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慢性期用啥中药治?医生用醒脾化浊汤治30名好29名,咋做到?

痛风慢性期用啥中药治?医生用醒脾化浊汤治30名好29名,咋做到?

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不坚持继续治疗,多会进入慢性期

首先,今天是中秋节,祝读友中秋快乐。

痛风是和嘌呤代谢密切相关的一种疾病,素有“帝王病”之称。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人人都过着过去帝王般的生活,因而痛风这个昔日的“帝王病”也走进寻常百姓家,痛风在平头百姓中的发病率节节升高,且发病年龄逐年降低。

痛风急性发作时,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但是如果痛风没有有效治疗,可反复发作,就会逐渐发展为慢性期,出现骨质破坏、痛风石形成,甚至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危害极大。

统计发现,大多数痛风患者长期处于慢性期。

目前西医对于慢性期多采用抑制尿酸生成和/或促进尿酸排泄的阿尤治疗的,但症状不易控制,复发率高,还有胃肠不适等毒副反应。

那中药治疗痛风慢性期效果如何呢?

今天的科普解读一则醒脾化浊汤治疗慢性期痛风30名患者临床医案,希望对慢性期痛风患者想中药治疗有所帮助。

痛风慢性期用啥中药治?医生用醒脾化浊汤治30名好29名,咋做到?

醒脾化浊汤治疗慢性期痛风30名临床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慢性期痛风患者共60名,他们均符合西医慢性痛风诊断标准,均存在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多年、尿酸常年高,受累关节肿痛等症,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发现单钠尿酸盐晶体,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关节软骨骨质破坏,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患者当中男性55名,女性5名,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71岁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0名。

这些患者还符合痰浊阻滞证的中医诊断标准:关节肿胀,严重的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活检块瘰硬结不红;可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舌质暗,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治疗方法:
中药组:采用醒脾化浊汤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死磕代谢病的小姜医生后私信回复“0921”有惊喜)由苍术、厚朴、黄柏、陈皮、泽泻、防己、土茯苓、穿山甲、萆薢、炙甘草组成。每天一剂,水煎早晚温服各一次,饭后半小时饮用。

对照组:服用别嘌呤醇。

如果急性发作,两组均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秋水仙碱,疼痛缓解后停用。

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避免动物内脏、海产品、浓肉汤等高嘌呤 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严格限制饮用酒水,每日饮水2升以上,以保持尿量。个人感觉,如果同时采用我常给风友分享的正小健枸橼酸钾钠混合制剂来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效果就更好了。

然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三酰甘油、血沉和复发情况。

疗效标准:

显效:全部或主要症状小时,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血尿酸、血沉明显下降。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血尿酸、血沉轻度下降。

无效:各方面都没有改善。

治疗结果:

中药组治疗30名,显效18名有效11名,无效1名。复发5名。

对照组:治疗30名,显效10名,有效12名,无效8名。复发13名。

从治疗结果看,服用醒脾化浊汤治疗痛风慢性期的效果显著好于别嘌呤醇。

痛风慢性期用啥中药治?医生用醒脾化浊汤治30名好29名,咋做到?

醒脾化浊汤治疗慢性期痛风疗效为啥比别嘌醇还好?

醒脾化浊汤,是由有“治脾圣药”之称的平胃散化载而来,全方重在健脾醒脾、祛湿化浊。

方中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

厚朴除湿散满,帮助苍术除湿运脾,为臣药;

陈皮,理气化痰;黄柏,清利湿热;重用泽泻利水轻身;防己,利湿消肿;穿山甲,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土茯苓,祛湿毒而利关节;萆薢,利湿浊而舒筋络;炙甘草为使药,缓急,调和诸药。

全方从慢性期投票南风病机入手,以健脾化湿为主,兼顾清热利湿、化痰泄浊、通利关节,对慢性期痛风有较好疗效。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


本文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6年第11期《中医研究》孙钟海等文章《醒脾化浊法治疗慢性期痛风30例》。


为高高在上的“五高之人”:

高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

送上觉得有点用方法想用用的温暖资讯的

关注@死磕代谢病的小姜医生#哆咖医生超能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黄柏   别嘌呤醇   痛风   血沉   土茯苓   中药   苍术   泽泻   厚朴   嘌呤   尿酸   疗效   帝王   关节   患者   医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