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国家危亡之际,仍然坚持教育是打开新世界的呼声,可见教育一直以来的可贵之处。

从古至今,教育与家国天下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教育的兴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家庭的发展,乃至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前进脚步。其中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莫不过其中的教育考试制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曲折

教育包括多个阶段,学段越高,相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就更加完善丰富。

一般来讲,通过高等教育的教学,学生可以拿到更高层次的学历,获得更高的提升。但是,踏入高等教育的路径是遍布荆棘的。

从小到大的教育授给了学子们充盈的知识与美好的品行道德等,但是学子们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往往良莠不齐。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对于一个天赋平平的学子来讲,教育所提倡的学习本身就是一大难题。

教育选取人才的方式也是学子们的另一难关,录取方式往往跟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隋朝伊始,古代寒门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这项考试选拔制度直到清朝末年才消亡。

自新中国成立后,对于高等教育极其重视,1952年便开启了全国大学统一招考制度——高考。

通过高考踏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接受了高等教育,这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好景不长,随着政治方面的影响,高考制度受到了冲击。高考制度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废止,教育事业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停滞。

在废除高考制度期间,往往大学不关注学子们真实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大学生通过推荐进入大学。大学生们的层次产生了巨大差异,大学失去了原本培养更高水平知识分子的意义,教育事业也一蹶不振。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知识分子们被分配到各地上山下乡,知识力量四散,社会上也逐渐形成了读书无用的风气。直到1976年,社会开始进行了新阶段的发展。

教育招考制度的改革

新阶段开始之初,国家整体处于经济萧条、政治冷清,教育贫瘠的状态。在教育方面,学校教学质量低下、人才缺失的问题严重拖沓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脚步,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1977年,随着邓小平恢复了职务身份,他将目光看向了教育事业的问题。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他看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其迟缓,70年代间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差距也愈来愈大,这使他多次发表了教育系列相关讲话。

他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知识与人才的支撑,教育事业的招生考试制度必不可少。

7月,他向上级发出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得到了批准回复。

根据要求,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科学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出席这次座谈会。多年后的这些工作者们都对这次的会议表示新奇,因为他们在来之前,并不知晓这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座谈会从8月4号持续到8月8号,邓小平与各位工作者们共同探讨了当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邓小平让工作者们尽情发言,面对教育的现状可以如实详谈。

工作者们指出了当下的教育缺少优质教育,教育水平需要与时俱进。各所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们知识匮乏,真正的大学生屈指可数,人才急需补充。

商讨来去,会议参与者们最终发现了问题解决的最大阻碍,是当时不合理的招生制度。教育部在会议前仍然采取之前几年推荐入大学的招生制度,而工作者们一一陈述了此种方式的缺陷漏洞。

取消之前的招生制度,意味着教育招生制度面临着一次重大改革。工作者之中的一位大学助教温元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即“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十六字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获得了当时工作者们的一致认同,邓小平在听到这十六个字后,表示了自己四分之三的赞同。

工作者们不太明白他的意思,纷纷不解。

邓小平接着讲了自己的看法,这十六个字中间有四个字可以删除,即“领导批准”。

大家对这一举动都表示了自己的赞成,也欣赏于邓小平这位伟大领导人的真知灼见。

的确,获取领导批准,无形中为考生们增添了一道门槛。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参加高考是出于考生本人自我的意愿,是考生想要对自己进行提升的一个途径,本身就和领导不存在太大的干系。

而且,谁都无法保证领导批复的同意与否。可能一个笃学好古的学生就单单因为一个偏见,一个批复时间的错过,产生终身的遗憾。所以删除这简单四字,对学子们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与鼓励。

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

高考招生制度得到重新推行,是一个重大且激动人心的决定。大家又考虑了关于实施高考招生制度的时间,邓小平怀疑是否需要一年的重新恢复过渡期。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经过工作者们的商议,还是认为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最好可以尽快实施。邓小平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并问询了教育部部长的看法。

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表示,如果推迟半年再进行高考,那么就可以于当年进行新一届的高考。邓小平与在座的工作者们都欣喜万分,他们都明白,恢复高考的教育事业终于迎来了曙光。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1977年的12月,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恢复了高考,成为了27万高考考生脱颖而出、改变命运的光芒时刻。

1977年高考恢复政策,邓公坚持删掉4个字,27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写

由于恢复高考的这一重大改革,这些高考考生,无疑成为了后来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骨干人才,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结语

感谢当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决定,让无数的学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公平竞争自己想要的未来。

这不仅是一次关于教育事业的成功改革,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进步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新世界   教育部   学府   知识分子   工作者   考生   命运   领导   制度   方式   会议   政策   知识   国家   人才   考试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