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玉泉路上酒逢知己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咱北京人对喝酒可谓是情有独钟,相比起喝白酒的随意,甚至粗狂,喝葡萄酒更像是一技术活儿,您还记得几十多年喝过的葡萄酒什么样的酒瓶儿,什么商标吗,今儿就打开老北京醉美的记忆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断片儿这词儿说的是有的人喝酒,喝得阶段性失忆,但北京人喝葡萄酒,从不会断片儿,说起中华牌儿桂花陈老北京人都不陌生,桂花陈,乍一听这名字好像跟葡萄酒没什么关系,其实行内管它叫‘加香葡萄酒’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是以白葡萄酒为基础,加进桂花香料制成的,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难坏了当年的酿酒师们,桂花陈的桂花不仅需要最鲜嫩的桂花,而且必须含苞待放,也就是‘花骨朵儿’因为桂花一旦开放,香气就散了,被大自然抢走了香气的桂花,自然就没法酿出好酒了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于是北京葡萄酒厂的师傅们四处打听,在江苏吴县一个两个多岁的光福古镇找到了大片的桂花,但是桂花从含苞到绽放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儿,所以必须在凌晨摘花儿,而后摘下的花苞不能放,必须立刻用酒精泡起来,封住花儿里的香气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因为这个过程的诸多讲究,所以都是由酒厂的老师傅们亲自完成的,这是一种典型较劲儿的酒,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里,有这么一段话,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如果说酿造桂花陈求助了江南的桂花,那么当年的另外一款家喻户晓的葡萄酒就是不求人儿的了,它就是莲花白,六十年代前后的酒友儿们应该记得,当年的‘莲花白’仅次于茅台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虽然是白酒,但莲花白却是北京葡萄酒厂生产出来的,也就是后来龙徽酒厂的一段难忘的记忆,说起酒,似乎是个‘男性主题’但莲花白的身世,却得从皇帝的后宫开始说起《清稗类钞》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所谓的瀛台就在中南海,当年是囚禁光绪的地方,而孝钦皇后指的就是咱们熟悉的慈禧,小阉是宦官,这段话说得很明白,瀛台荷花特别多,慈禧让宦官采集荷花的花蕊,加上中草药酿成酒,这就是莲花白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莲花白相传是宫廷御酒,慈禧每年夏天采了莲心浸入白酒以后,然后再加上其它的中药滋补,对人有养颜又健康,1959年《大公报》的一位姓陈的经理到酒厂参观,回忆起当年在燕京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读书时候喝过的莲花白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当时正好北京葡萄酒厂扩大生产规模,于是研发莲花白被提上了日程,最终诞生了这种由26种中药酿成的宫廷古酒,这就是当年的莲花白,后来的御莲白酒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除了各式各样的老酒瓶子,我还发现了很多老北京‘老海报’在这些当年的平面广告上,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说这张上义洋酒酿造厂,它就是龙徽酒厂的前身,一座诞生于清朝末年的教会酒厂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仔细看酒瓶深的这四个字‘大香槟酒’没错儿,它就是中国的第一瓶香槟,其实香槟是法国的一个省,也就是起泡葡萄酒的发源地,所以以此命名,说起香槟,相信很多北京人都会想到各种庆祝仪式上,香槟酒在晃动之后,顶开橡木塞子喷涌而出的景象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由此可见,香槟酒瓶里装的东西有酒也有气儿,哪儿来的气儿呢,在博物馆可以发现当年按照法国传统工艺生产的这种起泡葡萄酒‘生气’的过程,香槟是龙徽特有的技术,在中国独一无二,因为它是两次发酵,第一次发酵在罐儿里面,第二次发酵在瓶子里面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北京的香槟气体全部是瓶子自有的,来自于糖的转化,发酵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葡萄糖转化成酒精,然后再转化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二氧化碳就是气体,所以它有气儿,这些倒着放的香槟瓶子据说当年的酿酒师们每天要把酒瓶儿转动四分之一圈儿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还要调整瓶口的角度,这个过程需要六到八周,用气体把发酵过程当中的沉淀物顶到瓶口排泄出来‘生气’的葡萄酒需要‘抗压’能力强的瓶子,压力最大的时候,相当于在每平方厘米的玻璃瓶壁上施加五公斤重的压力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这种酒瓶只有老北京工人才做得出来,而且失败率是成功率的三四倍,以至于当年老北京的玻璃厂都不愿意帮北京葡萄酒厂生产香槟酒瓶,据说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结束之后,北京葡萄酒的员工只好把酒瓶捡回去消毒再利用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然而为了保证香槟生产,国家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哪怕一块钱一个酒瓶子也要保证质量,当年一个二锅头酒瓶的成本只有几分钱,瓶子的成本和生产工艺的难度,导致六十年代前后的大香槟的市场价在一瓶六块钱左右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而当时北京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块钱,如今起泡葡萄酒依旧是龙徽葡萄酒的主要产品之一,之前在龙徽博物馆,您不仅可以游走于地上的十多个展厅,地下世界更为精彩,这个地方就是龙徽酒厂在1956年建立起来的,深达五米的地下酒窖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一进酒窖就能闻着发酵的味道,而且墙壁上布满了黑了吧唧的霉斑,眼前这些橡木桶想必很多朋友都在各种影视剧里边看到过,这些橡木桶都是五十年代北京葡萄酒厂的功臣,每个里边能装五吨的葡萄酒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起初橡木桶只是一种常见的容器,十七世纪,英国人抵抗麦芽税,直接把酒搁进了橡木桶里藏了起来,一年之后取出来的时候,发现葡萄酒变得异常香醇,大伙儿一下就发现,因为橡木桶里含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对葡萄酒有催熟的作用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从那儿开始,橡木桶就成了酿造葡萄酒的专用容器,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凡是酿造葡萄酒的地方都会有法国的小桶,据说每个桶在8000到12000之间,每桶能装225升葡萄酒,相当于三百瓶酒,平均每瓶酒的橡木桶成本也就是40块钱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北京西四环边上的玉泉路,无疑是一寸土寸金的地方,在龙徽博物馆里还有一个挨一个的私人酒窖,据说一间酒窖可以储藏3到4桶酒,一桶酒能装三百瓶,装进酒瓶的高品质葡萄酒睡上半年到一年,身价儿就倍增了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但是葡萄酒的睡眠质量很重要,对深度,湿度,温度都是有高标准,严要求,您买房子听说过带车库的,没听说过酒窖的吧,所以很多北京人买了高档的葡萄酒还得另外给它们租个睡觉的好地方,于是私人酒窖就应运而生了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看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想了,咱自个儿家的红酒是不是也得放几年再喝呢,您的看是什么酒,一般来说只有品质上等的酒才有储藏价值,放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问题,但市面儿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葡萄酒是不能储藏的

老北京的醉美记忆,玉泉路上酒逢知己,浅谈难忘的莲花白,桂花陈

您最好在一两年之内喝完,至于超市里买的葡萄酒千万别放的时间太长了,因为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过了保质期就没法喝了,如今提起莲花白也好,桂花陈也罢,很多年轻人听都没听说过,所以它们无疑是老北京酒友的一段珍贵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玉泉   酒窖   酒逢知己   橡木   法国   香槟   酒厂   酒瓶   北京人   白酒   北京   葡萄酒   瓶子   葡萄   难忘   也就是   当年   路上   记忆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