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欢迎点击关注,让我们共同成长!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01

邻居小文是个二胎妈妈,二胎产假结束后就回到了职场,带孩子任务便交给自己的妈妈李阿姨。

李阿姨没事总是带着孩子来我们家玩,经常跟我妈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容易,这边上班,那边带孩子,咱们要是不帮一把,他们连饭都吃不上。”

字里行间中都充斥着对女儿的心疼。我妈偶尔也会说:“是啊,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再加上养二胎,不挣钱哪行啊?咱们做老人的能帮就帮帮他们吧。”

李阿姨接着说“之前我就想,等到孩子都长大了,我就可以想干点什么就干什么,自己就自由了,这没成想,又让孩子的孩子给绑上了。”

“可不是么,这一个不够还又来了一个,每天除了带孩子还得做饭,这老大就成了我的孩子了,还好孩子知道感恩,要不然这真觉得付出这些没意思。”我妈说。

“你们家孩子够不错的了,我们家孩子从来都没跟我说过感恩的话,都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我觉得自己像带薪保姆。”李阿姨失望地说。

“你可快别这么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别误会了他们的意思啊!”我妈解释道。

“唉,希望他们能知道做老人的辛苦。”李阿姨说完就带着孩子回家做晚饭了。

我妈跟我说了这些以后,我非常替小文叫冤,因为我和小文也经常一起带孩子出去玩,所以我们之间聊天比较多一些。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小文说,本来计划得好好的,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虽然不舍但是仍打算在产假休完之前把老大送幼儿园,之后妈妈只需要在家帮忙看老二就行了。可谁知今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计划就只能搁浅了,什么时候能去上幼儿园还不知道。

并且小文跟我表示过,她为了让妈妈带孩子轻松些,每天下班之后都是第一个跑出公司的,因此还让领导冷嘲热讽了几次,她也没有在意。而且每天下班为了早点到家,她都没有选择公交,而是打车走的。

我跟妈妈说了这些之后,妈妈也很惊讶,说没想到小文平时不声不响,实际上却是这样想的,那么小文的妈妈应该是误解她了。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02

从小文和妈妈的相处之间,看得出在带孩子的方面,老人和子女之间是有误会的。

其实老人们之所以认为帮子女带孩子委屈,归根结底就是觉得自己出力不讨好了。既出了力,帮忙带了孩子做了饭,子女也没什么表示,可能孩子有什么问题还得责怪她们。所以觉得十分委屈。

排除了这种原因,老人和孩子单纯的在一起时是非常愉快的。都说隔辈亲,我们的爸爸妈妈其实是非常爱我们的孩子的。

可是由于子女的不善于表达,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误解,直接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使老人觉得带孩子委屈,年轻人误解老人不理解自己。

年轻人们大多不习惯把感恩和谢意挂在嘴边,但是那不代表他们不认可父母的付出。可能他们认为,这样的亲情,即使不去挑明了说,父母也会明白自己的心意。

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他们心知肚明的事情,也希望能从子女的嘴里,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需要认可,需要感恩,而这正是作为子女的我们所忽略的地方。这是帮助带孩子的老人们大多数都觉得委屈的根本原因。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0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善这样的情况,减少误会和抱怨,和谐相处呢?

首先,作为儿女的应该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

我们其实都知道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更直接地表达谢意,往往效果更好。回家跟父母打个招呼,吃饭时让父母先去,多跟父母说一句:您辛苦了,感恩您的付出。

这些都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往往效果也是最明显的。因为这样可以让父母明确地知道我们对于他们的付出是认可的,从根本上就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即使父母有的地方做得稍微有点问题,也不要非常直接地去指出来,可能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简单直接,一家人也不会伤感情,可是这样却很容易伤害到他们。

我们不妨可以在闲谈聊天当中,随意地以开玩笑的方式,轻松说出来,或者使用一些其他的技巧,比如一些权威人士推荐的育儿方法,来试图说服我们的父母。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孩子好,相信父母也不会固执己见,而是会一切以孩子为出发点接受我们的意见。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结语

说到底,如果老人觉得为我们带孩子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跟我们一起生活得开心的话,他们一定是愿意为我们带孩子的。

人到老了,谁不希望儿女都在身边,每天都能看到下一代。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才能使父母和孩子每天都开心和快乐。相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追求。

邻居李阿姨说:给女儿带孩子感觉像带薪保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阿姨   出力不讨好   产假   并非如此   谢意   误解   儿女   保姆   子女   幼儿园   误会   邻居   委屈   事实   老人   年轻人   父母   女儿   妈妈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