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令消费者“体验”文化呢?

在这几天的连续推文中,笔者谈到了文化生产,说到了用户体验,也讲了消费侧创业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模式。很多人可能会琢磨,这里的文化可能并不难理解,它总是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发生关系,是这些内容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记”。应当说,这样理解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只是说对了一半。这是因为文化有传承和创造之说,传承就是复述前人的经验痕迹,但是,创造则是要摆脱这种痕迹了。

为什么会出现摆脱痕迹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和传承的文化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有着关系。文化总是和怎样去做和这样做的意义相联系。想想看,尽管我们从不追问文化行动的原因,但是,能够被我们传承下来的内容总是和那些屡试不爽的规则紧密联系。而这些规则的结果实际上就构成了我们行动的意义。如果你找到的规则对于自己很重要,那么恭喜你找到了自己行动的文化意义。不过,这种文化也仅限于给你自己提供慰藉感。如果你想使这些规则也能创造价值,那你就必须想想这些规则对于他人的价值。想想看,我曾经在空间提及的那个妈妈的形象,她对育婴用品一丝不苟的选择,触发了重新制定维护宝宝健康的用品消费规则。对于育婴用品近似歇斯底里的选择,表面上回让人觉得有些纠结,但实际上却成全了用心呵护的母爱者。当这种母爱和普遍缺乏安全感的母亲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一种新的规则开始在这些有着相同目标的母亲中蔓延开来。最终成就了刘楠的潜在客户,大大降低了后来创业的风险。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生产文化+体验模式。

怎样才能令消费者“体验”文化呢?

网络配图

因此,如果你也想要像刘楠一样,不妨先从制定规则做起,从影响他人做起。至于应当制定哪些规则,这是我们下次要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文化   可能会   屡试不爽   上回   前人   慰藉   母爱   近似   痕迹   意义   消费者   母亲   规则   模式   用品   内容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