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昨天有两则消息几乎同时发出,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一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幸逝世,另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获白玉兰奖八项提名。

表面看来,两件事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从他们所负载的时代精神着眼,把人们对他们敬畏的感情做一个掂量就能感受到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人们主动悼念袁隆平

1.人们对袁隆平的敬仰,除他无与伦比的贡献外,还有他那慈父般的温情。

昨天当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多少人为之震惊,当老人的灵车从街头通过时,上万群众含泪为他送行,年轻人还发出了“袁爷爷,您一路走好”的哭喊;网上频繁出现了“为袁老降半旗”的建议。

这就是民心!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袁隆平在稻田

这种民心是袁隆平用一生的“孺子牛”精神换来的。

多少年来,袁隆平扎根农田,用自己的知识和坚韧,用先进的杂交技术把水稻产量提高了10多倍。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一点,曾经受过饥饿折磨的一代人体会太深、感恩太深。

与此同时,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还传播到国外,解决更多人的吃饭大事。

据统计:从1976年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至今,中国累计种植60多亿亩,增产稻谷6亿多吨;全世界播种面积共计1.5亿公顷,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供养7000万人口。

袁隆平领导的这一科学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袁隆平在稻田

袁隆平一生与水稻相连,就在他临死前还在田地里忙碌,也因此而摔倒,卧床不起,医治无效去世。

袁隆平一生的贡献,若按经济价值换算,是一个了不得的天文数字。但老人一生朴素和低调。他的面庞像土地一样憨厚,他的身板如庄稼一样瘦弱,住的是普通的房子,吃的是老百姓的伙食。

人们对袁隆平的敬仰,除他无与伦比的贡献外,更有高大的人格魅力、有慈父般的温情、有土地一样的善良和朴实!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觉醒年代》海报

2.人们热捧《觉醒年代》,除剧的质量上乘外,还有对先烈的追念。

《觉醒年代》被追崇和热捧,一方面是这部剧确实不错,其质量、品位当属上乘和精品。

更重要的是,剧中的人物、剧中所表现的文化气息和五四精神,深深感染了当代人。

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者和党的创始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令多少观众感慨万千,他们在冰天雪地里的痛哭、宣誓,让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蔡元培在北大讲坛上的慷慨陈词,引起人们对我们今天教育弊端的反思,对这位给中国教育、给新文化运动、给“五四”运动做出特殊贡献的智者,献出了由衷的崇敬。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觉醒年代》剧照

剧中进步青年的真诚与激情,更使我们热血沸腾。当他们在街头游行示威,点燃卖国贼的小楼,我们为之欢呼;当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小小年纪慷慨赴死,我们为之痛惜和感奋;当中国外交官在不平等的巴黎和会上,拒签充满屈辱的协议,我们为之感动。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袁隆平

一个是对民族脊梁的崇敬,一个是对先烈的追念,两者异曲同工,在感情上一致,在精神上交相辉映。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狂热追星的年轻人

3. 有对比才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人是感情取向是在对比中形成的。

有恨才有爱,有人们对社会负能量现象的不满与厌恶,才产生了人们对袁隆平的崇敬、才出现了电视剧对《觉醒年代》的热捧。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狂热的追星族

追星成风一度甚嚣尘上,狂热不止。一个明星的离婚八卦可以在网上热炒,一个专家的去世则无人问津;一个明星下飞机,有万人粉丝团迎接,有前呼后拥的保镖;一个专家的出行,形只影单,情景惨淡;还有明星住大宅、行豪车,专家身居陋室等等这些对比强烈的社会现象,使人不平,也令人担忧。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网剧剧照

再看看屏幕之上,狗血魔改、媚俗权谋、言情穿越等烂片、烂剧成堆,愈来愈多。它误导观众,污染青少年,使早恋、超前消费、娱乐至死、崇拜明星等等恶习成风,严重侵害的民族的身心和未来。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觉醒年代》剧照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满腔热情送给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才把目光投向《觉醒年代》、《大江大河》、《悬崖之上》等这些有良知、有品位、有内涵的影视剧。

崇敬袁隆平、热捧《觉醒年代》:异曲同工的民心所向和时代主流

袁隆平

可喜的是,这种价值取向和审美品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民心所向,成为高山大河。

真可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如此,陈独秀、李大钊、袁隆平等先烈和民族脊梁就可以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民心所向   异曲同工   新文化运动   大河   年代   慈父   稻谷   先烈   水稻   剧中   剧照   中国   狂热   贡献   主流   明星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