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自己从2020年6月21日在头条进行文章写作,到今天正好9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一共输出了278篇文章,全部为个人原创文章。其中主要包括了云原生技术,SOA和微服务,DevOps,企业架构规划和咨询,个人自我管理,思维框架和逻辑。

当然主体内容还是以技术类文章输出为主,今天整理这篇文章主要是对9个月时间的个人写作和输出数据做个总结,同时说明下后续写作风格调整。

个人写作数据总结

实际在进入头条写作前,自己在新浪博客已经写作了15年的时间,同时也是知乎最早的一批用户,在知乎也开了思维专栏。受邀进入到头条写作后,本来准备注册我一直使用的人月神话这个ID,但是这个昵称已经被人注册,因此修改为人月聊IT这个头条号。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在进入头条写作的初期,我仍然同时在头条号和新浪博客两边进行文章同步更新,但是在今年2月份我彻底中断了新浪博客的更新操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新浪博客的发文审核问题,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写的文章含有敏感词汇,发不出去,但是系统又不提示你究竟哪里有问题,你找半天还找不到,对于这种发文体验可以说只能打零分,而且即使是简单的文章同步也耽误我大量时间。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将新浪博客同步暂停,同时对新浪博客文章全部离线导出。

在我前面文章里面提到我个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当你形成某种连续性后不愿意轻易去改变和中断,如果简单地从逐利的角度,这个绝对是很大的一个缺点,也让我错过了类似早期的公众号,头条号红利。但是就个人来说,这个连续性值得,文章写作更多的是为了自我复盘和总结,其次才是知识分享。

即使转移到头条,我仍然保持这个观点,即绝对不会为了博眼球而写作,不会盲目地去追求热点事件而写作。写作的东西本身要有价值,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新浪博客没有敏感词这个问题,短期内我也不会转移我的写作阵地。

粉丝数据

从去年6月开始写作的时候不到10个粉丝,截止到现在1.5万粉丝,基本每天保持在30-50个粉丝数的增加,如果一篇文章阅读量上万往往当天会在200左右的粉丝数据增加。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就我当前写的技术类文章来说,主要围绕云原生,SOA,DevOps等相当细分的专业垂直领域,希望能够大量粉丝关注本身也不现实。

同时在去年9月后我暂停了自己的微头条更新。由于当时写微头条的时候,总是喜欢写一些当前热点事件的微头条,这些微头条往往阅读量很高,也很容易吸引粉丝关注。但是这些粉丝往往并不是精准关注我技术类文章输出的粉丝。

也就是说这类粉丝加多了没有什么用,反而影响你后续文章的粉丝阅读占比。因此我现在只写图文类文章,并且尽量围绕当前专注的技术主线展开。也就是说用户关注你往往是阅读了你一篇或多篇文章后加关注,是真正的内容驱动的关注往往才具备足够的粉丝粘性。

展现量和阅读量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看了下数据,总的阅读量刚好超过了100万。一般来讲每天的文章阅读量在3000到5000之间,高峰日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万的样子。

也就是现在发文,自己感觉内容还不错的基本推荐量都能够给到2万,而阅读量能够上千。偶尔一篇好的文章阅读量能够上万,自己最高的一篇文章的阅读量在5万多。这个阅读量看起来相当可怜,但是你注意看下粉丝数10万或者好几十万的同类头条号,文章的阅读量反而比我的还低得多。在相当垂直细分的一个技术领域,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能够上千,这个基本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水平。

就自己写了9个月,简单总结的话就是高阅读量文章一般具备如下特征:

当前技术热点:如微服务,中台,云原生,企业架构等

文章内容在8000字以上的长文

文章有很多自己的PPT原创作图

自己平时的解决方案或演讲ppt分享

整体文章的阅读时长一般在1分钟左右,而阅读完成率一般都在60%左右,但是整体的点赞,评论,收藏等互动往往超过100%的同类作品。

也就是说文章本身比较技术化或太长影响到文章整体的阅读完成度,其次就是技术类文章本身往往很难让人长时间专注阅读容易跳出。但是读者可能又觉得文章挺不错,也许后续能够用得上,导致文章本身的转发,收藏数据比较好。

文章写作风格调整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下面谈下为何要对文章写作风格进行调整。

一篇文章只表明一个观点

对于当前文章的写作,我一般需要是在头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跑步的时候进行文章内容写作构思,想清楚基本的写作框架和提纲内容。如果没有构思清楚,那么当天的写作就会很痛苦。从我已经发布的文章也可以看到,其中有些日期发布的文章实际是我对新浪博客文章重新的归纳整理。

即使文章已经框架逻辑清楚,要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实际也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往往才能够完成。虽然对于云原生,微服务,DevOps等本身就是今年公司产品规划和团队研发的重点,但是即使这样要完成这些内容的写作,也相当的耗费精力。

因此在后续的文章中,一个重要改进就是将文章先写短一点,只要文章能够表达清楚核心的观点和逻辑即可,而不去强求一篇文章要覆盖多个观点,如果存在这种场景可以分多篇文章来分别阐述。

进一步和实践结合

什么文章内容能够做到持续输出和写作,简单来说就是你当前正在学习和实践的内容。也就是说更多将实践内容谈清楚即可,而不需要为了考虑读者阅读感受,介绍大量的基础知识说明,虽然这样影响到完整的文章框架结构,但是从持续输出上会更容易一点。

包括日常自己阅读的书籍,售前工作沟通中的感悟,公司培训内容等都可以作为写作重要素材输入。在做了归纳整理后即可形成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结构。

当然即使这样也比原来我在新浪博客的时候保持日更要困难,毕竟对于头条发布的每一篇文章,自己还是很重视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完整性,至少能够阐述和表达清楚自己的核心观点和逻辑。

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考虑要尽量减少原创构图,除非核心的逻辑或流程才进行构图。要知道完成一个好的构图往往需要花费比较长的一个时间。这个时间投入往往是文字表达的3倍以上。

原创文章被转载和抄袭

头条持续日更写作9个月总结和后续写作风格变化一些说明

虽然自己才输出了278篇文章,但是被侵权的文章数99篇,超过了1/3的比例,而实际的侵权次数超过300次以上,这个还仅仅是头条自己的维权卫士的数据。

而实际上对于知乎,微信公众号上对自己文章转载和侵权的不在少数。在2月份我开始重启起到个人的微信公众号,才发现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布自己的原创文章居然发布不成功,原因就是被其它公众号提前转载和侵权。

一篇技术类文章自己写2,3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写作,但是本人只需要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完成了转载,好点的还能够留下你头条文章的输出,有些转载干脆就是自己还打上原创的标签。

就写作本身都如此耗费精力的情况下,个人哪里还有时间还进行文章的维权,即使委托头条的维权卫士,实际也看到很多维权根本无法覆盖。

在我进入头条写作前,实际上我新浪博客的文章同样被人转载和侵权发布在头条上,而且还恶意篡改里面的内容和配图,变成自己的原创内容。大家都是做技术的,我有时候真的在想为何有这类没有基础职业道德的人员还在技术这个圈子里面。

如果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那么对于一定会影响到在垂直专业领域长期输出的内容创作者,并不是说收益层面,而是一个原创者基本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自己的写作,我一直认为写作首先要为自己服务,通过写作过程完成思考和复盘。如果输出的东西对他人有用当然更好。

自我证悟是写作的原则,不迎合是写作的态度

一个人可以转载你的文章获取粉丝或收益,但是其本身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创造者,也无法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持续知识输出者。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如果你住的屋子倒塌了,你完全有能力将房子重新盖起来,而搬运者只能是仍然风吹雨淋,或者询问你是否愿意收留。

如何防止转载和抄袭?

对我原来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个人发布的文章太注意框架结构,而隐去了很多团队,项目背景等内容。这个虽然对于文章本身有好处,但是也方便了别人转载不留名或恶意抄袭。

为了尽量防止抄袭,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文章叙述中打破传统的完整框架结果,改为更多地和自己项目环境,团队相关的叙述方式。包括出现一些我们公司,团队或项目的名字,这样一方面是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简单转载和拷贝。

也就是说我的文章应该更多的是叙述我或者我的团队做了什么,我读了什么书,学习和实践了哪些内容,并尽量采用流水账式方式描述,体现更多的个人风格特征。

我又不是写学术类的文章,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表达清楚即可。即使影响到我个人文章的展现阅读量我也准备这样调整,这个不仅仅是减少自己文章被转载,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加快写作和输出的效率。

在多篇输出完成后再考虑进一步体系化归纳和整理,或者说在长周期输出后,再考虑通过出版书籍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归纳整理。

简单来说,就是文章虽然框架或体系化架构变弱了,但是可读性反而更强了,理论架构虽然变弱了,但是跟实践结合可能更加紧密了。


欢迎关注 @人月聊IT 分享数字化转型,企业架构规划,云原生,思维和个人成长类文章。个人公众号 何明璐,可以搜索关注,文章每周一,三,五定期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人月   篇文章   新浪   架构   逻辑   公众   粉丝   观点   风格   简单   时间   内容   数据   文章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