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庐山会议”,实际是两个会议的统称,一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时间是1959年7月2日到8月1日,另一个是八届八中全会,时间是同一年的8月2日到16日。“庐山会议”一开始时,开得比较轻松,会议期间,元帅之间或者串门拜访,或者结伴出游,朱老总还专门就庐山的美景作了诗,彭总也游览了含鄱口和仙人洞等景点,还和警卫下了象棋,看上去真有点儿“神仙会”的意思。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但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错误领会毛主席的意思,为了一己私利,发起了对彭总的错误批判,而且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历史悲剧。庐山会议结束后,元帅中排名第二的彭总退出了党中央领导的核心,在政治舞台上也止步不前了,林总出任国防部长和军委第一副主席。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庐山会议是1959年8月16日结束的,开完会的人员纷纷下了庐山,在九江餐厅用餐,餐厅里人非常多,摩肩接踵,大家都拼成一桌,热热闹闹的吃饭,却无人敢和彭总一起吃,他一个人独占一桌用餐。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回北京的时候,安排飞机的工作人员为了难,因为没有人愿意同彭总坐一个飞机。这时,一名开国上将走了过来,主动和彭总乘坐一架飞机,结果那一班飞机,就他和彭总两个人。他就是开国上将,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为什么张爱萍将军敢过来与彭总同机呢,因为他也是一名坚持真理、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老革命家,而且曾经是彭总的部下。1929年就参加了红军的张爱萍,当时所在的部队是红14军,后来去中央苏区,是因为身体受了伤。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之后,苏区的伤亡很大,张爱萍一心想去前线带兵打仗,后来他分到了红三军团,红三军团就是彭总的部队。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正是在彭总的直接领导下,张爱萍参与了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保卫遵义等重要战役,在长期的相处中,他对彭总的指挥才能、人格魅力、脾气秉性都佩服有加。他说:“我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彭老总!”在庐山会议上,囿于当时的形势,他也被迫违心地批评了彭总,但主要是实话实说,说彭总的脾气不好,爱骂人和训人,实际上是明批暗保。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其实张爱萍的性格和彭总有些相像。1957年,中央军委出台《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要求三年内必须裁员三十万,彭总选中张爱萍负责此项工作,在谈话时,彭总问张爱萍:整编是要得罪人的,一般没人愿意做,怎么样?你有信心吗?”张爱萍果断答道:“您有,我就有!”彭总很满意这样的回答,当即决定让张爱萍搬到他工作的地方,一起工作。

后来,整编这项工作果然遇到很多阻力,很多被迫交权的指挥官心中有怨气,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时,有人站起身来问:“我们是小米加步枪过来的,为什么现在反而不重视陆军了呢?”张爱萍反问:“你为什么不能从全局出发?”话音一落,这名同志不再说话了。这时有一名上将军衔的司令员质问张爱萍:“你的后台到底是谁?”面对质问,张爱萍沉吟了片刻答道:“我的后台是共产党。”此话一出,这名将军低着头坐下了,也不再讲话了。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庐山会议后,即从1959年9月起,张爱萍先后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等,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现场试验总指挥,并成功组织了我国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等试验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月,左腿致残,但特殊时期结束了以后,这位号称“全军最不能招惹的人物之一”的张爱萍,被重新起用,1982年11月,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尤其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方面,贡献巨大。

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回京,只有一名将军愿意同行,他后来怎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庐山   中央军委   中央政治局   国防部   会议   苏区   科委   军委   元帅   上将   战役   军团   国防   老总   将军   同行   飞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