。”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跟陈飞宇相处时,毛不易就说,从他脸上经常看到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


这种表情在年轻艺人尤其是偶像脸上十分常见,因为这几乎是被这个圈子规训的必然结果。


当被无数人拿着放大镜检查一言一行,还有谁愿意冒险做自己呢?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白敬亭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节目里,当他准备像学生那样,去听一堂导演吕行的表演课。


谁料,课上学生不断拍照的动作,课后无数粉丝的围追堵截,一下子就把他拽出了这种状态。

特殊的身份,让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面,长期被压抑。


站在聚光灯下越久,白敬亭也会产生迷惑:


到底公众印象上的白敬亭是我自己,还是发小眼中的我是我自己?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当看到白敬亭回老家抱着朋友的孩子,流露出对结婚生子的向往时: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陈飞宇聊到爱情话题及时踩住刹车,被毛不易快人快语劝诫“艺人不是僧人”时: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仅三天可见2》的真诚,才显得尤为可贵。


毛不易反思道,艺人的公开表达走到如今的怪像,“我们参与其中的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责任。”


无力的是,谁也没有办法单独做出改变。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我想,这或许就是这档社交实验的存在意义——


在千篇一律的明星表达里努力去掏出一点真


以及允许社交实验「失败」的不确定性


大千世界,有不同的人,就有独一无二的社交状态。


杨迪式社交牛逼症不是标准答案,毛不易式社恐也不是反面案例。


它们只是两种不同个性、两种不同化学反应的忠实呈现。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没有主持人引导、不设交谈的主题,将主动权完全交还给明星。


这种开放的交流,是一种冒险,同时又给了我们更多耐嚼的细节。


就说陶虹和刘擎这组中年得体社交,不是没有尴尬的时刻。


因为怕陶虹无聊,又怕自己没有体现出价值,刘擎只要跟陶虹在一起就疯狂输出哲学名词和名人名言。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陶虹一边认真倾听以示尊重,同时会用开玩笑的方式提醒教授放松一些:


“您别一看见我就跟有输出的任务似的。”


爽朗的笑声缓解了刘擎的尴尬,也恰当地传达了自己的立场。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当女演员遇上学者,前者肯定是被凸显得浅薄无知的那个?


陶虹就不。


不懂的领域,她有办法从常识的角度搭上话。


而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她能清楚指出对方的学究思维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到了最后的排戏环节,反而是女演员的智识让教授叹服。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因为徐峥的缘故,陶虹结识了不少上海文化名流。


坐在一群侃侃而谈的男性中间,陶虹并不是玩手机、埋头吃饭的那个。


她有能力理解,也有能力对话。


老友打趣她:尼采跟她聊,最后肯定是尼采哑口无言。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陶虹完全打破了大众对一个女演员的“花瓶”想象。


她和刘擎的三天相处,也让人感受到一个具体的女性和一个抽象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碰撞。


即使从毛不易和陈飞宇还未完全打开的社交状态里,也能品读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魅力


从《消愁》一炮而红,到每首歌都能戳中大众共鸣。


做过护士、长相普通的毛不易,他的成名无疑是娱乐圈的庶民的胜利。


相较之下,生在电影世家、觉得“帅特简单”的陈飞宇,则是这个世界的另一种存在。


这位00后新晋小生,人生目前最大的苦恼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家人。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而毛不易的人生苦恼,显然无法用一件具体的事概括。


那些千愁百绪,都化作了歌词里的戳人句子。


就比如《一荤一素》,写的是妈妈去世前对自己的牵挂。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如果说陈飞宇是太阳下明媚的忧伤, 毛不易则早已消化过生活的苦。


即使成为明星后也没有被这个五光十色的圈子同化。


当听到艺人抱怨没有周围的朋友自由时,他内心会衡量:“这些人不是大多数的老百姓。”


言下之意,看看大多数人的日子,他们的抱怨大可不必。


两个明星一桌之隔,但他们的出身和经历,已经决定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不同。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毛不易和陈飞宇的关系,十分具有当下年轻人的代表性——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社交软件看似让社交变得更加方便了,但是它真的让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节目开头,是毛不易正在录制新歌。


歌词就有这么一段:


奇怪的是,躺在通讯录里的人每天都在增多。


大部分的人,也许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正中当下人际交往的痛点:


社交变得更容易了,深交却变得更难了。


正如节目的设定一样,三天足以让两个人互相认识吗?足以让两个人成为朋友吗?


这个概率是极低的。


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社交实验?


我想它除了记录不同人的社交状态,看到个体的不同生命经验。


还让我们明白社交的根本意义——通过认识他人,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杨迪和阿雅表面上看起来毫无交集,俩人的经历却形成了有意思的参照。


同为燃烧自己、快乐他人的谐星,通告狂人杨迪让阿雅看到了昨天的自己。


卖命得像只停不下来的陀螺,只是因为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工作机会。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直到父亲去世,阿雅整整哭了三天,她才意识到,自己心里有一个巨大的窟窿从没被好好正视过。


于是06年,正值事业巅峰期的她,放下一切去国外游学。


这次游学,让她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谁能想到那个唱着《锉冰进行曲》的疯女孩后来会做出一档档深度人文综艺呢?


杨迪也曾因为工作错过了与外婆的告别,并因为工作正面临着与十几年恋人的感情危机。


跟阿雅的三天可见,看到她如今浑身散发的松弛和温度。


杨迪明白,自己是该好好考虑人生这道选择题了。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反思的不仅是参与节目的明星,甚至是节目本身。


你能看见哪档节目竟公然“我吐槽我自己”?


“这种节目为什么要被做出来?它有什么意义?它是不是应该被废除?“


这么「尬」的场面,居然没剪?


借刘擎之口,《仅三天可见2》也在不断追问和反思自身。


它让我们看到火花四溅,也保留尴尬瞬间,有人类高质量谈话,也有漫无目的的闲话家常。


让千人千面的社交状态,牵引着我们自己去寻找社交的乐趣和意义。


不站在任何制高点的反上帝视角,反而让它从同类节目里跳脱出来。


诚实得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尼采   大众   这个世界   社交   艺人   场面   尴尬   采访   教授   意义   身份   状态   节目   明星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