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1931年4月20日,毛主席指挥东路军一举占领了漳州。第二天,毛主席正在漳州开会,得到了长沙方面传来的确切消息:杨开慧已于1930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于长沙浏阳六外的识字岭,年仅29岁。牺牲时非常壮烈,三个孩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分别由地下党人转移到了上海。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噩耗传来,毛主席热泪奔流,他突然想起他和杨开慧初识的情景。毛主席和杨开慧初识,是杨开慧看中他写的一篇文章。

那是1914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杨开慧正在书房看书,窗外的天气好得很,她听见父亲在书房对着一位青年的文章赞不绝口,她马上放下书跑了过来,原来是父亲正在赞赏毛主席的一篇文章。

杨开慧轻轻走到父亲身旁,吃惊地问道:“爸爸,这是谁写的呀?我想见见他”。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一晃17年过去了,毛主席的大脑里,像过电影一样,忆起他和杨开慧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结婚的点点滴滴,直至分别,惊呼时间过得真快啊。

1923年冬天,在中共三大上被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的毛主席,受党组织委派,离开长沙远赴上海又辗转到广州,一路风雨兼程,参加国民党一大。辞别杨开慧时,还即兴写下一首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贺新郎》:“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照片来自影视剧照

1925年,杨开慧随毛主席到了韶山,她很快和当地的贫苦百姓打成一片,按照当地的风俗,和毛主席采取“走人家”的方式,深入贫穷农家开展调查,了解民生疾苦,并鼓励他们和地主豪绅进行坚决的斗争。

杨开慧还积极帮助毛主席开办农民夜校,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起了老师,为农民百姓传播革命真理,很快,韶山地区就办起了20多所农民夜校。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秋收起义部队去井冈山,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和保姆陈玉英回到了板仓,接着做党的地方工作。当时政治环境相当险恶,又距离较远,通信不畅,夫妻二人从此断了联系。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开慧乡板仓山庄

惊闻杨开慧牺牲的确切消息后,毛主席一连两天两夜没吃饭,没合眼,而且本身就睡眠不好的他,这下子严重地失眠了。

当时军情敌情复杂,国事家事连在一起,毛主席生病倒下了,中央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决定让他暂时离开部队,到长汀老古井去休养,调调身心。在休养所,被痛苦折磨的毛主席对守候在身旁的贺子珍说:“开慧之死,我毛润之百身莫赎啊!”

而贺子珍,是一直敬仰杨开慧的,这时,她含泪对毛主席说:“霞姐是我们党的好女儿,只是牺牲时太惨了,我真想替她去死,换她回来------”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贺子珍为什么称杨开慧霞姐呢?因为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生。

面对贺子珍的一席话,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平静地说:“要革命,总会有牺牲------”

后来一连多日,毛主席总是倚在休养所的竹床上,一次次在纸上书写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以表达自己对杨开慧的无比思念之情。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慎明教授考证,毛主席与贺子珍的联姻,源于误信杨开慧已牺牲。由于当时的交通、通信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在毛主席和贺子珍刚认识时,他派出的侦查员已告知他杨开慧牺牲了。

得知杨开慧牺牲,贺子珍含泪对毛主席说:我真想替她死,换她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长汀   长命   韶山   井冈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浏阳   漳州   休养所   牺牲   夜校   长沙   上海   书房   父亲   农民   杨开慧   贺子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