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每个人记忆里都有那么一两道百吃不厌的家常菜,对于北京孩子而言,打小儿住在胡同里,吃得最多的就是老家儿做的白菜和炒土豆丝儿,甭看土豆儿这吃食不起眼儿,但谁都离不开它,怎么做都成,所以今儿就跟大伙儿聊一道京味儿家常菜,炒土豆丝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从某种层面来说,土豆丝儿跟西红柿炒鸡蛋差不多,都是北京人家里的一道热门菜,老话说就是‘妈妈菜’家家户户都吃,每家每户吃法又都不太一样,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儿,有的北京人炒土豆丝儿不搁酱油,觉得卖相儿好,有的人口重就喜欢搁点酱油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觉得土豆丝儿要是不带点色儿,白了吧唧的吃不下去,有的人吃炒土豆丝儿喜欢吃脆的,嚼在嘴里特别有爽口,也有的人就喜欢面乎点儿的,而老北京最典型的醋溜土豆丝儿,先把土豆儿削皮儿切丝儿,丝儿不能切得太细了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稍微粗点也成,图的是吃在嘴里有口感,热油,花椒炝锅,葱姜什么的都可以不放,土豆丝儿刺啦一声儿,倒进去炒的七八分熟,这时候撒盐,再倒点酱油,当然,酱油不能倒太多,主要是为了给土豆丝儿上色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然后按您个人口味加点白糖,淋点香醋,喜欢吃辣的还能搁点青椒丝儿提味儿,就这些佐料跟锅里扒拉匀了,再倒点清水,盖上锅盖儿,就跟焖扁豆似的,焖一下,把土豆丝给它焖面乎了,收收汤,入入味儿,这样做出来的土豆丝儿酸甜口儿,还带点辣味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土豆丝儿每根儿都特别有嚼头儿,吸饱了汤,拿筷子轻轻一夹就能折了,就是这么个劲儿,吃老北京土豆丝儿,绝配的必然是大米饭,吃馒头烧饼都差点意思,米饭焖的还得稍微硬一点儿,出锅后得是一粒是一粒儿,讲究吃进嘴里能弹牙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带着点儿嚼劲儿,土豆丝儿的盘子端起来,连汤儿带菜往米饭上那么一盖,把它拌匀了,然后拿着筷子,端着大碗,大口地往嘴里招呼,嘿!甭提多香了,连吃三碗饭不在话下,其实全国各地的土豆丝儿,但凡是是切成丝儿炒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甭管步骤有什么不一样的,主流的吃法一般都是素炒,很少有吃肉炒土豆丝儿的,不切成丝儿,切成片儿或者块儿就模棱两可了,而且还是荤的多素的少,过去老北京人过日子都喜欢拿土豆儿当菜吃,但要往西边走,都把土豆儿当粮食吃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就拿北京人小时候来说,一样从地里刨出来的吃食,白薯就归国营粮店管,算是最低档次的粗粮,您想的话得凭粮票儿,而土豆则是算一种菜,归老北京国营菜站,副食商店管,给钱就卖给您,大伙儿随便买,没有限制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有的北京人家里人多,日子过得紧巴,粮食不够吃,就可以拿着买大米白面的这些粮票儿去粮店折价买白薯,按过去老北京的规矩,一斤大米的粮票儿最多可以买五斤白薯,您想一斤变五斤,那就可以多养活好几口人,能多吃好几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就这么着,也没多少人去副食店买几斤土豆儿,回家蒸熟了,拿它当粮食吃,那时候北京人脑子里也没这概念,直到现如今也一样,其实烤白薯的烤箱扔几个土豆儿进去效果也是一样,但自古以来就是没有卖烤土豆儿的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事实上土豆和白薯的老家都在南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就这两样东西,坐着西班牙人的船,慢慢地就都传到欧洲去了,土豆儿,白薯传到欧洲以后,外国人也是愿意把白薯当粮食,不喜欢吃土豆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因为白薯甜不滋的,好吃,土豆儿白不呲咧的没什么滋味儿,冷不丁吃一个觉得还挺新鲜,连着吃三天嘴里一点儿味儿都没有,所以外国人也愿意吃白薯,不愿意吃土豆儿,只可惜欧洲那地界儿不给力,天儿太冷,越往北欧走越冷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打小儿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白薯是怕冷不怕热,天儿太冷就彻底冻烂了,土豆儿则是完全反着,怕热不怕冷,热了就长芽儿,它就喜欢凉快儿,这么着,欧洲人喜欢吃白薯,可是家门口种不了,最后没辙只能凑合着吃俩土豆儿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最多也就是多搁点调料,而北京历史上,差不多也是这么回事,白薯,土豆儿传进来以后,广大群众都爱拿白薯当粮食吃,不喜欢吃土豆儿,但种白薯得多浇水,越往东边走,水源越充足,气候也更暖和,种白薯一点问题都没有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但往西走,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宁夏那边干旱雨少,天儿还冷,压根儿就种不了白薯,但土豆儿比白薯抗冻,还不用见天儿浇水,所以西北人都喜欢把土豆儿当粮食吃,从明朝一直延续了今天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西北地区产的土豆儿跟南方土豆儿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淀粉的含量高,吃到嘴里特面乎,特别沙,放进锅里还能开花,土豆儿洗干净以后,搁进锅里,稍微加点水,按烀白薯的路数,连着烀二十分钟,揭开锅盖儿,一股热气,掺和着土豆儿的清香味儿,还有点焦香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锅里的土豆一个算一个,个顶个儿的像样儿,外头那层皮儿全裂开了,翻着里边儿白瓤儿,这种烀土豆儿甘肃那边儿叫烀洋芋,熟了以后跟北京人吃烤白薯一样,手拿着剥了皮儿吃,还能蘸点儿辣椒面儿什么的,连饭带菜都有了

京味儿家常菜,醋溜土豆丝儿,承载了无数北京孩子的味觉记忆

总而言之,关于土豆儿的做法多达数十种,怎么吃都成,但在北京人眼中,老家儿做的醋溜土豆丝儿才是都是最美味的家常菜,打小儿吃到大,百吃不厌,因为这是家的味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转发,点赞,一键三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家常菜   西北地区   切成   白薯   京味   粮票   锅盖   欧洲   味觉   北京人   酱油   北京   小儿   老家   土豆   粮食   嘴里   记忆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