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的历史书上写道,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很多“童鞋”可能会疑惑,我们哪只部队参与了一战?答案是,数十万名可怜又可敬的中国劳工。


一战,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对阵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组成的同盟国。英、法都是人口小国,当时两国人口都只有四千来万,还不如我大广东今天一半的人口。加上这两个老牌帝国贵族多,能打仗、干苦力的人不多,所以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开始缺人手了。


那时候我大中华人多啊,协约国就想拉我们下水。当时正值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执政,刚推翻封建帝制,满目疮痍,彼时日本鬼子又趁机对我国虎视眈眈,所以北洋政府在两大阵营中保持中立态度,并不想参战。


1916年袁世凯因尿毒症归西后,国内各路军阀随之纷起,群雄混战。而北洋政府内,背后有美帝支持的黎元洪大总统,跟日本支持的段祺瑞总理之间,又展开了权力斗争。


可随着欧洲战况日益险峻,美、日才意识到形势不妙,开始对德国宣战。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不得不也对德宣战表示站队。可是在签发了宣战书之后,各路军阀都不想派兵前往欧洲,因为害怕在战场上损兵折将会削弱自身的实力。


但不出兵又会得罪协约国,咋办?“精明的”北洋政府推出了“以工代兵”的参战政策,兵我就不派了,我安排一批劳工过去给你们吧,至于怎么用,你们自己决定了。协约国那边一听,没问题,只要有足够的人手派过来就行,我再自由安排。


于是北洋政府这边就开始编造谎言招募劳工。高薪招聘大量劳工!无需上战场,只负责安全的后勤工作,包吃住,月薪30法郎,政府做担保,放心报名了喂……


当时国内还有大量贫苦老百姓吃不饱饭,他们信以为真,于是纷纷报名。就这样,1917到1918年,北洋政府陆续派遣了14万多名中国劳工前往欧洲战场,这数量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劳工团。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些可怜的老百姓,从上船的那刻起,就被北洋政府当“猪仔”卖了。到了欧洲之后,协约国同意雇佣他们3年或5年,并承诺让他们与战争前线保持距离,还发放报酬,但并没有北洋政府说的那么多。


据记载,其中有9.6万劳工被派去服务英军,另外约3.7万人由法国支配。起初,他们被分配到了与军事相关的铁路、公路、船坞、兵工厂、军火库等部门工作。后来,随着人手越来越短缺,英军、法军不顾合约条款及承诺,开始安排一些中国劳工直接到前线参与军需物资的装卸和运输。


再后来就更过分了,一部分中国劳工直接被安置到战争前线从事挖战壕、修筑工事、伤员救护、清理战场等原本不属于合约规定内的工作。在战争前线,意味着随时会有危险,不少华工在战场上踩到了德军撤退时埋下的地雷而断手断脚,甚至命丧黄泉。


更有甚者,被安排去前线搬运和填埋尸体。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哪经历过这种惨烈场面,因此不少人精神上受到了巨大刺激,最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实,这些可怜的华工,从踏上欧洲大陆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被当作正常人看待,欧洲帝国对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他们没有把华人劳工跟当地人平等地看待,并禁止华工跟欧洲军人及当地民众往来。


不仅如此,平时在对华工的管理上,方式也是非常地粗暴,一旦在华工营中出现骚乱,英军会动用武力来解决,有时不问青红皂白就用机枪扫射,很多无辜的劳工因此而丧命。


除此之外,中国劳工每天需要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每年只有3天假期,分别是中国的农历新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最苦最累的华工,得到的却是最差的医疗卫生待遇,很多华工在受伤或者患病之后,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不少人因此留下了终身疾患,丧生的也不在少数。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在1918年底结束,但是华工跟协约国签订的分别是3年和5年的合约,所以幸运存活下来的华工,一部分为英国服务到1920年才开始得以回国,另外一部分为法国服务到1922年约满才能回。也有少量华工选择了留在异国他乡,娶妻生子,成为了最早的一批华人华侨。


而那些不幸的华工,永远地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据官方数据,被派往欧洲的14万多名华工,确切死亡的人数高达9900余人。除此之外,还有两万余人失踪。事实上,失踪的这两万多人也大概率难能幸免于难。也就是说,高达3万多名华工因一战而牺牲,长眠异国他乡。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14万多名劳工还仅仅是参与英法盟军部分,据官方资料记载,另外还有近20万名华工服务于俄罗斯帝国军队。如果没有这几十万的华人劳工的付出,协约国很可能就会战败。


德国战败后,北洋政府收回了汉口、天津的德租界和奥租界,并停止向德、奥支付庚子赔款,同时也赢得了荷兰、西班牙、挪威、瑞典等未加入协约国的国家暂停支付庚子赔款五年的权利。与此同时,在德国还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八千八百万的战争赔偿。而这些成果,正是由千千万万赴欧中国劳工用血汗换回来的。


虽然华工为英法赢得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但是在欧洲社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在主流社会,也选择性失明,很少提到中国劳工对他们的贡献。直到最近几年,一些有良知的人士才逐渐了解和重视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法政府最近几年也开始良心发现。2018年11月27日, 为纪念一战华工,延续中法友谊,由著名造型艺术家袁熙坤创作的一战中国劳工雕塑在法国圣康坦市伊斯丽公园揭幕。另外一座高达9.6米的华表石碑也即将完工,它将在伦敦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码头竖起,面向东方,跟一战华工墓地朝向一样,以此纪念一战中为西方前线服役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这份尊重,足足迟到了一百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转发,让世界看到你的态度。


-end-


1、欢迎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


2、文章首发于“我在广东写故事”: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人文和历史类公众号,和你一起看世界、谈历史、侃人生,分享优秀的人及优秀的故事。关注我,带你一起增见闻,长知识,开眼界。


3、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喜欢阅读、思考、写作、游天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英法   北洋   庚子赔款   协约国   帝国   华工   欧洲   德国   劳工   世界大战   人手   英军   合约   前线   战争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