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意思是,经过千百年演变推进的华夏文化,宋朝时达到最顶峰。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建窑天目曜变盏 图源:动脉影

受金兵入侵、家国破碎、皇帝被掳的影响,宋朝总是给人积弱的印象。

殊不知也是经济最繁荣、文化艺术最昌盛的朝代。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南宋 石雕笔架 图源:动脉影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定窑瓜式提梁壶 图源:动脉影

物质与文化的富足,让以文治国,“不睦堂皇富丽,追求宁静淡雅”理学思想的宋朝,自上而下都在追求大道至简的淡雅、极简之美。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画器物,在美学上领先世界一千年。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徽宗《听琴图》

宋瓷,越简单越高级

总有人问:什么最能代表宋朝高级审美?


马未都语:“宋瓷,是中国瓷器的顶峰,甚至是中国美学的顶峰。”

汝、哥、官、钧、定五大官窑,与以景德镇、磁州窑等为主的八大民窑系,将宋瓷带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学高度。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浅折腰承盘 图源:动脉影

“似玉非玉更胜玉”。

青如天、面如玉的天青色,是时代的绝笔丹青,也是文艺大师宋徽宗的最爱!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熏炉 图源:动脉影

“天下宋瓷,以汝为魁”。

汝瓷,天生具有宋人骨子里的含蓄质朴,没有过多纹样装饰,以雨过天青的釉色美取胜。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天青色圆洗 图源:动脉影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 图源:动脉影

本是败笔,宛如冰裂的开片纹痕,恰到好处的为淡色天青增添了一抹生机。

经过千百载的历史沉淀,别具一番沧桑之美。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青釉纸槌瓶 图源:微博@动脉影▲北宋 汝窑青釉纸槌瓶 图源:动脉影

美好事物如烟火流星,转瞬即逝。

受战火的影响,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汝瓷仅存徽宗在位的二十多载,传世作品不足百件。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温碗 图源:动脉影

靖康之变,迁都临安的南宋人,怀揣对故国的思念,想重新找回记忆中的那抹天青。

但技艺、气候、胎土均已改变,耗尽全力也烧不出想要的颜色。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图源:动脉影

渐渐不执着于此的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希望。

在官窑内烧出,胎料中多了一点铁少了玛瑙粉,釉薄处露紫的粉青。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南宋 官窑青釉葵口碗 图源:动脉影

龙泉窑内产出,胎薄釉厚、不开片,色泽如青梅般浓翠莹润的梅子青。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南宋 龙泉窑青釉瓜棱瓶 图源:动脉影

素雅的青瓷,是不加任何装饰的本色世界。

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注重精神至上的审美感受。

在收敛克制中,宁静之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呈现最高级的艺术形式。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北宋 汝窑葵口盏托 图源:动脉影

此青可待成追忆,千百年后仍令人念念不忘!

在不断地追寻中,渐渐幻化成“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南宋 哥窑五足洗 图源:动脉影

宋画,越简单意越浓

自古以来,帝王的审美决定或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

或许从一开始,宋朝注定要走上极简之路。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徽宗《瑞鹤图》

宋人绘画与前朝唐千差万别,不再爱大红大绿的艳色人物,更喜淡雅之气的黑白山水。

北宋时被誉为“古今第一”的李成,仅用淡墨就能表现出大山大水,丰富的层次和万千气象。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

米芾、米友仁,米氏父子的“小景山水”,只以墨色的自然晕染,就展示出烟雨掩映树木的朦胧之美。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

这种简逸之美到了南宋,愈发不可收拾。

南宋四家中的“马一角、夏半边”,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马远《踏歌图》

《寒江独钓图》马远的山水代表作。

大片空白构图,以简单严谨铁线描,绘出一叶扁舟、一人在船头独钓。

寥寥数笔,画得少到极致,画面却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面对画面浮想联翩,这种萧疏究竟是作者内心悲切的表露,还是看淡一切的旷达?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近九米长的《溪山清远图》,夏圭的绝世佳作。

虽是全景画卷,但是是半边构图。整个画面中心靠左,留有较多空白,计白当黑、虚中有实,境界空灵毓秀。

异常广阔、旷远的空间,不仅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境地,细品更回味无穷。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这种以少胜多、以无胜有的留白,恰到好处表达何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宗白华所说:“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马远《楼台观景图》

宋书,越简单越清逸

宋人尚意,书法中追求一种不拘法度的意境。

正如苏轼所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写字信手拈来,所留书卷有涂改痕迹,自然随性,真情流露。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苏轼《寒食帖》

字如其人,修养在心中。

文人们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用笔在心,平淡天真之中抒发胸中逸气。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

如果不当皇帝,宋徽宗必定是一个艺术家。

他独创的“瘦金体”,堪称一绝!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做人不要锋芒毕露,书法要适度藏锋。

这种传统理念,在徽宗这里完全反其道而行。介于行、楷之间的瘦金体,如屈铁断金,瘦挺爽利,笔笔露锋,意度天成。

将洒脱的性情和对美的执著、沉溺,表现得淋漓尽致,实乃“天下一人”!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词,越简单越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好美!

仿佛看见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引吭高歌。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好美!

深深感受到了爱国志士,一腔忠愤报国无门的愤慨。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辛弃疾小像》 作者:毛国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美!

好似听闻一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幽幽思念。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 作者:谢志高

宋词,宋代文学的最高典范。

一字、一词、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既书风花雪月,亦歌壮志豪情。

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古人的生活美学。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摄影师:景素

“三三五五棘篱门、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些不经意间的落笔,瞬间描绘出了传统院落美学。

跨越千年长河,人们努力从宋词中找寻美的灵感。

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都被吟唱成歌,淡淡幽情无与伦比。

宋人,越简单越有烟火气

佛道儒三教合流的宋朝,所追求的极简并不是形式上的简化,更是生活与精神上的简单。

不求富贵华丽,更喜欢在平淡天真中,求一份精致与烟火气。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徽宗(传)《十八学士卷图》

传统“四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些往往被忽视的风雅小事,都被宋人做到了极致。

焚香,以往只限于贵族与佛堂,到了宋代成为社会时尚。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文人雅士们不仅在家居、宴客时点香,而且还自己制香,成立香学会。

把爱好当成一份事业去认真对待,于任性逍遥中体会高雅之趣。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李嵩《焚香听阮图》

点茶,是宋独有的茶道。

将茶碾成粉末,一边注水冲点一边用茶筅用力搅拌,直到茶水混合成乳状。

花样再多些,还可以像咖啡拉花那样,用茶匕勾画出山山水水各种图案。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摄影:景素

喝茶,这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经宋人之手,却发展为一门艺术,是品味更是享受。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刘松年《撵茶图》

宋文人不仅喜欢绘画,还爱在家中挂画。

将诗、词、字、画的名家卷轴挂于室内展示,约三五好友一起共赏是重要活动。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屏风为《竹汀鸳鸯图》

这不只是有钱人家的闲情逸致,市井人家也流行。

官府专门设有租赁书画、屏风的机构,买不起租来品赏也有无穷趣味。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观画》

插花,始于隋朝之前流行于唐朝宫廷,普及于宋代不同阶层之家的生活时尚。

宋人插花不似唐代富丽堂皇,更喜清疏风格的淡雅美。

花如其人,花的样式体现插花者的人生哲理与品行节操,内涵重于形式。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象君一边写一边赞叹,宋代人是真的会生活,会体验美。

这种美是气韵生动、有生命质感的。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它重视人的本身感受,身心愉悦的探索每一件事,再简单的事物,在宋人手中都能找出一番意趣,并发扬光大。

也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强烈热爱,促成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中的秀丽山河、盛世繁荣。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人心中自有山水,细微之下,平视生命,体验万物。

他们识美、爱美、创造美,把最好的文化美留给世人!

当过度追求断舍离、性冷淡的外来极简风时,不妨回头看看我们的宋朝。

就如毕加索与深泽直人所说:“最好的艺术、设计在中国!”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宋朝   官窑   瘦金体   龙泉   清远   宋人   插花   南宋   北宋   宋词   宋代   淡雅   动脉   美学   骨子里   中国人   简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