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若水

上网时,女儿的姥爷总会把看到的教育资讯发给我。这天,他又发来一条,关于中小学语文的重大改革,以及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慢慢划动屏幕到末尾,竟然看到八年级必读经典书目中赫然出现《摇摇晃晃的人间》,作者余秀华。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直至现在,网上文章里的必读书目仍是这样

余秀华是谁,想必常逛网络的文学爱好者都知一二。2014年,余秀华以一首无敌扎眼球的小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夜之间爆红网络: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对于余秀华的诗作入选小学生必读经典书,有网友留言称,余秀华的文章“看起来是对苦难生活的描述,但其中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字眼,极易让人产生联想”,将其作品列入必读书目不妥。对于这个质疑,四川省厅2019年10月21日回复网友表示:经查,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2018年以来向学校推荐的书目中,均未发现有余秀华所著作品。

我们暂且不管质疑与回应,单就这次子虚乌有的名人站队,余秀华就很了不起,她竟然做到被人列入与路遥、林语堂、曹雪芹等大家一栏被人仰视品读,试问有多少当代作家能做到

其实,作为一名日常需要照顾的脑瘫患者,余秀华并未上完高中,但她只为一个爱好不停写了20年,不仅让梦想在土里开花结果,还实现了让人仰望的自力更生。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余秀华给自己排序,我首先是一名农民,女人,其次再是一名脑瘫诗人

1,成名前, 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

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余秀华《我爱你》

余秀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一名普通村民。生于1976年的她无疑是不幸的,打从娘胎落地就因难产成了脑瘫儿。

6岁之前,她的行动靠爬行,6岁以后,她终于学会走路。但行动对于童年,直至现在都显得异常尴尬,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摇摇晃晃。当别的小朋友撵跑追打,当别的小朋友欢乐地跳皮筋,当体育课上同学们龙腾虎跃,余秀华只能做一名旁观者,因为身体的残疾她被隔离在另一个令人窒息的天地。

常被父母背着上下学过了好几年。小学,初中一晃而过。虽然脑瘫,余秀华的脑子并不笨。但,因为书写不便,速度太慢,余秀华的高中课程明显落下。高二学期,感觉高考无望的她决定退学回家。

回到并不富裕的家庭,很久以来,余秀华深感无助,并不知道自己能为这个家庭做些什么。她曾经养鸡喂兔,也到外面打过工,甚至去荆门市,观察天桥上的乞讨者如何行乞,以便自力更生,但最终都没做成。

迷茫无助的日子里,余秀华想到上学时对书写有过的爱好,2009年起,她开始用病痛扭曲,颤抖无力的手握笔写字,后来改用手指将自己的眼见所想敲成小诗。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在自家门口,一张简易的桌椅,一台笔记本,是余秀华快乐的天地

她的笔下流淌的是身边常见的物和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抒写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和妈妈一起回家》中她写道:

村里扩建公路,路基都毁了/连同一直挂在天上的月亮也毁了/一场雨,把刚刚踩出的一条小径毁了/一个年老的女人拉着一个走路不稳的女人/一双沾满泥巴的脚拖着另一双陷在泥巴里的脚……

在《麦子黄了》中,她用麦子的意象表达在农田里劳作一生的父亲,为家庭的付出。

“深夜,看见父亲背着月亮吸烟/那个生长过万顷麦子的脊背,越来越窄了/父亲啊,你的幸福是一层褐色的麦子皮/痛苦是纯白的麦子心/我很满意在这里降落/如一直麻雀儿衔着天空的蓝穿过。”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2,寂寂无名很多年,一夜红透全网络——余秀华,人生春天终来到。

2009年-2014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余秀华在诗词方面已耕耘五年,对于一个肢体受限的脑瘫患者,敲出的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用力,艰难。

在现实生活中,她与村人几乎是隔绝的,这里,也只是她生活的地方。他们不懂她的想法,那颗敏感的心思为何藏着那么多诗词,一个喂兔子的农民需要读那些泰戈尔徐志摩吗,他们对解决柴米油盐又有什么用处呢?

一切显得太矫情。

但,认准的路,不管别人如何看,义无反顾走下去。走着走着,一条坦途出现了。

混迹网络的余秀华开博客聊网友,将现实里无人可诉的心声敲进网络,现实里孤独的余秀华在网上有一群因文字走在一起的朋友们。天南地北的他们碰撞着思维的花朵,命运拐点出现了。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刘年,诗人,余秀华的伯乐,时任《诗刊》编辑

刘年,《诗刊》的编辑,为搜集稿源,发掘好诗人,常混迹各大信息平台。那天中午,昏昏欲睡的他照常在网络间游走,当无意中打开余秀华的博客,随着鼠标的上下滑动,刘年的眼睛亮了,从头看到尾,一种来自乡野春色刺亮了他的眼睛,他从余秀华朴素的,带着土腥味的小诗里读出了生命的朴实和不屈不饶。

刘年说:“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

2014年下半年,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词刊物——《诗刊》重点刊载了余秀华的诗。11月份,余秀华的诗及随笔又在《诗刊》博客及微信发布,更激起了一轮阅读和转发热潮。其中,一首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更是让余秀华一夜爆红。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远赴余秀华的家乡湖北进一步跟踪报道。

余秀华彻底火了,难以预料的一塌糊涂。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3,名气,经济是底气,她终于了却多年心愿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母亲的张罗与上门女婿伊世平结婚。男方来自外乡,家境贫寒,身体健康,比余秀华大13岁。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一个健康的儿子外,只剩下无尽的苦闷与不幸。

对于这段婚姻,纪录片导演范俭拍摄的《摇摇晃晃的人间》有大段反应。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范俭跟踪拍摄余秀华达一年之久,这是一部真实纪录知名女诗人余秀华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纪录片

余秀华和丈夫完全活在两个世界。

他常年外出打工,从不知读书为何物,连手机短信都不曾发过,而她,常年的天地则是自家院子,她的世界在网上。常年的两地分居让两个本就缺少共同语言的他们,越走越远。春节或农忙时节,他的回家带来的是两人无休止的争吵,吵架之后是余秀华一次次离婚的通碟。

连母亲也想不明白,自己的残疾女儿,怎么偏偏就看不上这个“健康”的女婿?

在别人眼中婚姻的完整和美满,有时候只是一个幌子,内里爬满了虱子。

我们从余秀华那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读出的是一个女人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求。董卿在《朗读者》中问她:“你的诗歌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篇章都在写爱情?”她直爽回答:“缺什么补什么”。

看媒体对余秀华的采访,我们会因她率真的回答莞尔一笑,却很少人换位思考,体会到她那藏在心底的卑微和深刻的孤独。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我爱你》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还总是蒙着脸/我一声不吭地吃饭……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养的狗,叫小巫 》

在成名后的2015年底,在经历了无数次吵闹后,余秀华最终与丈夫协议离婚,但她付出的代价是辛苦码字的15万元著作费。

纪录片的末尾,离了婚的余秀华似乎没有意想中兴奋,但她毕竟结束了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婚姻。

婚姻如饮水穿鞋,冷暖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任何人,随意用世俗的眼光和自我的标准去评判他人,总是异常不地道。

结束语:

著名学者和诗人沈睿称,“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名气的弥散,余秀华的性格和孤独也越来越强烈。

在被追逐被追捧的同时,也有无数不和谐的谩骂与指责。她无法强制别人的理解,面对这些,她更多的回应方式是回怼和嘻哈式的打情骂俏。

其实这何尝不是她跟世界相处的方式,用来何曾不是一种消解内心痛苦的方式。

离掉无爱婚姻,独自颠跛在《摇摇晃晃的人间》,她毁誉参半

作者:若水,

爱生活,想书写。涓涓意念,终汇成河。

茫茫人海,感恩遇见你。

文中用图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小诗   稗子   婚姻   毁誉参半   诗刊   自力更生   麦子   纪录片   中国   诗词   诗人   书目   诗歌   人间   春天   女人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