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收获了“一辈子最好的回忆”。


当晚,他的身影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起跑线前8位选手中,他是唯一一个黄皮肤。此前的半决赛,他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大幅刷新亚洲纪录。中国人第一次挺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苏炳添,一举创造了历史!


9秒83!我们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再次跑进了9秒区,打破了尘封已久的亚洲纪录,破天荒跑进了百米决赛,更是一个中国人“面壁十年”式的坚持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样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体育范畴。


虽然决赛他只拿到了第6名,但他完成的是属于黄种人的传奇,而他对“年龄魔咒”的打破,是属于他个人的传奇。年已32岁的苏炳添,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跑者。即便在世界顶尖高手那里,32岁也绝对不是一个黄金年龄。


对于他的比赛结果,从官媒到名人、明星,再到普通网民大众,都是一片赞誉和欢呼。尤其是网民大众,变得没有那么苛刻了,变得开明、包容起来了,奖牌和名次不再是衡量一名运动员的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看到运动健儿们不懈的坚持,和不断的自我超越。这是文明的进步,也是对体育竞技和拼搏精神的真正理解。


此时,很多人开始回想起“飞人”刘翔此前的遭遇,他,一共参加48次世界大赛,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纪录。然而当年,很多人却只记得他退赛两次,很多人因此对他进行了谩骂和攻击。


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在刘翔之前,还有一位运动健儿,也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他就是当年中国田径项目曾经的旗帜、乃至整个体育界最耀眼的明星,朱建华。


朱建华,中国跳高运动员,前世界纪录保持者。1963年4月1日出生于上海,上小学三年级以前,他除了偶尔打几下乒乓球,极少参加体育活动。但区体校的胡鸿飞教练看中了他,把他领进了跳高之门,1973年,朱建华开始在上海南市区业余体校进行跳高训练。


1979年在世界中学生田径比赛中,朱建华跳过2.13米,获得亚军,并打破全国少年男子跳高纪录。1980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以2.21米获得跳高冠军,同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青年田径运动会上跳过2.25米,获得冠军。同年还在第四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获跳高冠军。


1981年6月在第四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跳过2.30米,被评为该届田径赛最佳男子运动员,这个成绩打破了倪志钦保持达十一年之久的2.29米的亚洲男子跳高纪录,相当于当年世界第五名的水平。


1982年在上海举行的“金雀杯”田径赛中又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提高至2.32米,同年在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男子跳高比赛中,越过2.33米,获得金牌,打破亚运会纪录和亚洲纪录,并成为当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运动员,被评为该届运动会最佳运动员。


1983年6月11日,他在全运会预赛中跳出2.37米,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同年9月22日,他在五运会上以2.38米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1984年6月10日,在联邦德国举行的一场跳高比赛中,朱建华将世界纪录再次提高到了2.39米,这一成绩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


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1984年8月,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朱建华代表中国参赛。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国际田联1983年男子跳高年度排名前11位的选手中,有5人缺席本届奥运会。 而两个月前刚刚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朱建华,理所当然的成为头号冠军热门。


奥运还没开赛,朱建华就又创了记录:第一位接受美国耐克公司赞助的中国明星,且在尤金训练基地接受了两周特训。奥运开赛前五天的美国尤金田径邀请赛上,朱建华更轻松跳过2.33米。已把状态调到最好的他,对于奥运金牌,俨然志在必得!


在当时,朱建华自己其实也是信心爆棚的,当有美国记者问奥运会上能不能拿金牌时,朱建华毫不犹豫的说“能”!他的教练胡鸿飞还高调补充道:“最好是拿金牌,破纪录!”


国内的乐观情绪就不说了,国外舆论也一致看好朱建华。美国《田径》杂志邀请了17位顶级田径教练,预测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的归属, 其中15位教练选择了朱建华。


若干年后朱建华回忆说:压力太大了,所有的人都已经提前把金牌颁给了我……


比赛开始后,一开始朱建华的状态也非常好,连续四个高度,都是轻松一次过。可是,意外突然发生了,英国中长跑名将奥维特突然旧病复发病倒在赛场,这个意外也令跳高比赛突然被裁判喊中断,而被告知暂停比赛的,正是即将试跳2.33米的朱建华。


朱建华的节奏被这突然的意外打乱了,待比赛被喊恢复后,他变得“神情相当紧张,似乎肌肉也有些发僵”,完全不是先前高歌猛进的模样。重回赛场的朱建华俩次试跳失败,最后收获一枚铜牌,先前埃伯施塔特挑战赛的手下败将,德国人默根堡,以两米三五的成绩拿下冠军。


虽然只是获得了铜牌,但这是新中国自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恢复国际奥委会席位后,田径世界纪录上第一次写下中国人的名字。在这之前,中国田径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强度,都远远落后于世界,连酱油都没得打,是朱建华开创了中国田径历史的新局面。


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创造这一荣耀的朱建华,当时也得到了国外媒体的集体赞誉。美国《国际日报》中文版,更直接送给朱建华一个标题:屈居铜牌青山在,朱建华前程锦绣。


然而,国内却是一片哗然: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冠军,虽然看上去毫无逻辑可言,但是这确是当时大多数国人的想法。尤其是把丢了金牌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朱建华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据《中国青年报》后来披露:比赛结束后,朱建华人还未回国,他家门口就堵满了愤怒的群众。他的父母遭到侮辱攻击,甚至家里的窗户都被打破了。一夜之间,这个曾经的民族骄傲就成为被人辱骂嘲讽的对象。


这些事,对朱建华的打击非常大,当时他也才是一个21岁的青年孩子,这次事件让他陷入极度的伤痛和自责当中,导致后来他的竞技状态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他也在汉城亚运会上跳过2.30米拿下冠军,却终究未曾回到巅峰状态。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更是预赛早早出局,随后黯然退役,25岁不到他就告别赛场,赴美留学。


1989年,朱建华接受《当代体育》采访时,虽然依旧讳莫如深,他还是说了这样一段话:“观众眼中看到的只有横杆,你跳过去他开心,跳不过去他扔汽水瓶子,给你寄刀片,让你割喉管。”


从朱建华到苏炳添,我们感受到了文明的进步


从朱建华到刘翔的遭遇,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希望以后不会再有运动员遭受这样的对待;也希望我们都能记住,他们是黄种人的骄傲,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end-


@我在广东写故事:分享优秀的人及优秀的故事。关注我,带你一起增见闻,长知识,开眼界。


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点击关注阅读更多故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跳高   铜牌   亚洲   美国   世界纪录   田径   中国   同年   运动员   金牌   奥运会   纪录   男子   成绩   冠军   朱建华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