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00块钱,他们把10岁的儿子送进派出所,对此你们怎么看?


为了100块钱,他们把10岁的儿子送进派出所,对此你们怎么看?


最近新闻在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十多岁的儿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因为儿子为了去同学家玩,偷拿父母100块钱。

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男孩认识到错误向父母道歉,并将剩余的50元归还。

同时,民警对两位家长也进行了教育,应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不应让孩子害怕警察。


为了100块钱,他们把10岁的儿子送进派出所,对此你们怎么看?


对于家长的做法,网友有赞有弹。

有人认为家长行为过激,自己教育不好,就推给警察,完全没有考虑对孩子的影响。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家长的做法没毛病,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偷100块不送去警察局,难道要看着他长大后偷了100万被抓去警察局吗?

既然家长的教育换不来孩子的正确三观,不如通过法律的震慑力,让孩子走上正途。


为了100块钱,他们把10岁的儿子送进派出所,对此你们怎么看?

来自网友评论


表面上看,这对父母是大义灭亲,通过司法干预来让孩子迷途知返。
但实际上,他们知道,孩子并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最多是被教育一番。
他们主要是想利用警察的威望,来震慑孩子,让他永远不敢再动偷东西的念头。
这种恐吓式的教育,不仅立竿见影,说不定还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日后不管是孩子偷钱,还是调皮捣蛋,父母不用再苦口婆心地劝说,只要一说到送派出所,孩子可能就老实了——因为他知道父母不止是说说而已。
说到底,父母是在利用警察来为自己树立权威,在这场闹剧中,警察更像是一个工具人,一个令孩子乖乖就范的魔术法宝。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此举给孩子身心安全带来的潜在危害。
正如新闻里民警所言,“不应该让孩子害怕警察。”警察本应该是安全感的象征,是孩子遇困时可以求助的对象。而父母们动辄以去派出所相威胁,渲染警察到处抓人的假象,扭曲了警察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使他们一听到“警察”就感到害怕,心生恐惧,出了事都不知道找谁求助。


此前就有新闻报道,广东佛山一位5岁女童在街头走失,警察出手相助,小姑娘却强烈抵抗,不停地说“不要抓我”。原来她每次调皮时,父亲就吓唬她,警察会来抓你,结果让她对警察产生心理障碍和恐惧。
同样,安徽六安有一名走失的小男孩,因为同样的原因,看到穿制服的民警后,大哭不止,宁可被陌生大姐抱着去派出所,也不让警察靠近。
这些让警察哭笑不得的故事背后,正是家长恐吓式教育埋下的隐患。


如新闻中的夫妇一样,乐于此道的父母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着想,是为他的将来负责,其实更多的是在偷懒走捷径,不想费力去探索温和的教育方法,为图一时省事,找警察来吓一吓,以此来对孩子施加心理控制,规训其行为,好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最好只呈现乖巧的一面。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是很失败的教育,不仅因为他们可能把孩子推入危险的境地,更在于这种日复一日的恐吓、威胁,是一种软性的暴力,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给他们留下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


为了100块钱,他们把10岁的儿子送进派出所,对此你们怎么看?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发展还未成熟,分不清真假虚实。
他们会把父母的恐吓,当成现实,以为自己真的生活在一个很不安全,只要稍微犯错,就会被警察抓走的世界。
这种恐惧感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退的。
成长过程中,因为害怕犯错,孩子可能会不敢表达,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会胆小、焦虑,遇事往最坏的方面想,也不敢信任别人,活得非常累。
尤其在这则新闻中,父母把孩子送到派出所,孩子虽然承认了错误,并退回了50元钱,看上去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他内心中会不会责怪父母这么做,会不会觉得只要犯错,就会被父母遗弃,由此对父母产生疏离和不信任感,会不会因为伤了自尊而自我贬低……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如果稍微想想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新闻中的父母可能就不会如此鲁莽。
旁观者对父母的“良苦用心”大声叫好,很大程度是出于对熊孩子的反感,觉得不下一剂猛药,不能根除这些捣蛋鬼心中的恶。
但一个10多岁的孩子,对财物并没有太多概念,比起冠以“偷”的罪名,更准确地描述是,未经允许拿父母的钱。
未经允许,才是问题关键。
按理说,买东西去同学家,是非常正常的需求,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问父母要呢?
父母有没有好好地与他沟通呢?
与其带着有色眼镜处处提防孩子,对他进行道德评判,不如俯下身来,耐心倾听,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让他觉得,偷钱,比直接开口要钱,更容易、更安全?
其实孩子远比父母想象的要通情达理。人都有向善的本能倾向,用不着恐吓,只要让孩子知道各种行为带来的相应后果,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会学着去权衡利弊、做出取舍。
关键是父母要沉得住气,寻找正确的教育方式,学着去理解和聆听孩子,用爱和陪伴引导孩子。
无论如何,比起充满威胁、令人紧张兮兮的环境,安全、和谐、温暖的成长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没有负担地向上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派出所   警察局   块钱   民警   调皮   安全感   学家   耐心   害怕   对此   儿子   家长   父母   警察   正确   方式   孩子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