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生活在“焦虑时代”,是我们当代人的幸事之一。

——摘自《焦虑的意义》


可以说,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流行情绪。

人们离不开焦虑,又惧怕焦虑,以至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所以,当电视剧《小舍得》正视焦虑,并真实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焦虑时,一些看惯爽剧的人们就受不了啦,谴责《小舍得》贩卖焦虑,还建议将这部电视剧禁播。

焦虑真有这么可怕吗?

《小舍得》正视焦虑,真实地表现焦虑,又有什么错呢?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焦虑的家长

1. 正视焦虑的《小舍得》当属接地气的良心剧。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压力大的时代,每天都有一百件事让人们焦虑。

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和上学焦虑,学生为作业和考试焦虑,老板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焦虑,员工为升职和薪水焦虑,丈夫为养家糊口焦虑,妻子为无法兼顾家庭与事业焦虑……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海报

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能够反映现实的影视剧当属真实的、有良知的艺术作品,它比那些虚无缥缈的言情剧、古装戏、超越剧要接地气,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即使它的娱乐因素少,也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共鸣,能给人启迪和思考。所以,它们多受到观众的青睐和喜欢。

正在热播的《小舍得》就是其中之一。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中焦虑的南建龙(张国立饰)

《小舍得》以“小升初”为切入点,表现了由此引发的种种焦虑。

它有学生为学习的焦虑,有家长为孩子成长的焦虑,有教师为教育弊端的焦虑,还有家庭矛盾的焦虑,夫妻关系的焦虑等等。

有焦虑就有冲突,有冲突了就有戏。尽管这些戏让人看起来沉闷和压抑,但它是生活的真实,是天天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中南丽母女俩

不是吗?当田雨岚为孩子的分数折腾,为孩子能上“金牌班”奔波时,我们都能从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看到同样的影子。

南丽处在孩子是“快乐发展”、还是“填鸭培训”的纠结中时,我们几乎相同的经历能感受到这种纠结的痛苦,血脉似乎与她一起跳动。

南建龙因为一碗水没有端平,招得女儿的怪罪,他又屈尊地再求人帮忙时,我们能体会到一个老人的处境与苦恼,更能理解父母曾为我们的付出与焦虑。

包括欢欢的流泪、子悠的哭诉、米桃的困苦等等,也勾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促使我们对自己孩子的理解……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焦虑的意义》一书

剧中人的焦虑、及他们引起观众的“焦虑共鸣”,看似沉重,但它未必是坏事。

因为“焦虑”未必是坏事。

美国著名学者罗洛·梅《焦虑的意义》一书中,对“焦虑”有着积极和新颖的诠释:

焦虑是人面对威胁时,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时代,焦虑的人才是真正健康并感觉到时代脉搏的人。

创造性越高的人,潜在的焦虑也就越高。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剧照

罗洛·梅的观点引起世界诸多读者的共鸣与认可,也给被焦虑折磨的人们带来精神的慰藉和温暖,从而对焦虑有了新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小舍得》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传播这一观点,用艺术的方式在诠释这一观点。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即使称它“贩卖焦虑”,也无损它的价值和效应。

难得让人们在粉饰太平的爽剧、甜剧中,麻醉神经,娱乐至死吗?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大街人流

2.不是消费焦虑,而是为焦虑提供出口。

那么,“焦虑”有什么积极作用和价值呢?

罗洛·梅《焦虑的意义》一书中进一步阐述:

焦虑是我们的“导师”,会引领着我们找到我们的宿命,并积极“走过”它。

《小舍得》正是自觉地遵循这一理念,让剧中人物走出焦虑,实现相对的和谐。正如《小舍得》的总制片徐晓欧所说:

教育题材能以更独特的视角成为观察社会的窗口,但教育题材、现实主义剧集不是对社会焦虑进行消费,而是为焦虑提供出口。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田雨岚母子俩

田雨岚子悠的哭诉中受到极大震动后,发现自己望子成龙的心态,不但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在教育上也适得其反,便尊重子悠踢球的爱好,逐步达成了母子和睦。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南丽一家人

经历了一番焦虑和纠结后,南丽夏君山幡然醒悟,决定给女儿欢欢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她凭靠兴趣和好奇心学习,乃至去当小主持人。当他们得知雅德初中倡导素质教育和长线发展,下决心买了那里的学期房,为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在夫妻俩为孩子的教育发生分歧,弄得不快时,南丽精心做了几张快乐卡片,一大早哄夏君山开心,夫妻俩消除隔阂,重归于好,一家人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中饰演夏君山的佟大为

这种氛围也感染了饰演夏君山佟大为,他近日在微博上发文表示他的真切感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某一阶段的成绩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不表示孩子不能顺利到达人生终点,起跑速度的不同不代表孩子没有获得胜利的机会,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人生的赛道边告诉孩子:父母永远站在你们身后!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小舍得》中夏君山父女俩

《小舍得》仅播出一半,冲突还在继续,焦虑依然存在,但我相信剧中曾经焦虑的人物都会以不同方式“走出焦虑”,找到自己的命运归宿。

借此机会,摘引《焦虑的意义》一书中关于“走出焦虑”的方法,与朋友们分享:

1.善于冥想。

冥想能很有效地控制焦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但他做起产品来非常能静得下心来,这就得益于他每天都会抽时间冥想。

2.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并负责任地完成它。

事实上,很多问题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只是我们的焦虑,把问题放大了。

当我们开始规划怎么去解决的时候,并负责任地去完成它时,焦虑也就没那么折磨人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3.允许自己出错。

很多焦虑都出自一个心态——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

如果你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你急需要做的,是放下对自己严苛的评判,允许自己出错。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一家人

4.了解消极情绪,记录你的负面想法,并进行验证。

如何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呢?

定期记录你的负面想法,并试着去验证事实并非如此,你会发现许多负面情绪都只是你的想象,而不是事实。

5.找到焦虑背后的根源。

学会分析焦虑背后让你感到威胁的问题是什么。找到问题后,你甚至不用去解决它,因为在找到症结所在的那一瞬间,你的焦虑指数就会下降一大半。

6.预先设想最坏的结果

想清楚你正在焦虑的问题的最坏结果,然后问问自己能否接受。

如果可以,焦虑也就控制在了一定程度,那就可以开始下一步行动了。

焦虑未必是坏事,《小舍得》用正视现实的良知,告诉你焦虑的价值

《焦虑的意义》一书

如果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您“走出焦虑”,你一定会接受罗洛·梅的这些醍醐灌顶的观点,而不会怪罪作者在“贩卖”“心灵鸡汤”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焦虑   良知   素质教育   剧中   共鸣   负面   坏事   冲突   情绪   家人   心态   观点   父母   意义   现实   价值   孩子   时代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