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提起"作"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电视剧《都挺好》里的父亲苏大强,他真是作的一塌糊涂,一家人被他折腾的鸡飞狗跳,好在他的子女懂事明理最终他老有所依、一家人也关系融洽。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如果说苏大强的"作"仅是使劲折腾子女让家里人跟着闹心的话,那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中的各路太监之作就是祸国殃民的大作了!最著名的就是魏忠贤他为自己的妄念作,而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叫王振的太监,这位则是有些"胡作"的味道了。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王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进宫后先是在内书堂,之后到东宫服侍当时的太子朱祁镇,担任局郎,可以说是陪伴着朱祁镇成长、深受朱祁镇信任和喜欢的人,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升其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从朱祁镇管他称为"先生"就能可以看出他的地位。他仗着明英宗朱祁镇的的宠爱胡作非为,终害人(明英宗被俘)害己——把自己作死了。

这位王振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将自己"作死"的呢?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王振第一作 自以为是!误将高帽当功德

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十月,皇宫(今故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英宗在皇宫大摆筵宴进行庆贺。按照明朝宫中制度规定,宦官是没有资格参加宫宴的,当英宗在宴会上没看到王振时就派人前去让他来陪侍,王振见了来人,立马端起架子得意洋洋竟还自比周公:“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惟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将王振的话报告了英宗,英宗不但不怪罪反倒觉得王振受了委屈,立刻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来到宫门外,宫中百官即向他罗拜,表示欢迎。

王振趾高气扬地望着向他罗拜的百官,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自以为是的他完全忘记自己能走东华门中间大门的这份殊荣是谁给的,是看在谁的面子上百官才向他罗拜!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王振第二作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的一天,炸雷击坏奉天殿一角,英宗因遭此天灾特下求言诏,要求群臣极言得失。翰林侍讲刘球上疏建言,里面的话讽刺到了王振,王振将刘球抓到监狱,派指挥使马顺将他肢解!

大理寺少卿薛瑄、祭酒李时勉向来看不起王振,薛瑄被陷害差点死掉,李时勉则被杖责。

御史李铎遇到王振不下跪,就被王振找了个事由发配边境戍边。

随着王振权力日益变大,连公侯勋戚都叫他"翁父"。

......

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都暴露出王振的专横与歹毒!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王振第三作 妄图留名青史 怂恿皇帝亲征 酿成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朝贡马匹,王振克减马价,使者很生气。

到了七月,也先以此为借口率兵入侵,王振蛊惑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朝廷群臣劝谏皇帝不听,当大军走到宣府(今河北宣化)时遇大雨,这时还有人劝谏王振更加愤怒、更加一意孤行。

八月,英宗朱祁镇到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将敌我态势原本告诉王振,王振这才感到后怕随即说服皇帝班师回朝,路上他又想先回趟自己老家蔚州显摆一下一行人就朝蔚州行进,又考虑到大军会践踏庄稼遭到唾骂又改道途径宣府。士兵们反复迂回奔走,到达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上,人困马乏的军队瞬间被击溃,英宗朱祁镇被俘,王振被乱兵杀死!

终于,王振将自己作死了!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从王振的三作中不难看出,他依仗皇帝的宠信尾巴翘的太高了,恐怕到了最后他都忘记他究竟姓王还是姓朱了?越作越勇、越勇越作最终将自己带上了不归路。据史书记载王振死后抄家共抄出金银六十余库、玉盘一百多、珊瑚树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可惜没有一件被他带走。

倘若他没有这般疯狂这般胡作非为,或许会富贵一世、善始善终,可偏偏他将自己作死了。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透过王振这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1.可以自信但不可自以为是

王振就是仗着英宗的宠爱昏了头。当他在东华门看到百官向他罗拜时,他趾高气昂的模样就知道他的虚荣心得到了多大的满足!最可笑之处他竟拿自己与"周公"相提并论,一个人得自以为是到什么程度才会如此?他完全沉浸陶醉在英宗和百官给他戴的高帽里还误以为这是自己应得的。

其实在生活中自以为是的人也不少,这类人往往都有这样共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把别人不搭理或不争论当作对方是向自己低头认输、凡事都喜欢指点一二好为人师,认为自己最专业最厉害别人总是这里不行那里不好。殊不知大家都是表面上配合一二,心里暗自嫌弃罢了。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颗理智冷静的心,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自信淡然既不过分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方为上策。

2.做人做事留有余地

俗话说:"不能逮着蛤蟆攥出尿来"意为做人做事别太咄咄逼人、不依不饶。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罪案调查科》里"土屋迷尸"讲的就是因逼人太盛招致杀生之祸的故事:

林洺熙是云汐市某知名企业家谭天恩的情人,谭在云汐市给林洺熙买了一套高档公寓,为方便两人交往谭还央求自己的司机杨超与林洺熙假结婚,名义上林洺熙和杨超是夫妻,实际上林洺熙是谭天恩的情人。但这位林洺熙可不是省油的灯,她自有她的打算:借腹上位。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生下孩子后谭天恩与妻子长谈两人都割舍不了对彼此的感情决定一起带着孩子回北京,房子留给了林洺熙并给了她一些钱就此了结。

此外,谭天恩为了感谢司机杨超的帮助临走之前给了他300万,谁知这300万的事被林洺熙偷听到,待谭天恩走后待杨超找她谈离婚时,林洺熙提出要跟杨超平分300万,杨超不干。最终在林洺熙的咄咄逼人下杨超杀了她。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如果林洺熙没有如此贪心仅要50万会怎样?如果她没有过分逼迫杨超又会怎样?如果杨超没有钻进牛角尖又会怎样?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却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3.见好就收莫妄为

王振为何最后将自己作死了?原因就在于:

其一,自不量力又傻又天真。他以为他的那点本事可以统领三军、征战沙场,再加上英宗加持更能百战不殆。真是可笑至极!

其二,瞎折腾。既已撤兵却不甘心白跑一趟迂回家乡向乡亲父老们显示自己的威风,又怕践踏庄稼被唾骂接着改道,来回折腾最终殒命。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如果他懂得见好就收而不是先绕道老家蔚州,又折腾改道宣府可能也就平安回京了,仗虽败了命能保住。可他却没有,最终自己将自己作死,这也是他应得的。

"No zuo no die"是历史人物王振给我们的最佳提示。

明朝太监王振启示录:哪有什么站得高摔得惨 还不都是作出来的

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又是一面镜子:它既能带着我们穿越时空了解另一个时代的人和事,还能带给我们做人做事的启示。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说的——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作者:向上的颜言 用文字记录点滴 !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

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明朝   上林   奉天   太监   劝谏   高帽   见好就收   胡作非为   百官   宫中   正统   启示录   自以为是   公元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