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俗话说:“病从口入”,尤其是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增加,细菌繁殖快,是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就在前不久发生过菌菇中毒事件,但万万没想到平时最经吃的河粉也成了怀疑对象。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据新闻报道,在广东省揭阳发生了一起“疑似河粉中毒”事件,11位顾客在一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5人送医,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另有6人因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病情稳定。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该新闻在网络发布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也得到公安机关的重视,目前正在协助开展事件调查。另外还有专家提醒在选购米粉、米线时要认真查看,选择外观无霉变、外形完整、组织结构均匀、色泽均匀一致的产品,一旦试吃发现有酸败味、霉变味或其他异味,就应该立马放弃 。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其次家庭制作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像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因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生食物中毒该怎么处理?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一、选择清洁安全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1、选购食品时,最好到具备相应资质、食品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

2、购买食品时要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

3、避免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蘑菇、野菜、水产品等。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二、让食物保持恰当的温度

1、彻底加热食品,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以上,并保持足够时间,食用冷藏后的剩饭、剩菜前应确认食品无腐败变质并经再次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2、应在60℃以上或10℃以下的条件下贮存熟食,且时间不宜过长。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三、在合理时间内烹调和贮存食物

1、烹调时,应保证中心温度超过70度的时间在5分钟以上,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2、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贮存并尽快食用,冷藏食品贮存时间也不应超过1周。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保持良好的烹调环境,生熟分离,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物。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广东11人疑吃河粉中毒,已致1人死亡,夏季饮食需注意

在夏季高温的天气下,很多食物都会发生变质,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小心注意,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食物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揭阳   夏季   银耳   食物中毒   米粉   木耳   广东   毒素   感官   均匀   温度   食物   饮食   发生   小时   时间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