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如果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在窥探人们心中的猛虎,那么《双子杀手》则是探讨人们都在经历的双面人生。

在《双子杀手》上映以前,几乎所有人都对这部影片抱有极高的期待,甚至视其为奥斯卡热门。大家都认为三年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只是李安的中场休息,《双子杀手》必是李安的再次出手。

为什么都这么看好《双子杀手》?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这两个名字:李安、威尔·史密斯。

王炸组合。

让人意外的是,影片上映后,遭遇了口碑滑铁卢,在极大权威的影评网站上,创造了李安作品的最低分:IMDb5.7,Metacritic38,烂番茄新鲜度仅25%,就连一向对待李安“宽容”豆瓣都仅有7.1的评分。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但李安真的失手了吗?

《双子杀手》真的故事老套、剧情平庸、一点也不李安吗?

不,恰恰相反,《双子杀手》很李安。众所周知,李安的作品类型广泛,但都没有脱离其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自我本质的范畴。无论是之前的“家庭三部曲”还是之后所谓的“技术三部曲”,都一脉相承李安的一体两面。不同的是,这一次李安将原本藏在里面的两面性搁到了外面,才显得这一次很不李安。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双子杀手》是如何体现这个“两面性”的。

电影的双面性——双子杀手:旧酒与新瓶

先说“旧酒”——老套的故事和久远的剧本。

故事老套是指,一个自己遇见另一个自己的故事,并不新鲜;特工或者杀手的故事,好莱坞多如牛毛。

久远的剧本,久到已经在好莱坞被搁置了二十多年,辗转多个项目组。不断搁置的最大的原因便是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而不断搁置的后果就是类似的题材早已不再让人觉得惊喜。

再说这“新瓶”——120帧+4K+3D。

至于这是什么概念,得益于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今年本片的上映,网上诸多网友已经进行了详尽的科普,总结成人话就是:更流畅、更清晰、更纤毫必现。

有多流畅?再生动的语言也不及直接的画面对比来的更具象,这是豆瓣上的两组对比图,一组是24帧看,一组是60帧看,可以想象在120帧的条件下,画面将是怎样的流畅。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有多清晰?老少威尔街头骑着摩托追杀的画面,动作劲爆、镜头高速运转、车速飙升,可周围的建筑甚至是行人,都清晰可见。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有多纤毫毕现?仔细到脸上的毛孔,具体到眼泪流下经过的每一寸肌肤,都逼真到不真实。

没错,不真实。这种不真实感正是来自于这种技术的发展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冲击。我们常说所谓的电影感,便是由恰到好处的背景虚化、构图、景深和饱和度、高颗粒度等一些列我们肉眼平时所不能看到和感官到的质感。

相反,120帧+4K+3D的技术使用,让我们无法感受到以往电影被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

比如过于清晰的画面和过多的细节,镜头的平庸让我们觉得演员不像是站在镜头前;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比如上文提到的列车快速驶过画面所使用的的鱼眼镜头和威尔骑车驶过广场惊起鸽子一片,导致画面构图没有合适的景深,失去了我们认知中大片应有的样子。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所以这是电影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两面性:技术和艺术如何共存于电影之中。

这样的两面性,在之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并没有表现的如此显眼。原因在于影片的故事和展现出的艺术想象,让人忽略了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而这一次,李安选择了《双子杀手》这个老套的故事和久远的剧本,再一次用技术向传统电影形式发起冲击,才让人们感觉到有些不适。

面对电影已经表现出的两面性,到底是艺术优先还是技术先行,李安给出了他的答案:“我觉得未来的电影可能会变,可能会变很多,可能也不是我们目前想象的这样。不能说艺术就只能一种方法做,电影就只能一种方法做。”

最终的电影走向如何,我们无法去下一个结论,因为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电影,如同当初默片大师卓别林斥责有声电影是垃圾一样,卓别林大师怎么也想不到百年后的电影会是今天这个模样。

李安的双面性——双面李安:少年派与老虎

所有人都知道,电影的形式不可能永远如初,但可能谁也没有料到,李安会率先对电影技术发起冲击。

因为即使是如卡梅隆般的技术狂,也依然对新技术展现出了足够的克制,表示在《阿凡达2》中,将尽可能少地去使用高帧率。

其实李安的这种“革命”,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李安给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温文尔雅的儒家中庸文人气质,没有架子,就像那年在奥斯卡上拿下最佳导演后,被人拍到一手拿着小金人、一手吃汉堡的那个亲民和蔼的形象,与这种技术急先锋的风格并不相衬。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情理之中在于“叛逆”是他骨子里的基因,中西文化背景让他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敛与中庸,又有西方冲破禁忌和撕裂传统的革命因子。

比如《饮食男女》通过一个父亲讲述无数中国家庭不能提的尴尬,《喜宴》通过一场喜宴讲出五千年的压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直接将心中的猛虎放出。

因此李安是充满干翻规则的“顽劣”冲劲的。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李安曾在《十三邀》中提到,自己有着东方的成长背景和西方的教育背景,拍的电影也常常沾到东西方两头,但也会落在间隙里。这是李安两面性的来源,一个保守、一个创新,一个中庸、一个批判,一个温柔、一个凌厉。

面对许知远“咄咄逼人”的问题——“失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李安表现出了他“少年派”的一面——斯文且柔弱,“当然讲我好,我很高兴;讲我不好,我就觉得不能苟同,生一肚子气,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所以在面对无关紧要、无关原则问题的时候,李安温和的不像华语导演第一人的样子。在这种问题上,许知远们永远也得不到答案。

但在面对他真正热爱的东西的时候,“老虎”的那一面,就会毫不犹豫展现在人面前。比如面对电影,他会表现出冒险、激进、甚至暴躁的情绪。

这不仅体现在他片场暴君的名号上,也体现在他电影中不断冲破的禁忌上,更体现在对新电影新成长的渴望上。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对于现实人生,我似乎一向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着,有一搭没一搭、藕断丝连地稀松联系着。而在电影梦境里,反倒能够专心致意,我一遍又一遍地去到那个地方,它是一个梦,是我企图寻回的‘失去乐园’”——《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所以在电影里面,李安敢于去做那一个先驱者,放弃传统电影的质感,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打破视觉界限,为观众重新认知观影体验。

他拿起技术,去思考现代文明的花哨、热闹以及喧嚣。利用这种对技术的追求,去重新构建对世界的认知、对人内心的观察。

人性的双面性——如果能重来:你是否还会选择做你自己

李安的这种技术使用的目的,让他并没有将电影技术用来炫技,而只是想费尽心思和力量,去呈现一个真实到可怕的“假人”。

所以,他选择一个这样老套没有新意的剧本,并且在采访中也多次强调,他不愿意称这部影片是科幻片,就是为了能让电影中其他的杂质少一点,更多的关注到通过新技术的利用,所探讨的“人”的内核——是什么造就了你自己,或者说是什么让你独一无二。

李安给出了答案:不仅是你过去开心顺遂的经历,更是你过去痛苦挣着的经历,才让你成为了你。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作为被克隆出来的小威尔,当他发现自己是克隆人去追问自己的“父亲(克隆小威尔的上司)”他存在的理由时,他的“父亲”给出了答案:你拥有他(老威尔)的一切天赋,却没有他的痛苦经历。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但成功了吗?

并没有。老威尔和小威尔看见彼此时,老威尔能准确说出小威尔的痛苦和挣扎,这种痛苦和挣扎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失去了经历,这种痛苦挣扎显得迷茫、没有自我,让小威尔无所适从。

所以老威尔在面对年轻的“自己”时,即使这个“自己”是来追杀自己的,即使老威尔有无数次机会杀掉小威尔,但老威尔依旧放过了他。并且希望小威尔能够活下去,能够弥补自己的遗憾,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

这是人下意识的本能,当你知道你有机会能够“重来”时,你会希望自己能够不再经历曾经感受到的挫败、遗憾,希望曾经承受过的痛苦、挣扎不见踪影。

但那样的你,是否还会是你呢?

双子杀手:双面李安想要让你看到的双面人生

电影的结尾,当老威尔看着年轻的“自己”时,想要“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的“自己”:“我年轻的时候走过很多弯路。”

小威尔却十分坚定地说:“有些弯路我也想亲自走一走。”

“我只是不想让你重蹈我的覆辙。”

“我会好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李安   卓别林   比利   猛虎   双子   杀手   两面性   老套   画面   痛苦   少年   人生   艺术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