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以来,余华是不是靠《活着》活着?

在中国当代文化圈之中,余华凭借《活着》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对余华评价极高,“余华写过的书比我的书少一半,但是余华的影响力大过我一半”,并不无羡慕地希望自己也可以写出《活着》这样的作品。

毋庸置疑,《活着》是一部经典之作,在不算太长的12万字篇幅里,余华狠心将福贵的所有亲人一个个写死,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变革之下的悲惨命运。《活着》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作品,也正因为其悲惨至极,自1993年出版之后持续引发广泛关注。

28年以来,余华是不是靠《活着》活着?

1994年,张艺谋将《活着》搬上了荧幕,用133分钟将福贵的悲惨人生推向了很多无法阅读或不喜欢阅读书籍的观众。观众被福贵的悲惨深深感动,以至于不忍再看,甚至怀疑世上是否真的有人如此凄惨,怀疑余华是否有意为之、兜售人生的悲惨。

在这种夹杂着怀疑、不忍等复杂感情的感动中,电影取得巨大成功,并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在电影的加持下,《活着》成为畅销书籍火爆至今,先后被翻译为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英语等,获奖无数,一版再版,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册,让圈内作家难以望其项背。

28年以来,余华是不是靠《活着》活着?

余华凭借《活着》而火,收获盛名和不菲的版税收入,以至于和《活着》划了等号,这也让余华饱受质疑,余华是不是靠《活着》而活着?这一质疑并非毫无依据,余华发表《活着》时才33岁,但是《活着》好像耗尽了余华所有的才华,28年来再无佳作。王朔对余华的批判毫不留情

“余华,他要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好……躺在屋子里打不开自己的内心世界……那点假泪无非就是看完别人的东西留下的一点联想而已……前者写不过《活鬼》,后者写苦难,也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余华是跪得最狠的,都跪出膝盖印……无非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袭,就这点区别。”

28年以来,余华是不是靠《活着》活着?

其实,《活着》之后,余华并没有停止写作,1998年出版的《许三观卖血记》也曾引发强烈反响,此后陆续推出倾心力作《兄弟》、《第七天》,2021年2月出版长篇小说《文城》。虽然没有贾平凹、莫言等人高产,但是余华一直在努力创作,仅《文城》的创作时间跨度就长达21年。

只不过,余华此后推出的作品始终未能超越《活着》,而且作品中仍然延续着富贵式的凄惨,可能这也是被王朔诟病的“躺在屋子里打不开自己的内心世界……那点假泪无非就是看完别人的东西留下的一点联想而已”。


28年以来,余华是不是靠《活着》活着?

不是余华靠《活着》活着,是《活着》锋芒太露掩盖了其他作品的光芒,不是余华江郎才尽,是灵光乍现后达到创作巅峰的时间太早,就像陈忠实的大器晚成、一辈子只雕琢一部《白鹿原》。《活着》是余华的骄傲,也是余华的困扰,希望余华终能超越《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诺贝尔   富贵   大器晚成   文化圈   望其项背   日语   凄惨   悲惨   不忍   观众   东西   书籍   时间   人生   作品   余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