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作者:石头大侠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一部大片的形成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还是必然性的结果。

《长津湖》影片的持续高温,票房8天破35亿,不能不说这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个奇迹是老百姓自掏腰包的认可。

《长津湖》的成功拍摄和上映,不得不引起人们特别是电影人的思考。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这部抗美援朝战争老题材的新片,之所以能够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魅力何在?

陈凯歌导演在《人民日报》撰稿以人入戏,而不是单纯的一部战争大片。

战争大片曾经是引发观众走向影院的热点,大的场面大的阵势大的爆发很容易感染观众的情绪,似乎这已经形成了套路。

不能否认《长津湖》也有不少残酷战争的场面。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但是《长津湖》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篇幅,在影片的前部分叙述着人物的情感变化,为后面打赢这场残酷的战争,铺垫了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长津湖》没有像国外战争大片那样,一开场就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以此来烘托震撼的场面。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而是以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诱发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对战争的厌恶。

但是,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是要保护这个美好的生活,我们只有奔赴战场前线,去消灭侵略者和邪恶势力。

《长津湖》影片没有从朝鲜战场直接切入,而是伍千里抱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到了家乡湖州。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伍千里的哥哥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他是为了把哥哥的骨灰送回家乡,而特意赶回来的。

美丽的家乡,山水秀丽,风景如画,影片开场就把人们的情感拉进了如醉如痴的秀色景观之中。

伍千里的回来,又要奔赴战场,一来一走他也有着家国情怀,他的即将离去也唤起了弟弟伍万里的参军激情,因为伍千里说了等他回来给弟弟盖房。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这就是哥三,哥哥伍百里已经牺牲,伍千里正在部队中,又要马上奔赴前线,伍万里也偷偷的找到部队要参军。

一家三个儿子奔赴前线为了啥?因为家里刚刚分到的牛,很有可能又会被地主老财抢回去,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不参军不行,不保家卫国不行,所以他们奔赴战场,为了保住分到的牛,为了家乡的美好和宁静,道理就这么简单。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长津湖》影片也用了不少情感戏来感染着观众。一条红围巾扔给车厢里的志愿军。

圣诞节,美国大兵吃着大餐,志愿军却埋伏在冰天雪地用一个土豆御寒取暖。

美军长官向冻死在雪地里,已经成为冰雕的志愿军敬礼的镜头等等。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看了《长津湖》才感受到了中国大片与国外大片的不同之处。

中国大片多故事情感,而国外大片多形式战争。

只有慢慢的品味,才能感受到中国大片所特有的内涵滋味。

《长津湖》票房创奇迹,陈凯歌《人民日报》撰稿谈中国大片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中国   大片   人民日报   志愿军   票房   前线   战场   场面   残酷   家乡   观众   哥哥   美好   奇迹   影片   国外   战争   情感   陈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