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如果你有家庭教育的困惑,欢迎咨询

点击上面的“关注”,为您解决家庭教育难题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作者:人鱼妈妈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小欢喜》马上要剧终了,回头看看这三个性格鲜明的高考生,陡然发现:其实他们的命运,早就隐藏在各自的名字里。方一凡,一个平凡快乐的大男孩;乔英子,怀揣航天英雄们的孩子;季杨杨,一个从小被寄养在外的孩子。

尤其是“季杨杨”这个名字,代表了现代家庭中很多长期被寄养在外的孩子。被寄养的孩子,有一部分成为留守儿童,有一部分成为寄养在亲戚家的外人,他们的性格多多少少都会打上“寄养”的烙印。

1、从小被“寄养”的季杨杨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季杨杨,在《小欢喜》一开场就出现了:穿着炫酷的赛车服,大摇大摆地把法拉利开到了高中校园,并与正在直播的方一凡发生了冲突。他的性格标签:屌炸、炫酷、张扬、叛逆。

这样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原生家庭?贵族?暴发户?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孩子,竟然来自一个节俭、务实、低调的官员家庭。季杨杨的父亲季胜利是副区长,为官清廉、质朴踏实,母亲刘静温柔贤淑、通情达理,这样的家庭组合,按理来说不应该养出季杨杨这样性格的孩子。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这之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没错,问题出在“寄养”上。

由于季杨杨父母工作的原因,妈妈刘静跟随父亲四处调任,很少陪伴季杨杨。季杨杨从小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去世后,又被寄养到外婆家。他行为里的乖张、自大、目无纪律,其实正是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2、城市寄养儿童: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寄养”,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托付给别人抚养或饲养”。寄养,包括亲属寄养和机构寄养。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过去,我们常说的寄养儿童通常指农村的留守儿童;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孩子也被寄养: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工作日送到老人家里,周末才接回来;有些全年放在老人家,逢年过节才会去看看孩子。

这些被寄养的城市孩子,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城市寄养儿童”。他们被寄养,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相反,很多被寄养的孩子家庭条件都还不错。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这个群体数量大概有多少呢?

一项《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的研究,选取61个班3050名学生家长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是“有的家庭父母双全,但他们常年不在孩子身边(出外经商、出国留学、犯罪在押、因公派出等),孩子不得已寄养在亲戚或者朋友的家中,这类孩子在班里占到了10%左右。”全国有3亿多儿童,10%的比例,就有3000万左右的儿童被寄养。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3、寄养影响孩子性格:缺爱、敏感、不安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童年时期被寄养,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在他的《儿童社会》一书中,把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0-1.5岁)、儿童期(11.5-3岁)、学龄初期(3-5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期(25-65岁)和成熟期(65岁以上)。通常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在青春期早期完成,但寄养儿童通常会出现“心理延缓期”,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完成自我建构,会经常困惑:“我是谁?我父母是谁?”

这种自我认同的缺失,会让孩子们变得缺乏安全感、敏感、易怒。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章毓光在《〈红楼梦〉中三个家庭教育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林黛玉“爱使小性子”、动不动掉眼泪、还时不时吃醋、妒嫉多疑等气质、性格特征,与她早期被迫所过的长期“寄养”生活密不可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明星阿娇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之后母亲再婚,她更是被四处寄养,甚至被寄养过托儿所。这样的经历让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众所周知的“艳照门”事件就是由于缺爱,遇到一点爱便以为是真爱。

陈学冬小时候也被寄养在大姨身边,他大姨曾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上说:“由于童年极度缺少安全感的寄养生活,让陈学冬以为只有自己对别人好,别人才不会不要自己。”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4、回到父母身边后,怎样修复断裂的亲子纽带

不同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是,多数城市寄养儿童到一定年龄后,还会回归父母身边,与原生家庭一起生活。并且,这些寄养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之后,呈现的共同特征是: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好,情感疏远,甚至呈现怨恨的情绪。

《小欢喜》中的季杨杨就是这样:当父母要跟他一同居住时,他显得很别扭、生分,不愿意跟父母说话。他心里其实还怀着对父亲的恨,觉得这些年来,是他为了工作抛弃了自己。当父亲季胜利逼着季杨杨为了法拉利动图事情道歉时,季杨杨终于爆发了,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自己的父亲:“对不起,我要向你道歉,是我影响了季区长的升官发财之路,我影响了季区长的仕途…….”

幸运的是,季杨杨的父母并没有采取对立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化亲子关系,而是选择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季杨杨,并且用朋友的身份努力去理解季杨杨,最终化解了接近冰点的亲子矛盾。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那么,当孩子重新回归家庭后,父母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修复疏离的亲子关系呢?

第一、走进孩子的生活,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接近孩子。

长期寄养在外的孩子,对于父母就像一座冰山,长期的缺爱让他们很排斥突然降临的关心。他们对父母带着怨恨,带着陌生,不知道该怎样与父母亲近。这个时候,可以先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攻破。季杨杨喜欢玩赛车,父亲季胜利不惜拖着肥胖的身体坐到飞驰的赛车里感受儿子的心情,还去游乐场玩赛车,去夹娃娃......想要化解孩子心中的冰山,父母要拥有火焰山一般的热情。

第二、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逐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

很多家长喜欢用说教的方式来跟孩子谈话,试图通过语言来走进孩子的内心。正如季胜利一样,他刚开始习惯性会对孩子说:“你有时间吗?我想跟你谈谈。”季杨杨一句话回绝:“没什么好谈的。”这时,季胜利采用了迂回的方式,在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VICTOR”与孩子聊天,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第三、与孩子建立共同的家庭目标,并为这个目标一起努力。

一个家庭,就像一艘共同航行的船,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家庭成员同心协力、共同努力。而这个共同目标,就是一起照顾季杨杨的妈妈。当季杨杨的妈妈刘静确诊患癌后,父子之间所有的矛盾在这一刻都显得无足轻重,对这个家庭共有的爱让他们彼此紧紧连在一起。每个家庭面临的情况不同,也可以设立其他爱的目标,比如一个远途旅行、家庭阅读、每周一餐等,营造爱的氛围。

《小欢喜》季杨杨名字含深意:从小被“寄养”,内心渴望爱

法国彭沙尔曾说:“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没有谁希望被“寄养”,每个孩子都值得父母最好的陪伴。工作再忙,也还是把孩子养在自己身边吧。

参考资料:

1、柳丝扬.寄养儿童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研巧.教育导刊(下半月)

2、王冰.城市寄养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湖州师巧学院学报

3、蔡敏,杨玉华."寄养儿童"城市新群体.新华毎日电讯

END.

人鱼妈妈,80后辣妈,喜欢研究家庭教育中的那点事,内省自己,外省人生。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法拉利   深意   在外   家庭教育   群体   内心   性格   父亲   父母   名字   身边   目标   妈妈   儿童   方式   孩子   家庭   城市   杨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