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先问个问题:7>1,成立吗?

从数学逻辑上看,没有疑问,是成立的。

可如果放在现实情境中,

7条人命>1条人命吗?

这个所谓的数字比较逻辑就未必成立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这是著名的电车难题,“杀一人救万人”的难题。

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同时站在“上帝”和“我”两个视角去写答案。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把生命看做是一串数字,一道数学题,那不管道德义务,最终屈从从精准的数学计算。

如果我们站在“我”的视角上,没有人愿意死,没有人愿意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讨论“杀一人救万人”没有任何意义,在真实生活中,现实社会里的答案只能是牺牲一个人挽救1万人。

任何玩过星际争霸,或者熟读战争史,用一个排吸引火力,去拯救一个团和乡亲们转移的案例实在太多,所以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一个对全局负责的人必然会做出的选择。

尤其是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一部国产新片,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电车难题”。

它没有去讨论“电车难题”的无限地推理答案,而是对全局负责的现实困境下,

直接给出了它的答案:救人。

全副武装的七人小队,营救一个人。

救这一人,或许能数以几十万人。

——《幸存者1937》

电影的故事改自平型关大捷的真实原型。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二战期间的电台,那会传输的都是文字。

电报员听到的滴滴答答,也就是声音长短,把它化为摩尔斯电码,

记录完后,交给专门的部门解密。


无线电是可以监听的,发的情报别人也能收到,

内容需要加密,加密后,

电报员收到一堆无意义的符号,重新排序,替换等等,获取真正的内容。

战争情况瞬息万变,一封迟来的指挥电报,可能就会改变整个战场格局。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一战之后,日本军部重视情报站工作,电台密码破译进入正轨。

1928年,破译张学良的密码通信,1929年,在波兰人的帮助下,破译了苏联的密码,

1936年,南京的密码通信被日本军部破译。

四个数字对应一个汉字,甚至没有简缩码,日本军部仅靠着频率分析法就破解完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日本的侦听技术,是出了名的强悍。

二战期间,日本仅陆军部的总部侦听破译人员就高达5万人,战争结束后,日本对美国海军的密码破译达成了8成。

抗战早期,八路军的电台密保也总被日军破译,牵制正面正常,节节败退(以下故事电影故事

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中国黑室”,日韩成为与日寇情报战的重要力量,但更重要是谍报的人才。

望眼国内能扭转困局的,只有密码专家郑忠。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郑忠,是中国唯一掌握最先进密码模型的人。

他的老师是“美国密码之父”雅利德,

从美国回来后,几经辗转回到了天津,没想到天津连接失守。

日军也得知了他的存在,带兵追捕郑忠,郑忠随军一路撤退到大同,但没想到大同又失守,郑忠只有一路撤回到太原应县。

国军四处拉锯战无力派重兵保护郑忠,特向八路军求援。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郑忠的安全,关系到“中国黑室”的成立。

经过上级的慎重考虑,决定让独立团战士冉征,组建一支七人小分队。

踏上营救密码专家的道路。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道路艰辛,日本军方派了重兵追捕。

这支追捕郑忠的日军中队,是日军的王牌,配备了重武器。

在逃亡的县城出城的门口,无差别扫射。

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无法力挽狂澜,

人越来越多,郑忠和他的特务处小队子弹要打完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冉征带着小分队及时赶到。

最后一分钟营救,救了郑忠和其他成员。

但碰面不代表结束,这仅仅是营救任务的开始,

难的是,如何从县城逃去保护区,如何躲避一路上的追兵?

战争不是游戏,它没有复活的机制,

在重火力面前,靠7个人杀百人,需要奇迹。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战争的奇迹,只留在了书里,绝望却是大多数。

冉征带着郑忠离开县城后,便遭遇到了日军的伏击。

绝望中,特务处的副官决定毙了密码专家郑忠,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他不能让这个密码专家落到日本人手里

关系千万人的生命,在人性面前,没有人愿意去赌博。

突围无望,郑忠必须死。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又一次,最后一分钟营救。

八路军战士冉征,在副官开动板机前,打中了副官的手。

又一次,冉征救了郑忠的命。

副官深知冉征的用意,但是副官是悲观的,悲观也如同他悲剧且戏剧的人生。

流弹落在了副官的身后,炸弹的碎片从背后穿透了他的胸腔,倒在地上牺牲了。

残酷的战争还在继续。

八路军的七位英雄,也有一位的英灵,永远留在了那里。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没人愿意,见证身边的人死去,

冉征也大可以不接受这个任务。

他有理由拒绝:这个密码专家郑忠,是抗战之前大肆推行“安内”的推手。

郑忠曾经亲自杀了冉征的好兄弟金开庆的姐夫,但冉征还是来了。

他放弃了“小家以保大家”。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冉征和小队成员亲如手足,

面对战争,死亡,私怨的时候,他们不是没有恐惧,没有愤怒,但他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义无反顾。

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只是,这场营救的行动,还远没有结束。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前一秒,还在你身边的兄弟,下一秒,可能就在黄泉之下。

生死从来不讲条件。

子弹打完,举起刺刀,冲进刺骨的河水里,白刃战。

日军是出了名的白刃战高手,贴身厮杀,血肉横飞,暗沉的血液染红了刺骨的河流。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没想到,这样一部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居然出自一部网络电影。

王岩川是这部网络电影的标准,它以极高的制作水准,完全颠覆了大家对网络电影的印象。

以前的网络电影是什么?

五毛钱特效,一包袋番茄的血带,挂羊头卖狗肉的封面,狗血的琼瑶式言情剧...

但在《幸存者1937》这里完全没有。

宽画面的品质和杜比音效的体验,它的沉浸式电影体验,并不输于院线电影。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在《幸存者1937》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特效,大多的战争场面都是实景拍摄。

我们当然可以吹毛求疵,说道具新,战争不够残酷,战术设计不对,但是其实我们要意识到的是,这是一部网络电影。

它的预算不高,再加上一部电影的拍摄,从创造到立项,再到拍摄杀青,后期工作,都是妥协的产物。

我觉得《幸存者1937》已经做到了它所能做到的一切。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电影开场的渡河阻击战,晃动的镜头,日军的重火炮压制,冲锋陷阵,压迫感十足。

《幸存者1937》的出现,我们可以说:「它颠覆了网络电影的边界,给战争片提供了另一种创造的可能」

艰苦抗战,我们需要人才,需要沉稳指挥的将军,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是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建构了我们的今天。

总有那么一群人,往往想起,早已落泪。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说回文章的开头:你觉得7>1吗?

如果站在纯粹的数字逻辑上,它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道义上,它不对。

不落到现实中来的问题,求放到现实中来给出回答,才是这类问题真正的陷阱所在。

讨论“牺牲一人救万人”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条件不明的粗糙问题以俯视视角来大谈人类大义,是愚蠢的。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笑谈。

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阿瑟 W 瓦纳曼将军,

知道恩尼格码破译和曼哈顿计划,软磨硬泡跟上面要到了一次轰炸柏林的机会。

结果在柏林上空被飞机给击中了,机长担心将军安危,说马上跳伞,这位将军马上跳了下去,结果最奇葩的是,飞机没事飞回英国了。

将军落地后,被一群盖世太保给抓住了。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盟军那边担心的要死,从伦敦到华盛顿一片大乱。

将领们一致认为面对盖世太保的刑讯逼供,战战略怕是要暴露了。

这位将军落地后,盖世太保都懵了。

一位高级将军跳伞到敌军领地,

德国人和美国人俘虏全都一厢情愿地相信,以为他是来领导战俘与德国人谈判的。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瓦纳曼去过德国,做过武官,跟戈林也很熟。

德军等级观念森严,审讯流程都没走,就给安排到了豪华别墅去住,结果瓦纳曼入戏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别墅,搬到战俘营和兄弟们同甘共苦。

德国士兵中也不乏怀有理想与正义的青年,他们也被这位准将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党位军官下令干掉这位准将的时候,他们没有执行。

而是把这位将军给保护了起来,藏了起来,一直藏到了二战结束。

好样的,战争片这样拍下去,又有新高度了

这故事什么意思呢?

人性才是最大的弱点,而真正的勇士,恰恰就在于洞悉了人性,并利用了人性。

他知道阴暗面的欲望,但是他义无反顾地扑向了光明的艰辛。

英雄,便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盖世太保   副官   军部   幸存者   战争片   德国   小队   日本   日军   视角   将军   现实   密码   战争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