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在登高时看到的长江景象。古人经常写诗来形容长江的磅礴气势,那翻滚至的江水,如同中国人的力量,令人生畏。

长江和黄河两大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之河,贯穿了中华灵魂。相比于黄河“母亲”这个称号,长江作为世界水能第一大河,被誉为“世界的脊柱”。

在远古时代,长江发源于沱沱河,一直延续到黄浦江,共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汇入了东海,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180万k㎡。

中国人自古就对长江怀有敬畏之情,并且在长江还有三大峡江,分别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因此又被总称为长江三峡。从清朝老照片里就可以看出150年前的长江三峡。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长江三峡作为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可以从老照片里看到当时的风光雄奇,以及周边百姓们的朴实敦厚,生活简陋。

著名的水利工程,正是建于三峡地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同时也正是因为工程的建立,才实现了南水北调,满足了全国人用水的需求。

如此重要的长江三峡,在150年前究竟是怎样的呢?

晚清时期老照片的由来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1862年,年仅25岁的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逊,从英国来到了新加坡,他算在此地开设个人摄影室,并且也开始了为期十年之久的亚洲实际摄影的旅程。

他在1869年到1872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把重心全部放在了中国各个地区,从香港地区登录,有福建开始一直延续内陆地区,从南方到北方,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各地,不仅拍摄了风光,还对当时人民们的生活加以记录。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在当时封建迷信的时代里,汤姆逊既不精通汉语,而且外出时随身都要携带笨重的相机,以及各类摄影所需的物品,在各种的困难下,他依旧完成了这一令世界都为之惊叹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就让我们一同跟随着汤姆逊的镜头,回到150年前的中国长江三峡吧。1872年年初,汤姆逊同雇佣的24名船工一起向四川迸发,当天就进入了西陵峡,随即他就被这秀丽风光深深地震撼到。

西陵峡起于湖北省的香溪口,历史上一直由曲折绵延、怪石嶙峋、行舟危险著称,是属于长江三峡地区最危险的地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诞生于此地。

这件河道深邃清透,两岸的岩石高耸拔起,天空又经常的乌云密布,给人感觉十分的幽暗神秘。混混沄沄的西陵峡青滩全长约为1.5公里。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汤姆逊不仅对拍摄对象发愁还对岸上的村民也苦恼。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见过相机,所以看到一个外国模样的男子,拿着方方正正的东西,以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很是好奇害怕。

仅仅只是按动这个东西就能在极短的时间把这个眼前的景象“画”出来,这一定是外国人的邪术,中国的居民们一直这样认为,对待汤姆逊的态度也不是很友好。

150年前的中国人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汤姆逊在进行拍摄时,岸两边的村民们就准备开始朝着他扔石头,还一边大声咒骂着,以为这个外国人是在做什么召唤邪恶事物的神秘动作。

汤姆逊因此快速地拍摄了几张照片,立即躲回船舱,这才免受石头的伤害。他在船上透过窗户看到了,许多简陋的小草屋,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这些中国人,他们的生活很是贫苦,基本是属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特色。因为没有什么砖头水泥,只有江边的芦苇以及山上的树木。

所以他们的房子也只能是通过芦苇和木材所搭建,遇到什么大风、发洪水的天气,房子也就被掀翻。甚至更有些村民们直接就住在了山洞里,就好似原始时代一样。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这样的屋子虽说能够挡预糟糕的天气,但是就生火做饭这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要想在这个屋子里进行,可是相当的困难,而且往往都是烟熏火燎的,稍有个不小心就可能会一氧化碳中毒而亡。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要想看着种地那是不可能的,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只能是下江捕鱼,还有一些人凿开了山体,从这其中采些矿石为生。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在这里有很多的煤矿,但是当时整个国家的落后,导致这里的开采工作也就秉承着古老的手法,整个矿道没有任何的通风系统。前来打工的人只是把一盏小的煤油灯绑在自己的头上,用来照明。

他们从早上的7点就开始作业,一直到下午4点才从这个黑黢黢的矿洞里出来,这么高强度危险的工作,只有300文铜钱的收入,但这已经是属于当地的高薪了。

长江三峡的遗憾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在西陵峡呆了几天之后,汤姆逊就来到了巫峡。巫峡这片江域远没有西陵峡的湍急。这里的江水很是平静,四周依旧是重峦叠嶂,怪不得“初唐四杰”中的杨炯这样写到,“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汤姆逊将这里的景色比做是一颗被切过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令人沉醉。在路过四川的巫山县后,他本来打算着继续向着西方前行。

但此时突如而来的风暴袭来,汤姆逊一行人只好是放弃了计划,重新返回到长江下游的平稳地带。为此他整个人相当的失落,在领略到长江三峡的两峡风光后,他更加地期待着最后瞿塘峡的景色。

可天不作美,这场长江三峡的记录只能是两峡的结局。经历了这次他知道,中国的风景就像是神话中的一样,中国的文化离不开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

罕见老照片:150年前的长江三峡,怪石嶙峋,百姓生活简陋贫苦

这些来之不易的老照片被他珍藏了起来,成为了世界的一大宝藏。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统一。阿毛认为,虽然如今河流已经没有了旧时的宽广湍急,但依旧是形成中华文明的摇篮。

而且就现在的河水状况,我们更应该积极保护,不能让令外国人称奇的河水干枯在我们这一代。同样面对全球水资源减少的残酷现状,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很是所有国家都应该承担起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瞿塘峡   西陵峡   峡江   大河   年前   怪石嶙峋   巫峡   黄河   湍急   长江   贫苦   英国   简陋   中国   罕见   百姓生活   风光   中国人   地区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