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本文转自作者 | 张璐诗 的文章

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酒店39层服务式公寓的窗外景观

来自新加坡的泛太平洋酒店内随时会遇到熟悉的元素,比如中国画、兰花与南洋美食,窗外是无敌的伦敦高空景观。
站在伦敦泛太平洋酒店(Pan Pacific London)套房目测30度的转角落地玻璃前,有点像站在一艘轮船的船头上。诺曼•福斯特设计建造的“腌黄瓜”大厦近在咫尺,金融城的车水马龙就在脚下。“腌黄瓜”虽然已矗立18年,却至今是伦敦新地标的代表。我知道这一景观将是伦敦泛太平洋酒店的杀手锏;就好比10年前建起的72层碎片大厦上那间酒店对世界各国游客们的吸引力。不同朝向的套房,还能看到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桥等伦敦地标。

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伦敦泛太平洋酒店的无边泳池

我还注意到了酒店的另一处独特:伦敦市中心带泳池的酒店至今依然稀缺,即使有泳池也大多安排在地下层。而伦敦泛太平洋的4层有一个宽敞的无边泳池,正对着落地玻璃外的老教堂、新大厦,还有不断来往的红色双层巴士。换做是正常时期,估计这里早“下”满“饺子”了;但我入住时,泳池四周静悄悄。酒店没有回答我当前入住率的问题,从早餐与午饭时间的情况看来,估计也不会太高。疫情拖延了酒店10个月的施工进程,如今尽管如期开门迎客,看来还需经历国际旅行全面恢复之前的缓冲期。

金融城一带新开发了多幢现代高楼,与遍布文物建筑的旧城中心风貌气质截然不同。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进军欧洲所开的这第一所酒店楼高43层,但客房到19层为止,20到41层是服务式公寓“The Sky Residences”。对比国内新酒店,并不算“摩天”;但如果与现代建筑仍属稀缺的伦敦自身比较,新近开业的这幢伦敦泛太平洋酒店物业,已是城中少有拥有高空景观的酒店。The Sky Residences从今年夏天已经开盘,房型从一房到三房一厅不等,起价130万英镑,可以使用酒店内的泳池和健身设施。我顺便上到了39层的三房一厅样板房看了一眼,从“腌黄瓜”到伦敦塔桥的景观有点无敌,当然价格也飙到了4百多万英镑。

酒店就在繁忙的利物浦街火车站步行几分钟之外,边上还新开了极受市民欢迎的意大利食品中心Eataly,但甫一走进酒店内,全面隔音的落地玻璃就将闹市繁嚣挡在了身后。整座酒店不论公共空间还是客房之内,纽约设计师双人组Yabu Pushelberg统一用了柔和中性的色调,没有花哨处理,据说设计目标就是要让客人“瞬间放松”。店内随时会遇到熟悉的元素,比如长廊里的中国画;大堂茶厅“兰苑”(Orchid Lounge)内摆满小型兰花;鸡尾酒吧起名叫“姜花”(Ginger Lily),听见这个名字我已闻到了岭南夏季的熟悉奇香,据说花艺师曾在英国努力寻找来自热带的姜花,可惜最终未果。

一天下来,我感觉食物才是这家酒店最大的特色。这包括了既提供英式早餐、龙虾蛋饼,也提供白粥小菜、鸡丝米线的早饭;Straits Kitchen里有马来西亚后厨炮制的南洋风味餐食比如辣椒炒蟹、虾酱鸡、星洲炒米,还有起名为“杨贵妃”的自创鸡尾酒;以及由籍贯潮州的新加坡点心师黄淑柔(Cherish Finden)主理的中西合璧下午茶。


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新加坡点心师黄淑柔


下午茶一个特色是各款茶任选,并无限续杯。茶品牌来自一位英国茶爱好者创办的“Rare Tea”,近年来得到不少伦敦高端食肆的追捧。这些年在不同酒店、餐厅喝过不少此品牌的散茶,可惜没法认同大家都小心遵循的Rare Tea创办人所宣扬的泡茶法。茶叶新鲜度和质量已很值得商榷,暂且不表;端上来的大茶壶里只有色泽极浅的茶水,茶叶已撤走。问侍应生,回答是“已按照泡茶指示泡好”。喝进嘴里的不论冻顶乌龙还是白毫银针,都淡如清水。英国人近年对茶道兴趣逐渐浓厚,期待这家新加坡酒店打入欧洲市场带来南洋饮食文化时,也能带头打破目前人云亦云的现状,请英国人民喝上真正的好茶就更好了。

很多来捧场下午茶的食客,都冲着英国电视Channel 4的烹饪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的评委Cherish黄淑柔而来。20年前移居伦敦的Cherish,10多年前受邀出任曾开创英国酒店下午茶的伦敦朗廷酒店点心部总厨,7年前开始成为英国电视烹饪界的常客。这几年她与比利时Gopa巧克力密切合作,原本打算回新加坡一段时间,却刚好收到了Pan Pacific伦敦酒店的总经理Ann联系,请她来担任点心部行政总厨。Cherish年轻时就曾在新加坡的泛太平洋酒店工作过,到了这间“自家人”的新店里,她明显更有创新和分享的空间。在下午茶中,黄淑柔构想了很久,如何将亚洲风味与英国人的口味融合在一起。最终她设计出了一套“所见非所得”的趣味茶餐。


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黄淑柔回忆童年而设计的下午茶餐甜品部分


比如当中的麻薯(糯米团),Cherish用奶油巧克力酱(ganache)代替英国人不太习惯的红豆,她用虾饺、蘑菇包、叉烧酥和咖哩角等点心取代了英式传统的迷你三明治和司康,甜点部分则是一盘来自她在新加坡的童年回忆:用柚子、抹茶、黑芝麻砌造的“长衫”(旗袍),用荔枝泡芙、玫瑰露球和奶油造出黄淑柔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荔枝造型甜点,用巧克力制造装满芒果的“椰子壳”,最后还少不了她自己设计创造的67%巧克力,里面加了果仁糖、布朗尼等夹心。但最特别的还是上甜点之前,黄淑柔用小小的一块“全味”(Umami)点心作为咸点和甜品的过渡:加了酱油的焦糖,夹在海草、芝麻的牛油饼干里,没有一种特别夺味的,细腻和谐又奇妙。在这块小点心上,Cherish还贴上了鲤鱼图案,带入南洋传统中的“好意头”,背景则铺上“中国红”。在此之前,我每次在用过英式下午茶后,都腻得不想再回头;这一次,下午茶结束后我还有点意犹未尽。


欧洲首家泛太平洋酒店:亚洲味与伦敦腔

黄淑柔设计制作的巧克力与刺果蕃荔枝冰激淋甜点


黄淑柔说自己想念的家常味道就是海南鸡饭。我在酒店的Straits Kitchen里也吃到了,只不过因为要照顾英国食客的口味,鸡皮已剥去,用料也主要是本地人偏爱的鸡胸肉部分。餐后我尝试了Cherish为酒店专门设计的巧克力甜点,旁边的雪葩是提取新马一带常见的热带水果红毛榴莲(刺果番荔枝)果肉做成,令人深感独特。当初听说“泛太平洋”在伦敦开店时,我真没想到会有这么亲切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伦敦   太平洋   南洋   酒店   新加坡   欧洲   英国   亚洲   泳池   甜点   荔枝   英国人   黄瓜   点心   景观   巧克力   下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