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穴十八针法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赞]”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节 手穴点穴治病常识

一、什么叫手穴点穴治病法

所谓手穴点穴治病法,就是仅取手部属于手针范畴的穴位(共18个穴位),而医者主要用拇指,其它各指作为配合和依托,根据病情,在患者手部的有穴位上实施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来达到为患者治病的目的。由于手穴点穴治病选取的穴位少,一般一个穴位可治1-8种常见病,且操作简单,所以,一般的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


二、手穴点穴为什么能治病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手和身体的关系。人的十指直接牵动着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经络学的角度讲,人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它有干线、支线,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遍布于人体的全身体表里上下,起着联贯机体、运行气血的作用。当人有了疾病时,经脉就不畅通,气血运行就受阻,正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气为血的帅,血为气的母、气行血行,气滞血於”。而手穴点穴,对手上的某个穴位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其一压一松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压为阴,松为阳,压时调营气,松时调卫气,压时气血聚,松时为加大脉肿。人动时血脉则运行于主经,人静时血则归于肝脏,因此,手穴点穴可以平秘阴阳、打通经脉、调和气血、调节营卫,从而起到镇痛抗炎、活血化淤的功效。


三、手穴点穴为什么能治几十种常见病

属于手穴点穴范畴的穴位虽然只有18个,却能治全身五十多种常见病。这是因为手上有三条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三条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三条阴经、三条阳经,每一个都有它单独循行的路线和方向,并且都有体表循行路线和体内循行路线,并与足上的三阴经、三阳经以及奇经中和八脉在循行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部位上互相连接和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这样以运行气血,周流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的营养物质。所以手上穴位虽少,却能治全身五十多种常见疾病。


但是,由予手仅仅是人体一部分,手穴仅仅是人体整个穴位的一个部分,手上的三阴经、三阳经仅仅是人体经络中一个部分,所以手穴点穴治病也就有它治疗疾病的局限性,不可能包治百病。


四、手穴点穴治病的特点

手穴点穴治病所取的穴位均在手上,而且医者也是用手(主要是拇指)对患者进行治疗,所以它较之针灸疗法及药物疗法都有很大的 区别,它无需针具、无需消毒、无需药物、无需解扣脱衣,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为患者解除疾患的痛苦,具有见放快、不出偏差、穴位少、易掌握、操作极为简单的优点。据临床实践应用证明,总有效率可达96%以上,大部分患者可在10分钟内使病情得到基本的缓解或痊愈。


五、手穴点穴治病术与疗效有关的问题

与疗效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取穴的准确度、点穴的持续时间、用力大小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患者经络的敏感度。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l、取穴一定要准确,在此前提下,点穴用力的大小与见效快慢 有一定关系。但刚开始点穴时,用力要轻,然后逐渐加大力量,直至患者能接受为度。切忌一开始用力过猛,以免使患者难以忍耐和产生畏惧心理。

2、点穴时,患者感到酸、麻、胀、重、热、凉甚至这些感觉往

其它部位放射,说明已点准穴位。若患者感到痛而无酸、麻、胀、重等其它感觉,应检查取穴是否准确,对个别体质虚弱者或一两餐没有饮食的患者,应用轻力点穴。在点穴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中断点穴,必要时让患者卧床休息片刻和给少许糖开水喝,即可恢复正常。

3、点穴l分钟后,嘱患者活动患部(即病痛部位),如颈部、腰、肩、膝关节、踝关节等,并询问其感觉,直至病痛缓解后,再维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

4、手穴点穴治病对急性病疗效最佳,对慢性病缓解率也高,但容易复发,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所以治慢性病时,应侮天点穴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再治一个疗程。

5、医生指甲不宜过长,尤其是拇指的指甲,若过长,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一般3-5天要修剪一次指甲。

6、一定要弄清患者的真实的惰,然后对症治疗。有些患者不能

把病情反映确切,有把胸闷说成是胃病的,也有把脊椎痛说成是背痛的,还有些患者说不清哪里痛,一会儿说肩痛,一会儿又说背痛,这就要求医生诊察判明病情。有时可以进行侦探性的点穴治疗,一般一个穴位点压3-5分钟,无效即可放弃。

针灸甲乙经一学就通 ¥67 购买

六、 手穴点穴治病术的有关问题说明

在点穴治疗时,是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如何在手上准确地找到穴位,这些问题搞清了,才能开始着手点穴治疗。


l、 关于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的问题。病患者的病痛部位有能分左右的和不能分左右的两种,点穴时要区别对待。病患者的患部能分出左右的有左(右)偏头痛、左(右)牙痛、左(右)膝关节痛、左(右)眼痛、左(右)肋间神经痛、左(右)踝关节扭伤等等,均取对应侧手穴,即右边痛取左手穴、左边痛取右手穴,若问侧都痛则取双手穴。如病患者疼痛部位不能分左右的,只有一个痛点如前头痛、后头痛、咽喉痛、胸疼闷、尾骨痛、脊椎痛、胃(肚)痛、会阴痛、咳嗽、哮喘、小儿尿床等等,则取左右手穴均可。


2、尺侧和桡侧。尺侧是指小指的外侧及其他各指指向小指的一侧,桡侧是指拇指的外侧其他各指指向拇指的一侧(见图1-1)。


3、指关节区分。握拳时,手背突出的骨关节为掌指关节,掌指关节前的关节为第一关节,再向前的关节为第二关节(见图1-2)。


4、取穴时在掌指关节和指关节较多,常见到有“赤白肉际处”

的名称。赤为手背的肤色。白为手掌的肤色。“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肤色的交点。如偏头痛穴,在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即无名指取半握拳势,靠近小指的一侧,第一指关节横纹终点,手掌与手背肤色相交之处即是本穴。


第二节手穴穴位简介

属于手针范畴的穴位共有18个, 它们分别是:前头痛穴、头顶痛穴、偏头痛穴、后头痛穴、眼痛穴、肩痛穴、颈项痛穴、咽喉痛穴、咳喘穴、胸痛穴、脊柱痛穴、胃肠痛穴、腰腿痛穴、坐骨神经痛穴、夜尿穴、会阴痛穴、踝痛穴、足跟痛穴。它们在手上所处的位置

手穴十八针法


1、前头痛穴

2、头顶痛穴

3、偏头痛穴

4、后头痛穴

5、眼痛穴

6、肩痛穴

7、颈项痛穴

8、咽喉痛穴

10、胸痛穴

11、脊柱痛穴

13、腿痛穴

14、坐骨神经通穴

16、会阴痛穴

17、踝痛穴


图2-2手穴穴位分布示意图(二)

手穴十八针法

9、咳喘穴 12、胃肠痛穴 15、夜尿穴 18、足跟痛穴


第三节 手穴穴位主治疾病及操作方法

一、前头痛穴

(一)穴位介绍

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风湿,扭

伤所致的膝关节痛,趾关节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而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穴位,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对患者食指形成环抱。医者的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患者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扭1-5分钟后,患者的病痛一般会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一松一压为一次,对前头痛、膝关节痛、趾关节痛,点压24次为一遍,对胃肠痉挛等其他各种病点压72次为一遍,共点穴 5至7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继续压穴2-4分钟,总共操作持续时间应在15-20分钟,以巩固疗效。


(四)注意事项

若膝关节、趾关节痛,左边痛捏右手穴、右边痛捏左手穴,两边都痛捏双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 XXX,男,近50岁,头经常胀痛,气温达一二十度了,棉帽还不敢摘,怕头痛。3月3日前头胀捕,即按上述操作方法,给他点穴治疗,三四分钟后头痛即已缓解,继续给治疗到15分钟,患者感到头非常轻松舒服。

例2: XXX。女, 55岁,患有膝关节炎,一次双膝关节痛得很厉害,下蹲困难,前米求治。即卡住她双手食指的穴位,实施点学,有五六分钟,她即可下蹲,并且疼痛逐渐全部缓解,活动自如了。


二、头顶痛穴

(一)穴位介绍

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神经性头痛、全头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而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穴位,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第三指和无名指间插入,指食间插入,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 1-3分钟后,患者的病痛一般会有程度不同的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和食指一松一压为一次, 36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接触着压穴),再点压一遍,这样反复操作,共点压8-10遍,待病情缓解后,再继续点穴3分钟,操作持续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以巩固疗效


(四)病例介绍

例 1:XXX, 男,30 多岁,患有头痛、胃痛,畏寒,于3月 20 日头顶胀庥,头后部也有麻木感,即捏住他手上的穴位,按上述操作方法,仅两三分钟即可开始缓解了, 15 分钟后整个头非常轻松,脑也清醒了。

三、偏头痛穴

(一)穴位介绍

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偏头痫、胸肋痛、胆区痛、肝区痫、胆绞痛、肋间神经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势均可。医者面向忠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穴位,其他四指自然并拢,对于无名指形成环抱之势,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应侧作托, 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压穴2-4分钟,根根患者疾病的名称和经络敏感度,怨者的病痛一般会有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与穴位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共点压36次为一边,稍停片刻 (仍保持着压穴), 再点压一边。若是偏头痛、胸助痛、肋间神经痛,点穴5-7 遍即可, 若肝区、脾区 或胆绞痛, 应点穴7-10遍以上,待病情缓解后,再压穴3分钟,以巩固疗效。治疗偏头痈、胸肋痛 肋间神经痫,15 分钟左右即可,若治疗胆区、脾区、胆绞痫应不少于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要捏患者对应侧的手穴,即左边痛,卡右手穴,右侧痛,卡左手穴,两侧都痛 ,则卡双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XXX,男,38岁,患右侧偏头痛2年多,几乎月月发作,痛起来不能入睡, 不进食,还呕吐,像患重病一样。一天晚上在途中相遇,偏头病有点轻度发作,当即钳住他手上的穴位,约五六分钟,偏头痛的操作方法告诉了他,4个月后,他对人说,用这个方法很快就不痛了,这几个月再没有像过去那样严重的犯过,而且近两个月头也再没痛过了。

例2: XXX,男,30岁,11月打蓝球被对方撞伤右胸,跑步、咳嗽,深呼吸等疼痛加重,作理疗1周无效,已有月余仍不见轻,于12月下旬一天上午专来求治,按上述操作方法给点穴 15分钟,全部缓解。我嘱患者隔一天再来治疗一次,因可能还有小反复,隔一天患者来了,说当天至夜里一直很好,早晨起来跑步时,又有痛的感觉,我又给治疗一次而痊愈。

四、后头痛穴

(一)穴位介绍

小指第一关节, 尺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臂神经痫、颊部红肿、呃逆。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面向患者,用右 (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插入患者小指无名指之间,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形成对小指的环抱4), 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3分钟左右,患者病痛会有所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与穴位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36次为一遍,再压穴3-5分钟。总共操作不要少于15分钟,患者的病痛,有的能达到全部缓解,有的则有所减轻,应每天治疗一次。


(四)病例分绍

XXX,男,成年,自述后头痛, 眼痛己许久,常复发,痛起来相当难受。当即钳住他左右手各一穴,约10分钟,病痛全部缓解,并说头脑有种清醒感,非常舒服。


五、眼痛穴

(一)穴位介绍

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麦粒肿、霰粒肿、青光眼等所引起的眼病、眼发涩、眼发胀、不明原因的眼痛。

(三)操用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半握拳,食指第一二关节置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尖须成对患者环抱之势,拇指和食指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价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 1-3分钟后,患者眼睛痛、胀及其他各种不适感都会有程度有同的减轻,就是麦粒肿患者,也会感到眼睛轻松多了。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与食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24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根据病情点穴5-10遍,而后再继续卡穴3-5分钟,每次治疗应在15分钟左右。若是眼睛一般痛胀,治疗一次即可能痊愈,若是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急性角膜炎,每日可点穴治疗1-2次。直至痊愈,对青光眼所致的眼痛,只能起到镇痛、缓解非用,不要停服药物治疗,就是其他眼病也应和药物配合治疗,效果更好。


(四)注意事项

要捏患者的对应侧手穴,既左眼痛,捏右手穴,右眼痛、捏左手穴,两眼都痛,捏双侧双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XXX,女,26岁,眼痛已数日,用药无效。即在她手上的眼痛穴实施点穴治疗,约15分钟,眼痛全部缓解,后未见复发.

例2: XXX,女, 20多岁,左眼模糊已数日,总感不舒服。当即点她手上眼痛穴,约10几分钟,有适症状全部消失,并感到视物清晰。

六、肩痛穴

(一)穴位介绍

食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肩关节周围炎、疑肩症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肩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势均可。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拇指尖对准患者的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插于患者和食指间,对患者食指须成环抱,使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卡患者手穴,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卡穴2-3分钟后,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72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遍,共需点穴5-7遍,再继续卡穴3-5分钟。本点穴法对肩周疾患有一定治疗和缓解作用,尤其对肩疾患者初期,效果较好,对严重的肩关节周围炎,用按摩点穴疗法或发放外气,疗效比较理想。

(四)注意事项

要捏对应侧手穴,即右肩痛捏左手穴,左肩痛捏右手穴,若双肩者痛,则捏双手穴

(五) 病例介绍

XXX,男50多岁,患肩痛已数年,时痛时好, 痛起来也很难忍受,9月27日肩痛复发疼痛难忍,即卡住他手上的肩痛穴,实施点穴,有到10分钟,疼痛全部缓解.

七、颈项痛穴

(一)穴位介绍

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

(二)主治疾病

落枕和颈项扭伤等所引起的颈项疼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颈颈项痛处。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虎口方向插入,中指尖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拇指尖要向患者第二掌指关节处顶,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捏手穴时,嘱忠者活动颈部3-5分钟,患者病痛一般会有明显的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 72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遍,共点穴 5-7 遍,再继续点穴 3-5分钟,医者手累了可以换手操作。


(四)注意事项

要捏患者病痛部位应侧手穴,即右边痛捏左手穴,左边痛捏右手穴,若两边都痛或两边分辨不出来,则应点双侧手穴。即给患者两手交替点穴。在点穴过程中,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颈部。若患者头颈部虽然活动自如了,但颈、肩、背等处仍有痛点,此时,医者应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单手)对肩、颈部做捏、抓、拨的动作和用掌侧


中等力量敲击双肩数分钟,对背部的痛点,应用拇指点压片刻,患者疼痛一般即可消失。对落枕、颈项扭伤,一般一次即可治愈。


(五)病例介绍

例1:XXX,男,25岁, 夏季游泳时,因跳水扭伤了颈部,痛得相当厉害,局部有红肿,当时即终止了游泳,去医院看了医生,服了西药,贴了膏药,到晚上疼痛加重,通宵未能入睡。次日早上前来当即卡住他手上的穴位,用力捏,嘱他活动颈部,几分钟疼痛即开始减轻,约近15分钟,疼痛全部缓解,颈部活动自如。

例2:XXX,女, 40多岁,自述起床后感到颈、肩、背痛,并渐渐加重,颈项活动受限,即按上述操作方法给予治疗,约10分钟症状全部缓解,翌日早上起床之后,上述几个部位又感不适,又以同样方法给治疗一次,后再未复发。

例3: XXX,男, 20多岁,扭伤了颈部,头斜向一侧,疼痛难忍,。按上述操作方法给治疗10多分钟,虽有明显减轻,但仍有不适感,我以同样方法接着又进行了一次治疗,症状全部消失,活动如常。


八、咽喉痛穴

(一)穴位介绍

第三四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三掌指关节处,

(二)主泊疾病

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三叉神经痛、牙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病痛部位。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手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扰,从患者掌侧方向插入,也可从虎口方向插入,中指尖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同时拇指尖向患者中指掌指关处挤(顶),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压以2-5分钟后,患者病痛一般会有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24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5-10遍,待患者疼痛缓解后,在保持压穴3-5分钟,以固定疗效。

(四)注意事项

若是扁桃腺炎、咽喉炎,占左右手穴均可。若牙痛、三叉神经痛,则捏对应侧手穴,左边痛捏右手穴,此项治疗有效率几乎百分之百。

(五)病例介绍

例1: XXX,女, 20岁, 在解放军八三医院做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疼痛难忍,口水带血,口渴极想喝水,因咽喉痛而不能咽,眼泪汪汪,因咽喉痛话也不敢讲,当即点她手上咽喉痛穴,约两分钟左右,便可开口说话了,并一口气把一杯凉开水全喝了,又给她点了一会穴,她说一点也不痛了。


九、咳喘穴

(一)穴位介绍

手掌食指的掌指关节,尺侧处

(二)主治疾病

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咨势均可,嘱患者把意念集中于脑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的掌骨或虎口方向插入均可,中指尖在穴位的对应侧作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3-5分钟后,患者的疾病会有程度不同的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36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遍,共点穴5-7遍。待患者病情减轻或缓解后,再继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咳嗽、哮喘均属于慢性病,可每天治疗1-2次,每次在15分钟左右,7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3天,再行下一疗程治疗。重症患者还应与药物配合治疗,对短期内咳嗽、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较佳,对文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按疗程治疗,不能好转就停止治疗。


(四)病例介绍

例I: XXX,男,约30岁,12月20日因感冒己咳多日,我即卡住他手上穴位,实施点穴,、约10分钟,咳嗽缓解了。

例2:XXX,男,约30岁,已咳多日,即卡住他手上穴位,点穴10多分钟,即明显减轻。


十、胸痛穴

(一)穴位介绍

拇指的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挫伤、肋间神经绞痛、常状疱疹等所致的胸痛,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胸闷、胸痛、吐泻、癫痫发作。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患者把意念集中子疼痛部位,全身放松。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食指的第一二关节置于患者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须成环抱之势,逐渐加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2-5分钟后,患者的病痛一般会有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24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遍、共点穴5-10遍。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再继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


(四)注意事项

若肋间神经痛,左侧痛捏右手穴,右侧痛捏左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 XXX,女, 40多岁,一天上午,商店配眼镜上的一个小螺钉时,发现她脸色不好,面带病容,问其原因得知是胸痛胸闷,于是让她伸出一只手,按上述操作方法,点她的胸痛穴,不几分钟她说好多了,又过了约10分钟,她说全好了,而且胸空得很舒服。接着她又问,喉咙痛能不能治,于是又在她手上换了个穴位,不到10分钟,她说好了,一点也不痛了,又给卡了几分钟。


十一、脊柱痛穴

(一)穴位介绍

小指掌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急性脊间韧带损伤、尾骨痛、鼻塞、耳鸣及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引起的腰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拇指尖对准患者的手穴,其余四指自然并拢,使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 3-5分钟后,患者的病情会有程度不同的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36次改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5-7遍。待患者病痛减轻或缓解后,再继续压穴3-5分钟,总共治疗操作不少于15分钟。


(四)病例介绍

例I: XXX,女,30多岁,脊椎痛、腰酸己数年,在她手上的穴位实施点穴. 10多分钟疼痛全部缓解了。过去不能久站,必须身向前倾,用胸伏案才好些,点手穴后当时一切活动如常,会有反复的,再痛时,你就按我的治疗方法点穴。


十二、胃肠痛穴

(一)穴位介绍

劳营穴与大陵穴联线中点钱

(二)主治疾病

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等所致的上、中、下腹痛、胆道蛔虫、胃肠饱胀。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疼痛部位。

医者面向患者,左手掌托住患者的任一手背,使患者手指微屈、放松。医者的右手拇指尖对准穴位,其位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掌口侧或虎口侧插过,中指尖置于穴位对应侧作依托, 与拇指配合逐渐加力捏,这个穴位治疗,剌激性并不强,一般都可接受。医者要持续捏5-7分钟,手捏累了可以换手操作,待患者病痛有明显减


轻或缓解后,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点穴42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遍,共点穴5-7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总共治疗操作不要少子15分钟。


(四)病例介绍

例1:XXX,女,30多岁, 患胃病多年,胃病复发,又痛又胀,我立即卡住她手穴,约数分钟痛胀全缓解了,又卡了儿分钟,她说:“现在胃空空的,舒服极了。”

例2: XXX,女, 64岁,患胃病多年,2月24日胃病复发,疼痛胀难忍,即卡住她手上的穴位,约三四分钟开始缓解了,改用点穴操作,15分钟后,病胀全部消失。

十三、服腿痛穴

(一)穴位介绍

手背脘横纹前一寸半,第二伸指肌腱挠侧与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

(二)主治疾病

对扭伤、风湿、劳损等所致的急慢性腰腿病均有效,尤其是急性扭人伤效果最佳,对慢性腰也有一定疗效。

(三)操作方法

忠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最好是站或坐的姿势),嘱其全身放松,意念集中痛区。

医者面向患者,双手拇指尖各对准患者左(右〉手的两个穴位,双手四指自然并拢,分别从患者虎口和掌骨侧方向插入,两手中指尖放在穴位对应侧故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忠者会感到手酸困,甚至向臂上散放,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在整个点穴过程中,嘱患者前后左右旋转活动腰部。 3-5分钟后,患者腰痛一般会有明显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双手拇指与穴位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24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边,共点穴7-10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继结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每次操作治疗应在15-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有的腰痛分左右腰痛,若左腰痛点右手穴,右腰痛点左手穴,分不出左右腰痛者点哪个手穴都可。

(五)病例介绍

例1: XXX,男, 30多岁,患慢性腹痛己许久, 捏他手穴后几分钟即开始好转,给点穴治疗约15分钟,腰痛己缓解。

例2:XXX,女, 38岁,患者腰肌劳损,经常腰酸痛,2月22日腰痛加重,即用双手拇指卡住她手穴,实施点穴治疗,不到20分钟,症状全部缓解,一切活动如常。


十四、坐骨神经痛穴

(一)穴位介绍

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

(二)主治疾病

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嘱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痛点。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余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掌骨方向插入,中指尖置于穴位对侧做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同时拇指尖要尽量向第四掌指关节处顶,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在整个点穴过程中,嘱患者多活动患部。3-5分钟后,患者病痛一般会有所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72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7-10 遍,再继续压穴3-5分钟。每次操作治疗应在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若患者病痛在左侧,卡右手穴,病痛在右侧,卡左手穴。每天应坚持治疗一次,以逐渐缓解病痛

(五)病例介绍

XXX,男,50岁左右,自述髋关节、臀部已痛几个月,曾在威海、青岛等医院检查治疗无效,即卡住他的手穴实 施点穴治疗,约五六分钟疼痛开始缓解,继续给他点穴治疗将近20分钟,疼痛全部缓解,并把点穴治疗操作方法告诉了他,若还有什第问题,近几天内可在来。此后再未来过。

十五、夜尿穴

(一)穴位介绍

掌面小指第二关节横纹中点处

(二)主治疾病

夜尿、尿频、尤其对小儿尿床效果最佳。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嘱其全身放松。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握成空拳,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3-5分钟后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42次为一遍,稍等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5-8遍,再继续卡穴3-5分钟。每次治疗应在15分钟左右,对小儿治疗一般一次即能见效,为巩固疗效,应每天或隔日治疗一次。


(四)注意事项

若小儿不能配合点穴治疗,亦可改用一寸毫针,对针具、手穴作常规梢毒行针灸治疗,进针后需留针10-20分钟。不管哪种治疗方法,大多数当晚即能生效,若按疗程治疗,每疗程5次,中间停3-4天,


这样则可巩固疗效,从根本上改善。对尿尿急、中老年遗尿者无效。


(五)病例介绍

XX,男,5岁多,经常尿床,常挨骂,小孩也知道尿床不好,压一次手穴能几天不尿床,压了几次手穴后,近几个月已基本不尿床了。


十六、会阴痛穴

(一)穴位介绍

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疖肿、肛裂等所致的会阴部疼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握成空拳,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24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5-8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继续压穴2-5分钟,以巩固疗效。每次治疗应在15分钟左右。


(四)病例介绍

XXX,男,30多岁,,自述会阴部痛己好几个月,时轻时重,吃什么都不管用,膏药又不能贴。即卡住他手穴,约三四分钟,疼痛减轻了,他笑着说这还真管用。给他点穴治疗约15分钟,疼痛全部缓解,我把治疗方法也告诉了他。

十七、踝痛穴

(一)穴位介绍

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风湿、扭伤等所致的踝关节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手拇指尖对准患者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虎口插入,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做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按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2-5分钟后,忠者痛会有程度不同的减轻甚至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36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7-10遍。待患者病缓解后,再继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一般1-4次可治愈。


(四)注意事项

右踝关节痛,捏左手穴,左踝关节痛,捏右手穴,两侧踝关节都痛,则捏双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XXX,男, 44岁,一个多月前劳动时被树桩砸伤了左脚踝部,服消炎药、贴膏药,虽有所减轻,但一直疼痛,走路时加重。

即卡住他手穴实施点穴治疗,15分钟后疼痛全部缓解。12日疼痛有小反复,又给点穴治疗一次而痊愈。10多天后他见我说完全好了。

例2:XXX,男,近40岁,因作业扭伤了脚踝关节。即给他点手穴治疗约15分钟而痊愈,后再未复发。


十八、足跟痛穴

(一)穴位介绍

手掌大陵穴与胃肠痛穴连线中点处。

(二)主治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跟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取坐姿较好,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于足跟部位。

医者面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手穴,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掌侧或拇指桡侧方向插过,中指第一指关节置于穴位侧作依托,与拇指配合逐渐用力捏,这个部位耐受力比较强,可以用力捏。约两三分钟后,可嘱患者用足跟不时做跺脚的动作,以活动足跟,看是否轻快。3-5分钟后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有规律、有节奏的点穴36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穴一遍,共点穴5-8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继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

(四)注意事项

若患者是右足跟痛,则点左手穴,若左足跟痛,则点右手穴,双侧足跟都痛,则点双侧手穴。

(五)病例介绍

例1: XXX,女, 55岁,平时就有足跟痛的毛病。突然足跟痛发作,一步路也不能走,站也站不住,痛的的确难忍,像这样典型的疼痛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即卡住她手上的穴位,实施点穴治疗,约10多分钟,足跟痛全部缓解了,用力在地上跺脚也不痛了,行走自如。


例2: XXX,女,50岁,胃病、足后跟痛同时发作,先后对她手上的两处穴位,按上述方法操作,都一一的全给缓解了。她说平时走路,足跟都痛,现在用力跺脚也不痛了。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作揖]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指关节   针法   医者   白肉   穴位   病痛   病例   食指   疗效   拇指   关节   头痛   用力   患者   疼痛   疾病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