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高尔基

游戏,并不仅仅是玩,而是创造性活动的初级养成形态。

不少家长都明白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也喜欢给孩子买玩具,希望这些玩具可以让孩子开心快乐,如果孩子能让孩子激发创造性潜能、打开认识世界的途径,那真地再好不过了。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对大人买的玩具感兴趣。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演员陶虹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她在节目中透露,她给女儿买了积木,原以为孩子会喜欢,结果孩子根本不肯玩,走过来转一圈就走了。后来,陶虹发现,孩子趁她不在的时候才去摸积木。原来,陶虹自己玩得太好了,让孩子产生了挫败感。

后来,陶虹有意地“表演失败”,故意把积木搭地歪歪扭扭,一不小心就塌了。 没想到,孩子竟然一下子来了兴趣。

陶虹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朋友也会遇到。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你买的玩具?为什么“表演失败”竟然可以激发孩子这么大的游戏兴趣?

一、孩子大脑里的“快乐荷尔蒙”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为什么孩子在游戏时会那么快乐?

为什么他们在游戏中会那么富有创造性?那么专注?而且长时间地不知疲惫?

因为,当孩子们沉浸于游戏中时,在他们脑内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上传递这快乐的信息——脑内吗啡,又称“快乐荷尔蒙”。

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全面阐释了“脑内吗啡”的作用:

当我们精力充沛地工作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干劲,但如果多巴胺分泌过多,能量消耗过头,就会造成早逝。缺乏能量,事业无从谈起;但如果不顾一切激发能量,又会濒临死亡。难道没有平衡的捷径吗?善用脑内吗啡就是一条捷径,分泌出脑内吗啡,多巴胺就能发挥出平时的10倍、20倍的功能作用。

不仅如此,脑内吗啡与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关联,在人体的免疫体系中有一种发挥重要作用的白血球NK细胞的表面也存在受体,而脑内吗啡对这些受体产生作用。当脑内分泌β-内啡肽(脑内吗啡的一种)时,NK细胞也会十分活跃,人体免疫力提高,从而防御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那么,如何才能产生脑内吗啡呢?

脑内吗啡分泌出来时,脑波处于α波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禅定状态、冥想、静修等。放松而专注导致脑电波减缓,α波的数量和振幅增加,放松越深,脑电波越慢,不同皮层区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同步性与一致性,未开发的脑细胞与已开发的相邻脑细胞之间出现能量交换,未开发的脑细胞便参与到大脑活动,被开发了。

这种放松而专注的状态被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米哈里.茨克森明哈里把它描述为“最佳学习态”:一种全神贯注的状体,全身心沉浸于一种奇妙的感觉,即你能控制当前的状况,你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处在“最佳学习态”时,能够毫无遗漏地吸收并最大限度地理解你所学习的东西。

毫无疑问,对于纯真的孩子而言,沉浸于游戏中的他们才是“最佳学习态”,此时的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里,充分地幻想、想象,全然不顾周围人在做什么、想什么,调动全部的脑细胞为自己的游戏解锁一个又一个新鲜的玩法。此时的孩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们的脑波处于α波状态,正如饥似渴地从游戏中获取并创造着新鲜的知识。

二、大人主导游戏的三种错误做法

并不是孩子只要在游戏,就能激发“快乐荷尔蒙”,进入专注而高效的“最佳学习态”。而是,只有当孩子能够主导游戏,并能够沉浸其中时,才能释放α波。

如果家长主导了游戏,没有让孩子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不能充分调动孩子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话,是不能产生积极的游戏效应的。

常见的家长主导游戏的错误做法有三种:

第一种:“上帝视角”陪伴孩子玩游戏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很多家长喜欢以“上帝视角”陪伴孩子,大人知道一切玩具的玩法,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搭出最高的积木,既然大人都已经做这么好了,我肯定是做不好的。孩子会感到挫折和沮丧。

陶虹在一开始,显然是犯了“上帝视角”的错误。庆幸的是,她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并且表演了一出“示弱戏”,让孩子意识到:原来妈妈也是有不足的,是会犯错误的。当她意识到这点后,顿时有了信心,重新激发了自己游戏的乐趣。

第二种:向孩子传递游戏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是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海边玩,家长会忍不住地带孩子去踏浪、踩水,认为这才是大海最有魅力的地方。但孩子偏不,他就喜欢一个劲儿地挖沙,把沙子挖出一个大洞,然后看着从洞里冒出水,他们便兴奋不已。

每种玩具都有自己的说明书,但这些说明书在孩子眼里未必有用,他们会用自己的小手解锁很多新的玩法,并乐此不疲。只要孩子喜欢,兴趣盎然地在玩,大人大可不必告诉他:“你这样玩是不正确的,正确的玩法是……”

第三种:限制孩子游戏的自由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当孩子游戏的时候,不少家长会不由自主地去控制他们:孩子在画画,家长会抓住孩子的手腕说“不要把颜料弄到桌子上了”;孩子拿自己的玩具去洗澡,家长会纠正“不要把变形警车放到浴缸里”;孩子跟别的小朋友玩捉迷藏,家长追着在后面跑“不要跑太快了”;孩子在捏橡皮泥,家长会命令“照我这样做!”

家长这种命令的语气、不敢放松的心情、随时随地的监督,实际上是对孩子玩游戏自由的限制。当家长控制孩子的游戏时,孩子渐渐会失去玩的乐趣,放弃自我的想法,学会顺从家长, 但情感上会与家长产生疏离。

三、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玩游戏

《亲子游戏》的作者苏·詹纳曾多次发现,在和父母玩耍时,很少主导的孩子往往会有不良行为的表现。当这些孩子的父母试着让孩子主导游戏时,孩子则会停止挑衅性行为。

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把这项“工作”的主导权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时,家长到底该怎样参与其中,要看孩子的意图,看孩子究竟想让你怎样参与到游戏当中。

第一、 提供安全可靠的玩具。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不需要孩子互动的玩具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欲望都市》中,夏洛特给米兰达的孩子挑选玩具时这么说。没错,一个“优秀的玩具”必须得具备互动的特质。好的玩具能够与孩子良好的互动,并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孩子不断探索。

同时,在挑选玩具时,家长要多方面检查玩具的属性,玩具本身要是安全而可靠的。值得一提的是,不建议家长购买电子玩具,尤其是“学习类玩具”,比如字母点读、按键唱歌类的玩具,这些并不能激发孩子的互动性。

第二、 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游戏的环境除了能够避免危险外,最好是平等而舒适的。对于孩子而言,大多数时间是在地板上玩耍的,他们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感觉很放松。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他们在地板上的话,那么,大人们通常也要蹲下来才能跟他们一起玩,这种环境是亲切而平等的,少有大人们居高临下而产生的压力。

大人们为孩子创造游戏环境时,只需要限制孩子不伤害他人,不毁坏玩具即可,其他的,交由孩子自己去主导。

第三、平等地参与游戏。

游戏的智慧——激发孩子大脑中的“快乐荷尔蒙”

大人的参与,往往会让孩子更开心,同时,大人的参与也会提升孩子玩游戏的层次。专家把成人的参与称为“搭建脚手架”,可以帮助孩子迅速提高游戏的复杂性。在大人的引导下,孩子会探索更加有趣的游戏主题,寻找更加丰富的游戏方法,玩的时间也会更加持久。

但一定要注意:“搭建脚手架”,只是引导,而不是主导。家长在跟孩子游戏的时候,要始终着眼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玩耍中引导孩子多多与其他人的参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更多地表达、更多地探索、更多地与人协作。但具体执行情况,还是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

参考文献:

1、[日]春山茂雄著,郑民钦译,脑内革命(第一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第1版

2、[美]詹恩·伯尔曼著,王华颖、刘娜译,超级宝贝,重庆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END.

人鱼妈妈,硕士妈妈,教育类自由撰稿人。分享育儿经验,传递科学育儿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孩子   多巴胺   快乐   吗啡   游戏   家长会   积木   荷尔蒙   玩法   脑细胞   主导   大人   家长   错误   智慧   玩具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