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导读:随着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全国人口已经有14.1亿人,而在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龄化人口超2.64亿,占比18.7%,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养老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依旧还是从影视的镜头向大家徐徐展出。

01‍‍

一部低成本家庭剧冷门电影,却接连斩获第10届Frist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奖,豆瓣评分8.6分的好剧,它就是《喜丧》。

灰黑色的夜色,两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呆呆地坐在前头听戏,影片开头似乎就给观众定下了基调。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镜头一转,老人在为孩子们祈福。这样的场景在剧中多次出现,每次老人的祈福都是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而隔天,老二就去养老院,准备办理登记让母亲搬过来。讽刺的是,这时候收音机里面却播放着:“爹娘的恩情比天大,我的亲娘啊,你的儿女无从报答”。

是啊,父母宠爱孩子都是发自本心,孩子赡养父母却要权衡利弊。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因为床位有限,只有等有其他老人家过世之后,老太太才能搬进来。老二的希望暂时落空。

对于儿女们让她搬进养老院的要求,老太太其实是拒绝的,她认为还是在家里日子过得舒坦。但这个想法接连遭到了儿女们的拒绝。在经历两次家庭会议之后,老人最终无奈的妥协了。但去养老院之前,老人想再去各家住一段时间。经过了儿女们的一番争执,最终儿女们也同意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老人先后在几个儿女家住了一段时间,毫无意外,几乎全都是冷漠、嫌弃、指责、抱怨、怀疑和辱骂。逐渐沉重的病体和逐渐冰冷的心灵让老太太彻底地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凄凉苦楚,最终走上了自杀的绝路。正如片中二女儿说的:“俺娘活着受罪,不如死了了之”。

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想找死,如果是,大概也是尝够了世间的绝望才会这样吧。老人自己也曾说:“我也不想死,但不死不行”。

对于子女的抛弃,老人伤心、绝望、无助,与其在养老院孤苦无依,倒不如一了百了。也许,即使在这个时候,老人想的依旧是:“我自己死了没关系,不拖累孩子们,愿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看到老人在绝望中自杀这一段,我落泪了;看到后面,更是泪流满面。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老人一生孤苦,丈夫去世的早,留下6个儿女,大的13岁,小的九个月。愣是靠要饭将六个儿女养大成人。临了临了,竟落得这般下场。村里的长者都忍不住将这些儿女一顿数落,说到激动时还狠狠地给了一脚。

究竟要做出什么事,才能让局外人都这么看不下去!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影片的精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大量讽刺手法。明明是一生苦楚、晚景凄凉的老人,葬礼却被办成了喜丧。暴露放荡的脱衣舞女、赤膊跳舞的白巾孝子、开怀大笑的遗像、满脸堆笑的围观者,明明本应该是庄严肃穆的葬礼,却仿佛变成了孝子贤孙们的庆祝仪式。讽刺啊!悲哀啊!痛心啊!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如此简单的道理,做起来怎么就那么难?

正如开头养老院播放的:“爹娘的恩情比天大,我的亲娘啊,你的儿女无从报答”。“无从报答”改为“从不报答”似乎更贴切。

02‍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山村,村口有一条河,河上有座木桥,人们进出村子都必须经过这座桥。

一个大雨天,妈妈带着年幼的儿子匆匆往家赶。雨大路滑,儿子一不小心滑落水中。妈妈看到后“噗通”紧跟着跳了下去,一把抓住儿子。

这时妈妈才想起自己不会水,只能拼命托着儿子在水里扑腾。危急关头,一位水性好的村民经过,将母子俩救了上来。

几十年后,儿子已壮年,妈妈却年老体衰,步履蹒跚。

一天,母子俩打桥上过,突然妈妈一个趔趄,一头栽了下去。儿子听到声响,回头看到妈妈落水,桥离水面不高,他连忙把手里拿着的扁担伸下去,喊妈妈快抓住。

老妈妈努力地伸着手,可怎么也够不着,儿子悲哀地持着扁担杵在桥上,眼瞅着河水把妈妈越冲越远……

一天后,乡亲在下游找到老妈妈的尸体,不禁抹泪哀叹:“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啊。

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而儿女之爱却只是那短短的扁担长啊!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像影片中这样的现象绝不仅仅是孤例。日本电影《梄山节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日本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老人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上山,任其自生自灭。而在我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传说。“寄死窑”、“瓦罐坟”说的也是差不多的事情,就是将老人放在坟茔或窑洞,让其等死。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父母养儿历经千磨万难,儿女孝亲却不肯施一粥一饭,可叹、可悲!呜呼哀哉!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故事来自于现实。去年轰动一时的埋母事件依然历历在目。

2020年5月2日晚20时许,陕西马某某将其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王某某用家中的两轮手推车推至靖边县榆林炼油厂东侧“万亩林”,将亲生母亲推进一废弃墓坑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铲土掩埋。其妻子在发现婆婆失踪后报警,最终找到后送医紧急救治。老人于去年9月份去世,马某某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刑12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亲儿子将母亲活埋,做出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天理不容、人神共愤,从情理上来说这种畜牲牢底坐穿都毫不过分,但在老人去世前,这位母亲却选择原谅了儿子。也许她也像《喜丧》里的老太太,自己死了没关系,不要拖累孩子就行。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被亲儿子活埋,临了却还记挂着亲儿子。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事情。一个儿子请假去看望病危的父亲,发现父亲没有要死的迹象,这个儿子就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父亲听了这句话,顿感万念俱灰,当晚就喝农药自杀。儿子也终于在7天内办完了父亲的丧事,心满意足地回城上班。

揪心、愤怒,都说养儿防老,真老了的时候,等这种儿子尽孝还不如来瓶农药来得痛快!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都说“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可偏偏就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端这碗水,宁愿去坟头灵前哭天抢地地去烧那无用的万堆灰。

听我妻子说过他们那边的一个故事。说有个儿媳与公公不和,不仅不孝敬公公,还经常辱骂、甩脸色。四邻八里都这个这个媳妇比较泼辣,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谩骂之后,公公终于受不住了,选了一个猿啼鸦鸣的黑夜,三尺白绫挂在了大门门梁上。不仅如此,在老人丧事的时候还要装扮成孝子贤媳的作秀。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去年大火的热剧《安家》,房似锦的爷爷,也是被霸道的媳妇和不孝的儿子生生逼死的,最终导致母女翻脸的地步。近年来,年迈的父母状告不孝的儿女求赡养的案件层出不穷,不少年迈的老人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成人,也好不容易得享高寿,儿孙满堂,但可怜的是儿孙满堂却老无所依。

其实,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老人,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低收入家庭。

正如《喜丧》中二女儿和二女婿的对话,一个“钱”字道尽了多少贫贱夫妻的苦楚。

视频加载中...

03‍

之前有一位农民看病,经过医院各种检查花了上千元,诊断结果是癌症。老人崩溃了,无奈的准备离开回家,医生问:“你怎么不治了”,老人痛苦地说:“不治了,治,家破人亡,不治,人亡家还在。

多么令人心酸的一幕啊!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自杀率与年龄成正比,自杀率与经济收入成反比。也就是自杀率年纪越高自杀率越高,农村老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很明显经济因素与年龄因素是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我来自南方的一个小村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与老人家聊天比较多,所以也知道他们的一些想法。他们开朗乐观、乐于助人,但乐观的背后是老年人普遍的孤独感。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逐渐将青年人、中年人吸引过去,而留在乡村老家的,基本都是些老年人和留守儿童。

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其实比较单调孤寂,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感叹着往昔的青葱岁月。只有过年过节难得盼儿盼女回家团圆,但儿女也是脚步匆匆,转眼又要回城。身体好点的老人,没事的时候就会过去找别人聊天,三五成群地坐着,从黎明到黄昏。身体不好的老人就更惨了,可能一年到头都没几个人跟他们说过话。

我在读初中、高中的时候都是在学校寄宿,爷爷奶奶过世的早,爸妈也是一直在外打工。周末我有空就会回家,每次还刚进村,就听到老人长辈热情地招呼,争着喊过去吃饭。每每想到这些,内心都是一股汩汩的暖流。我也非常乐意跟老人家交流,他们善良、纯朴、暖心,他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真实刻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也爱八卦四邻八里的家长里短。他们没有青年人的固执、没有中年人的傲慢,更多的是岁月的包容和释怀。

其实很多老人家内心普遍孤独,他们要的真的不多,生活上能够自给自足决不有求于人,也不拖累子女,仅仅只是闲暇时候的嘘寒问暖和谈天侃地就能消减他们内心的孤寂。

他们平时有些小病小痛,都不愿意去医院看病花钱,实在扛不住才会去医院,而往往这时候小病容易拖成大病,真的到了老的不能动、病的起不来床的时候,他们也会消极厌世,不愿拖累子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农村老人普遍不太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耳熟能详的歌曲其实唱出的就是爸爸妈妈的心声。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2.64亿老龄化人口,中国养老之路在何方

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心声,在有些家庭里,却如同盼星星、盼月亮一样难以实现。很多儿女也想回家尽孝,但生活却把他们抛向远方......

在大型纪录片《养老中国》里曾经提到:“孝道,曾经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根基,也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却面临着崩塌的危险。家庭在逐渐解析,生活方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养老标准在逐渐提高,养老传统面临着严峻挑战,老龄化背景下,我们要么固步自封,要么学习和创造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方法,建立满足现代需求的现代养老体系,除此别无他路,因此,今天就是中国养老革命性的时代,就是中国养老树立里程碑的时代,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迫使我们必须扪心自问,中国养老,路在何方?”

04‍

随着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全国人口已经有14.1亿人,而在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龄化人口超2.64亿,占比18.7%,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加深的情况下,在中国养老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在老年人人口自杀率升高的情况下,养老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也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那么,中国养老,路在何方?以下是编者的一些愚见。

1.必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应该是一两个人来探讨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社会性的广泛关注,发动群体的力量来做探讨,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们必能破局。

2.儿女的孝顺依然是最重要的环节

孝顺,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亲情的纽带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奉献了太多太多。古有“二十四孝”,今也有“新二十四孝”。一句问候、一通电话、一通视频、一次回家......我们能为父母也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做得太少太少。

想想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父母为我们做了太多太多。再想想父母那满是皱纹的双手,想想父母那苍苍的白发,想想父母那充满期盼的目光。百善以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该是我们好好孝顺父母的时候了。世间什么都能等,唯独孝敬父母不能等,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烧那无用的坟前万堆灰!

3.教育的引领尤其重要

教育是价值观的引领,父母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孝道文化,不单单只看重成绩,还应该更注重品德教育。平时应该多带孩子看看长辈,建立隔代情谊,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孝顺,因为孝顺是刻在骨子里的。对此,古希腊先哲伊索克拉底也曾说过:“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除了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也显得尤其的重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才能,其实更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品德。毕竟,“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

同时,社会应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孝道文化,将我中华的孝道文化继承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养老体系的健全以及养老模式的创新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众多的民生工程对社会民生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我国也已经脱离绝对贫困,但老年人的福利待遇还有待于提高。比如我国的广大农民和农民工群体很多都是没有购买社保的,后续的养老金就是个问题。

另外,像养老院、老年之家、老年文化广场、养老服务站等应该多多配置,从多方面来完善老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服务、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诉求。

人口老龄化日渐加深的今天,中国的养老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应该是社会性足够的重视,然后不断的摸索的尝试中不断完善。

愿中国每个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健康生活、安享晚年!

剧风眼,与你一起从电影的视角看世界,非常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与评论,感谢您与编者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中国   喜丧   人口   扁担   养老院   孝道   老太太   老年人   儿女   人口普查   儿子   老人   父母   妈妈   孩子   社会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