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的文人骚客,无不风流多情。

从 “隔河的牛郎织女骑着牛儿在天街闲游”和“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一诗句中的意象足以体会到中国现代作家郭沫若先生的极致浪漫和斐然文采。

正如“风流才子”一词,才华横溢之人常与多情甚至滥情挂钩;同样郭沫若的精彩诗作也与丰富的感情经历脱不开关系。在郭沫若的人生中,这四个女人陪伴他度过了不同的阶段,分别是:原配发妻、日本妻子、于氏姐妹。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发妻独守68年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张琼华,二人的姻缘出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产物。

1912年20岁的郭沫若和22岁的张琼华在家长的安排下喜结连理,但这桩在父母亲戚眼中门当户对的好姻缘却不是郭沫若想要的,在他看来自己与这个妻子毫无任何感情基础和共同语言。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新婚五天郭沫若离家而去,妻子张琼华为人忠厚,虽然丈夫新婚便抛下家庭不管,但深受封建时期女子三从四德教育的她没有怨恨命运的不公,而是恪守孝道、任劳任怨。

她在家上要侍奉公婆、下理家务,尽心竭力履行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

丈夫郭沫若这一去便是一辈子,原配妻子张琼华就这样一直独守家中,一守便是68年;直到张琼华病逝二人都不曾离异,名义上仍然是夫妻;实际上空担夫妻之名,一生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后代。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日本妻子为爱改名改国籍

郭沫若的第二任妻子郭安娜是个日本人,原名佐藤富子,与郭沫若自由恋爱,二人育有四男一女,后加入中国国籍。1995年郭安娜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她是郭沫若数任妻子中最为长寿且下场最好的一位了。

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东京圣路加病院邂逅了在冈山高等学校读医科的佐藤富子。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22岁的佐藤富子,是一位气质温婉的矜贵淑女,再加上护士的职业浸染,使她的性格更添温柔可人和善解人意,是无数男青年倾慕交往的对象。

碍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始郭沫若与佐藤富子只通过书信往来;很快,年纪轻轻、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便被才子细腻浪漫的情诗所打动。纯情少女自以为找到了毕生真爱,不想这正是她厄运降临前的一点甜头罢了。

在老家已有一位原配妻子的郭大才子凭借过人才华和浪漫攻势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异国少女的芳心,二人迅速开启热恋。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佐藤富子不顾家庭反对便与郭沫若私定终生,她辞去工作,与郭沫若在冈山开始了同居生活,郭沫若为她取了中国名字郭安娜。

名门淑女一朝为爱变成贫穷主妇,郭安娜为了支持郭沫若的学业甘愿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可即使她自我牺牲,退让到如此地步,还是没有换来丈夫的余生相守。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心系祖国的热血同胞郭沫若决定回国参加抗日,他没有向郭安娜说明情况便不辞而别,一如多年前抛下发妻离家而去那般无二。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可顺利到达上海的郭沫若却不曾顾及到他此举带给郭安娜的灭顶之灾,郭安娜锒铛入狱,受尽苦楚才得以保释。

为郭沫若受尽苦难的郭安娜痴情守候了十多年,1948年郭安娜拖家带口飘洋过海来中国寻夫,可人找到时却得知对方早已与其他女子生儿育女,郭沫若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终于令郭安娜爱情梦破碎,痴情错付。

建国后,在国家的帮助下,郭安娜加入中国籍,后来还被推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晚年幸福,备受尊敬,也算是一生凄苦,终得善终,可郭沫若的其他妻子就没有她这样好的福气了。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于氏姐妹先后自杀

处处留情的郭沫若先后结识于氏姐妹,姐妹俩最后都自杀身亡:姐姐于立忱与郭沫若相识于1934年,1937在上海自缢身亡;妹妹于立群是郭沫若最后一任妻子,1979年自缢死于北京故居。

1934年,记者于立忱公费到日本治病,于立忱的住所与居住在日本的的中国作家郭沫若的住所很近,异国遇知音,他乡遇故知,渐渐地二人便无话不谈,来往甚密。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面对这样一位明眸皓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年轻美女记者,家乡有一位原配妻子、日本有一位现任夫人的郭沫若又情难自抑了,虽不受世人祝福,但二人仍密切交往。

1937年初于立忱返回上海,期间她一直为病痛所折磨,身体状态每况愈下,1937年5月于立忱在上海自杀身亡。

根据有关报道称,于立忱死前留下这样一封绝命书:“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这短短十七字足见这位刚烈女子的哀愤决绝,其中既有对当时国情的失望、对自己身体的绝望、也有对自己情感的失意。

于氏姐妹长相相似,都是十足的美人胚子,但与长姐于立忱的外向活泼不同,妹妹于立群性格偏文静,虽然曾演过话剧、拍过电影,但她不似一般明星的浮夸作派,而是为人稳重端庄,言谈举止间更显大家之姿。

1937年从日本归国抗日的郭沫若在友人的介绍,于抗日救亡文艺演出中认识了于立群。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于立群姣好的容貌和出色的表演才能足以打动这位风流才子的花心,再加上姐妹俩颇为相似的长相,郭沫若立马便对于立群一见如故。

郭沫若直言见到于立群就仿佛又见到昔日爱侣于立忱,本着爱屋及乌的心态,郭沫若对于立群更加怜爱。

但是这些琐碎情事郭沫若并没有对于立群提起过,郭沫若当时已经是大有所成的中年人,年长于立群24岁,又是长姐的挚友,所以郭沫若在于立群心目中是德高望重的形象。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1938年于立群与郭沫若同居,此后二人携手一起走过数段艰难岁月,历经风风雨雨都没有放开对方的手。1978年,风流潇洒一生的郭沫若去世。

于立群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丈夫与长姐于立忱爱恨情仇的秘密,这才认清自己一直相敬如宾的丈夫的真面目。

于立群三观破碎,难以相信这一有悖伦理的事实,最终选择上吊自杀来赎罪,还自己一片清净,享年63岁,结局十分悲凉。

郭沫若的4个女人:发妻独守68年,一个为改国籍,一对姐妹花自杀

虽说自古才子多风流,多段情感纠葛才赋予了诗人郭沫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正是如此才创作出一首首温情浪漫、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同时,放任发妻独守家中68年不管不顾是没有尽到丈夫应尽的家庭责任,与后几任妻子、情人在已有原配妻子且未离异的情况下同居、生子,是违反法律和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郭沫若的多情是导致几位女子一生凄苦的罪魁祸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郭沫若   发妻   冈山   国籍   风流才子   凄苦   原配   日本   上海   中国   姐妹花   丈夫   妻子   姐妹   女子   浪漫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