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现在的家长都十分看重教育问题,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栽培,恨不得从胎教开始。兴趣培养、脑力开发的课程层出不穷,现在“幼小衔接”也是遍地开花。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幼儿园的“超前教育”,终究弊大于利

中小学生的补课乱象屡禁不止。家长总想让学生“笨鸟先飞”,绝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寒暑假都要把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好像钱花出去了,学生成绩就一定能提高似的。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家长焦虑的心态在不断蔓延,甚至孩子还没上小学,家长已经坐不住了。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美其名曰“幼小衔接”。

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刚开学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适应的现象。毕竟以前在家都是“小霸王”能吃能喝能睡就是好宝宝,突然间让孩子学习,难免会挣扎一阵。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家长很怕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起步慢,然后就提前进入小学课程的学习。设立“幼小衔接”本来就是让孩子提前适应下当小学生的感觉,没想到现在已经成了“超前教育”的机构。

刚开始学习的一段时间,孩子是基础从“0变成1”,会有明显的进步,家长们喜出望外觉得钱没白花。不过时间久了,家长就会发现“超前教育”这件事隐患很多。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第一次接触新鲜知识,学生通常是好奇积极的,有学习热情的。当课堂第二次出现相同的课程时,他就会没那么感兴趣,偶尔有新鲜知识才会听一耳朵。要是再反复学习,很多学生就开始烦躁了。

据统计,很多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小学生,在小学里的学习成绩,或多或少都曾出现过明显下滑的趋势。超前学习的弊端一年级时表现不明显,在二年级时将初现端倪。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二年级后隐患显现,家长后​悔晚矣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家长丝毫不敢怠慢。生怕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跟不上进度。别人家孩子学1遍,我就让孩子学2遍,肯定比他学习好。这种想法肯定有不少家长这样想过,不过这并非提高孩子成绩的好方法。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很多古诗是需要学生从理解出发,这样更方便记忆,也更有趣味性。在超前教育中,学龄前儿童年纪尚小,对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自己都不知道背的是啥意思。时间久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在一遍一遍重复学习中,孩子的耐性会被逐渐磨光。起初还能认真听老师上课,后来发现老师讲的我都会,我就可以不用认真听啦,于是学生虽然身在课堂,可是思想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而且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面对成绩下滑、父母责怪、老师的数落,难免会造成心理阴影,从而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不知道成绩为什么会下滑,明明从一年级开始他就是这么听课的呀,为什么现在什么都不会了?

然而“幼小衔接”的超前教育,顶多把一年级的课程学完,学生凭借“吃老本”期末拿个双百回来不成问题。家长还暗自庆幸,提前学一遍就对了!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可是二年级开始,题的难度有所增加,如果孩子没有改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即使将超前教育继续到底,学习成绩提高的可能性依然不大。此时望子成龙的家长会担忧,才小学二年级就学习就不认真了,后面可怎么办!

超前教育对于学习的作用,就好像给生病的孩子注射“抗生素”。虽然能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困境,但是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家长在给孩子报班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学龄前这样学习,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多来自于过于看重考试分数和升学考试。现在中小学已经开展素质教育,对于考试分数的重要性在逐渐淡化。虽然中高考还是高分为王,但是那也是多年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超前教育的效果,就好像是拔苗助长,结果不一定是好的。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予以培养。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第一准则。

要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信息。引导孩子去理解记忆,坚决不提倡死记硬背。通常学霸的学习方式就是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而这种学习思考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能一次学会,就不重复学习的习惯。那种多学几次记得扎实的想法,实在误人子弟。复习不代表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和反复听一样的课程不是一回事。

小学课业负担小时,可以多学几遍巩固记忆,随着课程增多,哪有时间让你反复学习。能一次掌握的知识,留下其余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它不“香”吗?

学龄前接受“超前教育”弊大于利,二年级后将初现端倪,家长三思

最后,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不要总担心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问题随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请相信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将比填鸭式的超前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成长。

今日话题:你赞成取消“幼小衔接”超前教育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万晴教育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超前   家长   死记硬背   望子成龙   知识点   端倪   幼小   学龄前   兴趣   成绩   课程   老师   孩子   小学   时间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