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在公众眼中,明星杨颖颜值高,名气大,又嫁了个黄晓明这般声名显赫的老公,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这样一个人物必然自视甚高,她也的确在公众场合时不时地夸夸自己。如果她夸自己的颜值倒还有得一说,而屡被吐槽演技的她有一次接受央视采访时居然夸起了自己的演技。

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顺利的话,现在应该能拿大满贯了”。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言下之意,她戏路坎坷,观众有眼无珠。

这下广大网友就听不顺耳了,纷纷对她展开猛烈攻击,弄得想夸夸自己的杨颖十分尴尬。

包括明星在内,大家都从内心里渴望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同与赞赏。这种意愿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有些人往往等不及或者干脆等不来别人的赞美,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夸起了自己。

其实夸自己不过也是“投石问路”,希望籍此引发后续跟进而已。

但夸奖或者说赞美他人其实也是一种艺术,操作不当或者言过其实,往往适得其反。

明星在电视上夸自己是这样,在生活中夸奖别人不当反搞得自己尴尬为难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一、夸奖失度,适得其反

A小姐和B小姐是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平日私交甚好,无话不谈。

B小姐有一个同在本单位供职的大学男同学C君,是部门负责人,才华横溢,年轻有为。B小姐平时谈起他来总是欣赏有加,不吝溢美之词。

后来A小姐与C君被抽调一同参加活动,有次闲聊时A小姐对C君谈起了B小姐对他的大为欣赏,还用了一些从B小姐那里听来的具体事例加以佐证。

其实A小姐此举也是一番美意,觉得无形中为B小姐的人际资源做了一些良好的维系和加固作用。

但她没想到培训结束之后B小姐却忽然对自己冷淡起来,令A小姐一头雾水,几番追问之下才得知事情原委。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原来有天晚上B小姐和夫君去C君家做客。C君本就不拘小节,闲聊间提起与A小姐的谈话,想也不想便笑责B小姐说,你以后少当着别人把我夸得一朵花似的,搞得我都怪不好意思的。

B小姐听了这话当时就觉得很窘,担心丈夫听了会不会多心。果然回到家后,两人就吵了一架。

A小姐这才明白是自己的赞扬过了头,反倒引发了一场不必要的家庭风波,给别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显而易见,在这个不大不小的交际事件中,A小姐犯了交浅言深的错误。尽管有着B小姐这样一层中间关系,但毕竟和C君刚刚相识,彼此还缺乏熟悉认知。

谈到B小姐对C君的赞赏,如果这样说“经常听B小姐提到你,她很欣赏你的能力,现在看来果然不假”,就显得得体,既达到了代为传达美意的良好意愿,又不露痕迹地表示了自己的赞赏之意。点到为止,皆大欢喜。

但经A小姐这么一处理,就难免给C君一种“自己的事情B小姐事无巨细都对别人大肆谈论”之感,不免略感困窘,心下暗责B小姐多事,以致惹出B小姐夫妻失和的风波。

所以,尽管A小姐本来在主观上并无恶意,但由于没有掌握好人际交往之间的尺度分寸,缺乏赞美的艺术性,才一番美意反倒招惹麻烦。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面对陌生之人和不明局面,以静制动,静以待变肯定有助于避免失误尴尬。

当代著名亲子专家林文采博士提出了心理营养的概念,她认为人需要五大心理营养,其中之一是肯定、赞美和认同,另外几个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被接纳、重要性与学习模范。

谁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优秀的成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夸”出来的。

这几年网络上流行的“夸夸群”,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人这一心理需求的强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际关系本就复杂而敏感,说话做事都须把握尺度,切忌唐突莽撞,如果在彼此关系尚未熟悉,对相关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请不要随便开口。

运用得当的夸奖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如果使用有误,就像错用了粘合剂,结果自然悲催。

赞美就像一副画,是要放在合适的地方才有美感的。

二、不明底细,贸然褒赞

我的一位老同学伟文,为人颇为豪爽,但性情粗疏,有时不免虑事不周。

某天他外出购物毕,恰巧在商场外的广场遇到同事F女士。F女士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正与一位白发儒雅的老者和一个看上去比F女士大不了几岁的中年女士并肩同行。

伟文因为初到新单位,和同事彼此不大熟悉,与F女士打过招呼之后,F女士刚刚向他介绍老者为她的父亲,伟文立即趋前与老者热情握手。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他见F女士和那位中年女士看起来年岁相差无几,而且面貌气质隐约有些相似,就想当然认为是姐妹俩。问了老者寿数后夸赞说,您老有福啊,身体硬朗不说,还有两个这么孝顺的女儿。一转眼看见旁边的女孩,又接着说,孙女也都这么大了,小妹妹长得好可爱!

按说这都是老年人爱听的话,不料话音刚落,老人却拂然变色。伟文正不知所措,小女孩大声纠正说,他不是我爷爷,是我爸爸,又一指F女士旁边的中年女士,那是我妈妈。

伟文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自己草率,闹出了张冠李戴的笑话。

他后来才知道,F女士的母亲十多年前因病去世。F女士的父亲后来与自己年龄相差二十余岁的助手结为伴侣,当时搞得社会舆论大哗。

F女士也因为不理解父亲的决定,一度父女失和绝交,近年来经人说合,才逐渐恢复往来。这次本来一家人难得一起出门休闲购物,不想与伟文不期而遇,闹出那么大一个误会,搞得大家都尴尬不已。

以常理而言,见到老人恭敬问好毕,顺便夸奖他身体健康硬朗,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其实是颇为符合国人的传统礼仪的,也会给一生辛劳的老人带来晚年幸福的满足感,原本礼仪周到,但因为伟文先入为主,只凭第一感觉便贸然出言夸赞,不但搞错关系,而且由此触动对方的一番陈年心结,反倒招致他人不悦,这不能不说是失之于莽撞。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在公共场所遇到熟人,与之同行的不识之人要先等熟人介绍后,方可按不同身份称呼问好,切忌想当然地主观评判。

当然以上只是两个个别事例,并不具普遍意义。但以现今社会人际关系之复杂微妙,类似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乏对应性。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可见,真诚地夸奖赞美别人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好事,既然是好事就应该多多益善。但凡事都有一定之规,赞亦有道。这个人首先应立足于真诚友善,具备发自内心的爱悦欣赏,而不要为目的而目的,刻意带有润滑关系甚至讨好对方的功利性。

而且,一定要赞美别人的话,真诚之外,也不能偷懒,最起码对方本身是什么情况,他喜欢什么憎厌什么,他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具备哪些特质何种形象,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就像创作一件作品要首先搜集材料一样,搜集的越充分,作品越丰满。

而且,赞美也是需要艺术性的。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拿捏一个好的点,摆脱陈旧肤浅的套路,不要吝于在真诚、有趣、具体这赞美三要素上多花心思。


你以为自己是在夸奖别人,弄不好你就趟了这些雷


比如MBTI创始人彭萦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她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她希望自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结果后来她的一位朋友送她一本书时就在扉页上写道,希望你早日成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其实这甚至算不上一句赞美,而只是一个祝愿,一时想起就不经意写下来的“突发灵感”,但对当事人来说显然是一个印象极为深刻的赞美。

要知道,一句高质量的赞美堪比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

有好作品的让人眼前一亮,也有好作品的隽永难忘。

畅销书《赞美的艺术》中有一句话,人与人之间在搭建心桥之前,需要先搭建一座语桥。

如果每个人都能避免错漏而正确搭建语桥,又何愁一条条畅行无阻的心桥不能彼此连通为一座心灵全方位无障碍的立体交通体系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目的   美意   佐证   莽撞   老者   人际关系   中年   女士   真诚   尴尬   不好   小姐   情况   关系   心理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