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赵薇新作《听看她说》,播出后,好评如潮。


尤其郝蕾出演的第七个单元剧《她和她的房间》,教科书级别的一镜到底被网友们吹爆演技同时也以家暴受害者的身份收割了网友们的一大波同情分。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郝蕾作为家暴的受害者,放在正剧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很显然,导演思考的还要远的多。

正剧结束后,后面的采访中郝蕾谈到家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因为小孩其实他学习如何去生活,然后如何与人交往,实际上他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一定是父母。如果父母是以这种方式对待他人的话,那他可能也只能学习到这种方式。”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在丈夫面前,郝蕾是无辜的受害者。


可是在孩子面前,正是父亲和母亲的“合谋”,一起完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会憎恨父亲,会同情母亲,可是潜意识里,他/她也同样憎恨母亲。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专门研究家庭暴力的心理学家Steven Stosny说过,比起孩子自己被殴打,孩子看到母亲被殴打被虐待所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大。他们常常自卑、敏感、脆弱、矛盾。


家暴型原生家庭,对孩子来说就是个悲剧。甚至常常,那个受害者的孩子,长大后就成了家暴的施加者。


还记得那个美妆博主宇芽吗?被44岁男友沱沱多次家暴。据说,沱沱的爸爸当年就是这样家暴妻子,脱光了衣服在街上打,沱沱痛恨他爸,亲手把他砍成重伤后去世。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曾经的受害者小男孩沱沱,变成了今天的施暴者男友沱沱。


为什么曾经的受害者,长大后会变成家暴的施加者?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今天我想做一个脑洞实验。


我们还是以《她和她的房间》这个故事为原型,但我们把主角切换成儿子小建,以孩子的视角重新讲述这个“好男孩”是如何炼成“家暴男”的。


新的剧本里,“7个镜头”。

看看这些年,小建都经历了些什么?



镜头一:

小建尚在母亲腹中。


不知道什么原因,父亲第一次家暴了母亲。一记耳光打得她不但当时懵逼,连整个人生都懵逼了。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母亲当时为什么不反抗呢?


不对,她反抗了。


但她反抗的方式是:操起一个啤酒瓶就死命地往自己肚子上怼。


她说:你打我,我就打你孩子。


还没出生,小建就遭遇了父母的双重家暴。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镜头二:

小建是一名小学生了。


父亲下海了,经商当老板,挣了好多钱。每次拿回一大包的钱回家,他们把钱捧起来,撒开。就像天女散花似的。那个时候,母亲在笑,她说她还挺喜欢那种感觉的。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小建看见了母亲的笑,原来母亲不止会哭,她还会笑。


她在父亲捧回钱的时候,她在笑。


小建想:钱还是挺好的,能让哭的人笑。


镜头三:

小建已经上初中了。


父亲有钱后,在外面找小情人,偶尔甚至还带回家。有一次被小建和母亲撞见。母亲拉着他想走,假装没看见,却被父亲叫住。他让母亲给他做饭,给他俩做饭。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我惊呆了。


我更惊呆的是母亲竟然照做了,四菜一汤,恭恭敬敬。


这一刻,小建‬厌恶父亲,但‬更厌恶母亲。


小建很想逃离这个家,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他怎么也逃不出他的原生家庭。



镜头四:

小建快高考了。


母亲又被打了,这次出手真重。母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


在医院,母亲经常跟一个叔叔聊天,她跟叔叔聊天时的样子和平时在家跟父亲聊天时的样子完全不同。她好像有点快乐,又有点害怕。但她是神采飞扬的。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小建以为,也许母亲这次会做点什么。


小建期待母亲会去做点什么。



镜头五:

母亲出院后。


一个炎热的午后,那个叔叔戴着一顶破草帽到理发店找母亲。他带着一饭盒的冰激凌,冰激凌味的冰激凌,他们厂里生产的。


小建一开始还挺高兴,以为是送给他吃的,没想到竟是送给母亲的。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母亲又惊又喜,接过饭盒让他赶紧走。


小建知道她是在害怕父亲,怕被父亲看见,怕又被挨打。如果他恰好撞见叔叔,也许他会杀掉她或者他俩。


叔叔走后,母亲一个人躲起来,一边哭一边吃冰棍。她一个人,竟然吃光了所有的冰棍!


可是她为什么那么伤心呢?她就这样,因为害怕因为恐惧,她失掉了梦想,她失掉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寻找幸福的机会。


关于勇气,母亲做了一个最坏的示范。她是一个成年人,她明明有的选择,却一再放弃。


小建不知道应该同情母亲,还是鄙视母亲?



镜头六:

小建已经结婚,三口之家。


父亲去世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笑了。


一辈子都不敢笑的母亲,等父亲死了,却在他的葬礼上,当着所有的亲友发笑。


这是她的权利,却让儿子难堪。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毕竟他是小建的父亲,小建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父亲。


母亲这辈子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父亲给熬死了!

这真讽刺!小建有点厌恶母亲。



镜头七:

葬礼后,一家人回家吃饭。


母亲提到房子的事,父亲把房子写在了小建的名下,父亲还把卖老房子的几十万打到了小建的名下。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母亲还说要自己上班攒钱去海边买套房子。她要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活。


她说的都对,都是事实。


可是小建听了好烦。


父亲虽然对母亲不好,但是对小建,还是心存善意的吧?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饭桌上,2岁的小娃把饭菜搞得一塌糊涂。

小建一下子怒火上脑,好像脑子里有个开关被打开了。


每当生活中失去掌控感的时候,小建就本能得想要大吼,想要发怒,想要释放一种攻击的力量。


那是一种发泄的快感。

“郝蕾”之子:一个纯良少年如何成长为“家暴男”?


小建的一巴掌终于扇了过去,落在孩子的小脸上。孩子哇的就哭了。


母亲一脸憎恨地盯着小建看,同款眼神的还有小建的太太。


在太太的脸上,小建仿佛看见了以前的母亲。


在孩子的脸上,小建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镜头里的故事讲完了。这就是小建新一代家暴男的成长之路。


镜头外的故事还在继续。家暴以代际传递的方式,让当年的受害者变成了下一代的施暴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纯良   之子   小建   冰棍   名下   饭盒   冰激凌   葬礼   受害者   厌恶   叔叔   父亲   镜头   母亲   房子   少年   方式   孩子   郝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